杨仁光
综观近二十年来的体育运动,随着女子体育项目的增多,参加体育运动的女子也越来越多。大批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的涌现,充实了高水平运动员的队伍,使运动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高水平运动员的数量增多,竞赛中的竞争加剧,这些都为新纪录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本文通过对铁岭市体校中长跑队女运动员速度和耐力训练的研究,同时经过实验调查,特别是走访一些教练员,普遍觉得这一问题具有理论方面的重要探索价值。
一、重视少年儿童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训练
由于少年儿童身体的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在训练过程表现出发展某一素质的敏感期,即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发展一定的身体素质,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如:8—9岁以前,骨骼有机物质多,无机盐类少,因而骨骼柔韧,富有弹性。各关节韧带柔软松弛,关节活动范围大。这时,可多做些柔韧性练习,并掌握一田径项目基本技术的练习。到10~13岁,应增加速度素质与协调能力的训练。12~14岁时,加强一般力量和灵敏素质的训练。15~16岁,可以开始采用较大重量的负重练习发展力量。17~18岁可以从事大强度的力量和发展专项耐力的训练。这样做,既可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又可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
二、抓住少儿速度训练的敏感期这一重要环节
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素质的提高,紧紧抓住10~13岁这一速度发展敏感期。这个时期少儿无论在思维能力、模仿能力、协调能力、柔韧性、灵敏性等方面都已全面地进入发展的敏感期,特别女孩在这一时期已将进入青春期,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期,科学地对少儿运动员进行速度训练,使其掌握准确的技术动作,良好的反应能力以及爆发力等速度素质。保证少儿运动员今后专项成绩的提高不受速度素质的限制。
三、提高频率是发展少儿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的重要条件
少儿运动员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兴奋和抑制转换较快,灵活性好,肌肉在骨骼上的附着点距离关节较近,韧带富有弹性,最适宜发展步频。为适应当代中长跑发展的趋势,应以提高步频作为发展少儿运动员速度的重点,坚持每天做各种灵活性、协调性及反应练习,提高跑的频率。少儿运动员身体的各项素质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这种自然增长趋势最快是在青春期,一般女孩在12岁左右。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力量等素质的提高和正确的跑的技术,步少会随之自然而然的增长,使频率和步长协调发展,更有利于提高速度。
四、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素质的改善和提高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我们谈到中长跑运动员速度素质对提高专项成绩至关重要。因此在少儿选材时,应考虑到遗传因素,因为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有很大一部分受遗传因素影响。所以要培养较高水平的中长跑后备人才,应把先天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运动员作为选材的第一重要条件,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采用强度小量大的耐力训练方法
在训练中不仅要重点抓速度训练,对于耐力训练也不可忽视。我们采用强度小量大的耐力训练方法有以下优点:第一,速度力量素质是渐进性得到提高的,这与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相适应;第二,能使少年儿童的骨骼、韧带和关节都得到良好的发展;第三,能使少年儿童的心血管系统得到较好锻炼并保证在4~5年后能显著提高训练强度和量;第四,有利于基本技术的掌握;第五,使素质与技术得到协调发展,防止两者出现失调现象;第六,有利于良好训练作风的形成。
强度小量大的耐力训练方法的基本特点是以有氧代谢为基础的一般耐力训练,在少年儿童的年训练量中要占很大的比重。一般耐力训练是保证少年儿童身体全面发展、增进健康及适应大运动量训练的必要条件。耐力训练也是保证顺利进行教学与训练的重要手段,它决定着完成动作的数量与质量,也决定着抗疲劳能力的加强与恢复功能的提高。所以,在这一时期除重点抓速度训练外,还要适当加强耐力的训练,直到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逐步扩大耐力训练的比例。
六、结论
根据少年儿童生理发育规律,紧紧抓住10~13岁这一速度发展敏感期进行训练,是打好中长跑运动员速度基础的关键所在。
根据10~13岁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在这一时期应以提高步频作为发展少儿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的重点。
对少年儿童的选材,一定要考虑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因材施教,选优淘劣,培养出高水平的中长跑人才。
应采用强度小量大的耐力训练方法,使训练强度和量在全年训练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对少年儿童女子中长跑运动的训练,必须重视速度和耐力相结合。根据她们生理发育敏感期和各个阶段,把训练的比重安排有所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