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娜 吕维臣
[关键词] 组合训练;腰肌劳损;临床报导
[中图分类号] R181.8+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12-218-02
1病例资料
宋某某,女,20岁,运动健将。主诉:由于长期训练导致腰部肌肉疲劳性损伤,腰部疼痛,局部麻木,肌肉力量下降。每日训练后腰部感觉疼痛,直腰困难,晚上睡觉时只能采取侧卧体位方可缓解腰部痛感,次日早晨起床,反应较大,腰部出现酸胀感,需要经过长时间调整才能缓解。
2腰部解剖结构特点
腰肌劳损的定义是腰部肌肉由于过度疲劳所致的损伤。由于运动中维持脊柱直立姿势的竖脊肌还要参与由5个骶骨融合成一个骶骨的复杂活动,所以是特别容易受到劳损和拉伤的部位。在腰部活动的多数肌肉中最容易发生肌肉拉伤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竖脊肌、骶脊肌及腰背筋膜等。肌肉拉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肌肉的疲劳、肌肉的柔韧性不足、腹肌和背肌的不平衡、腘肌群的柔韧性不足。
3治疗方法
3.1腰背肌力组合训练
患者主要通过器械来进行腰部力量训练,首先患者采用KEISER(好家庭)液压健身器,选用两种:一种是lower back (腰部练习器);另一种是 abdominal(腹部练习器)。患者在做之前先进行了一下检测,结果发现腰背肌力量最多只能做120公斤,在做第一个腰背部力量练习时,分为以下几步:一从120公斤力量开始做起,每次做10次(因为只有从这个力量开始做起才能保证不会由于强度过大而导致腰部损伤加重),然后负荷增加到130公斤,再做10次(每次增加10公斤不会使强度陡然增加而造成损伤加重),最后负荷增加到140公斤,同样做10次,反复2组。还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展和收的角度要保持在20度左右,这样不会导致腰部肌肉二次拉伤,可以在增加肌肉力量的同时保证反应最小化,进而保证训练的可持续性。每做一组10次就要用用冰袋敷在腰部,可以减轻肌肉的酸胀感,收缩毛细血管以防出现肿胀。接着进行第二步练习,患者双脚踏在支撑板上,负荷达到120,患者采用左右脚互换踩踏。这时腰部可以分三个角度进行支撑,左侧(患者用双手握住左侧手柄,腰部转向左侧支撑,这时要把量减少到120公斤,保证腰部不受伤),中间和右侧(患者用双手握住右侧手柄,腰部转向右侧支撑,这时同样要把量减少到120公斤)分别支撑,以达到针对训练的效果。在第一个腰背部液压器做完之后,采用腹肌练习器,把负荷增加到20公斤,每次10个,然后递增到40公斤为止。这样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前后肌肉力量的平衡,对腰部力量的提高同样起到很好的效果。这些器械做完以后同样要进行腰部的冰敷,作用同上。其次我们也要进行一些传统方法的力量训练:患者俯卧位,头胸前伸略出按摩床头(患者可根据自我体验做适当调整),在颈背部放置杠铃片,患者双手扶持杠铃片两侧做背起运动,根据患者病情轻重酌选杠铃片的重量和背起高度,同时在背起过程中左、右旋转腰部,每次做5~6个背起动作后,放松休息5~10min,同样方法做3组。在以后锻炼中随病情好转,酌情增加杠铃片数。做完后,再进行腰部冰敷20分钟(方法同上)。
3.2牵拉
直抬腿再勾脚牵拉肌肉组织。方法:患者仰卧,术者站于患者一侧,一手持患者脚踝做直腿屈髋动作,置患者刚有疼痛时停止上提;另一只手扳患者脚掌做足背伸(勾脚)动作,持续1分钟后,休息3分钟。然后同样方法牵患者另一条腿。反复以上程序,做3组。
屈腿转跨,下压牵拉腰部。方法:患者仰卧,术者站于患者一侧,一手持患者异侧腿向术者一侧转,手部压住患者膝盖下部,另一只手按住患者异侧肩部使其固定。此法牵拉患者腰部肌肉,持续15秒,休息10秒,做三组。然后同样方法牵患者另一侧腰,反复以上程序。
3.3冰敷
在做完力量和器械训练后都要进行冰敷,因为冰敷有以下作用:1.强化胶原纤维,2.使局部血管收缩,3.放松肌肉,4.局部麻醉、止痛,5.消炎、降低局部的新陈代谢速率,抵消发炎所引起的红、肿、热、痛,并改变组织的反应过程。所使用的方法系将冰块、冰水袋或含有特殊化学物品的冰敷袋直接覆盖在皮肤表面,每次约冰敷15至20分钟,20至30分钟后再冰敷一次,必要时每隔2至4小时再冰敷一次,则可将肿痛瘀血减至最低的程度。刚开始冰敷时会感觉局部冰冷,最后局部皮肤的知觉会暂时消失,等局部的疼痛消失时,就可以停止冷疗。 患者俯卧,置腰部冰敷护具于患者腰部固定后,方法按照上面叙述(患者常会经历疼痛、热感、针扎似的感觉至失去感觉四个阶段,若经历这四个阶段仍有疼痛则怀疑有冻伤危险,予以警惕)。
3.4按摩与牵引
利用揉、分推、按压等手法对腰部损伤肌肉进行放松。首先,在患者腰部涂抹上舒缓油然后进行单手大鱼际揉,左右各一次,时间为5分钟;然后双手由中间向两侧进行分推,时间为5分钟;最后用拇指点压腰部肌肉。
采用腰椎牵引器进行腰部牵引:患者取仰卧位,固定后置于牵引状态。牵引力逐次由小到大,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牵引15分钟,牵引过程中嘱患者缓慢旋转(左、右方向)腰部。
4疗效观察
经过以上程序(牵引、冰敷、肌力量训练结合按摩等)治疗一周后,该患者的腰部疼痛基本消失,在训练中完全可以摘下腰带,靠自己的腰部力量进行训练,无需借助其他辅助工具。腰部力量也由最初训练治疗前的只能支撑120公斤到训练治疗后的可以做180-200公斤,效果非常明显。
5讨论
腰部的肌肉损伤大多是一种沉积性损伤,多是由于训练疲劳所致。基于这一点我们认为治疗该病的重点应放在恢复患侧腰部肌肉力量功能上。首先加强腰部肌力及柔韧的练习可使患者经锻炼后在训练时协调性增加,使症状进一步减弱或消失,这样一来使腰部的三维运动逐渐恢复至正常。这种治疗的关键应是锻炼的有效性,负荷过小锻炼时刺激强度不够缺乏系统性等都为无效锻炼,而负荷过大、违反循序渐进原则、操之过急的锻炼又易引起新的损伤,迫使治疗中断或进程减慢。在治疗腰肌劳损病人的实践过程中经过摸索总结,我们感到当每组锻炼次数明显超过12次时不是在练局部的肌力而是发展其耐力且易导致局部疲劳。牵拉韧带时不出现微痛为无效,出现微痛后不在该姿势维持1一 2分锺就起不到增强腿部柔韧性的目的也属无效,持续时间延长又可使被牵拉部位出现轻度拉伤,损伤组织在修复过程中出现的机化会使腿部柔韧性进一步下降。每天锻炼低于三遍则锻炼效果消退明显,使疗程进展缓慢,每日锻炼过频则可导致疲劳损伤。因此要使上述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系统性原则,通过有效的锻炼在腰部尽快形成以局部肌肉构成的“腰带”“护腰”,使患腿功能尽快恢复,让双腿在行动中尽快协调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使病人尽快摆脱病痛,重新投入训练和比赛当中,这样就可使病人在不自觉中增加腰的三维活动,达到了积极锻炼的良好效果。另外在治疗这种损伤的过程中,我们如果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不甚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择采用组合训练方法先利用多器械进行组合训练,然后再进行包括按摩、牵拉、冰敷、肌肉力量训练手段,通过减轻患者腰部肌肉的疼痛,提高肌肉力量水平,不仅使患者腰部损伤彻底康复而且还使肌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我们相信,用组合训练法治疗腰部肌肉损伤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手段。
(收稿日期2009-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