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钩钢板治疗急性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

2009-04-29 05:22颜端国郭德华
医药与保健 2009年12期

颜端国 郭德华 何 至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锁骨钩钢板对Rockwood 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Allman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进行切开复位固定(ORIF)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3年~2008年共收治85例急性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病人行手术治疗,术后80例获得随访6~12个月。结果 术后采用Lazzcano标准评定患者术后的功能。本组80例患者中,优72例,良8例,未发生患肩功能障碍,术后无感染,内固定无松动及脱出,无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现象,X线片显示锁骨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无再脱位发生,术后早期行肩袖等肌肉的收缩练习,2周左右可可进行肩关节功能活动。结论 锁骨钩钢板依肩锁部解剖设计,体部与锁骨远端相符并能良好服帖,一端弯钩插入关节外肩峰下,对肩袖影响较小,弯钩可在肩峰孔中滑动,保持肩锁关节轻微活动,既保留了关节功能,又减少了内固定承受的剪应力。该方法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术后可早期活动等优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 锁骨钩钢板;锁骨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

[中图分类号] R68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12-2.5-02

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上肩锁部常见的损伤,目前大多主张手术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往往伴有喙锁韧带及肩锁韧带的断裂,造成锁骨远端向上向后移动,根据锁骨钩钢板的设计符合肩锁关节局部解剖特点和生物力学特性,2003年~2008年来我院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85例。临床实践表明此治疗方法固定最牢固,患者能早期活动肩关节,避免出现内固定松动、骨折、脱位、移位肩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85例中男62例,女23例,年龄18—59岁,平均33岁。锁骨远端骨折53例,按Rockwood[1]分类,均为Ⅱ型骨折。肩锁关节脱位32例,均为AllmanⅢ型脱位,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6天,平均3天。

1.2手术方法

采用高位臂丛麻醉,患者取仰卧位,伤肩垫高,头转向对侧,沿锁骨远段至肩峰作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脱位的肩锁关节或锁骨骨折端和喙锁韧带,清除血肿,复位骨折,肩锁关节,将锁骨钩钢板钩部插入肩峰下,钢板体部塑形后与锁骨帖服,逐一拧入螺丝钉固定,修补喙锁韧带。平均手术时间50分钟,术后三角巾悬吊2周,行肩关节适度活动,2周后逐步加强肩关节功能锻炼。

2结果

本组85例中80例获得随访,愈合时间4—8月,平均5.5月,采用lazzcano标准评价患者术后功能[2],优:术后无疼痛,观察无畸形,患肩活动无障碍,肌力无减弱,X线片示骨折愈合,喙锁间距正常;良:患者有轻度疼痛,患肩活动略受限,自觉肌力减弱,X线片示肩锁关节半脱位;差:患肩疼痛,活动受限,力量减弱,X线片示肩锁关节再脱位。本组80例中优72例,良8例,X线片示锁骨骨折全部愈合,肩锁关节术后无再脱位。

3讨论

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是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研究表明创伤性疾病中青壮年较多,男多于女,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伤及跌伤,以直接暴力为主。锁骨钩钢板依肩锁部解剖设计,体部与锁骨远端相符并能良好服帖,一端弯钩插入关节外肩峰下,对肩袖影响较小,弯钩可在肩峰孔中滑动,保持肩锁关节轻微活动,既保留了关节功能,又减少了内固定承受的剪应力。Klinnik等[3]发现钩钢板与克氏针相比较并发症明显降低。其并发症多见于钢板弯曲,感染及肩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尤其以外展受限为明显。手术的关键在于肩峰骨孔的位置与方向及钢板的塑形,纯钩的模型段应置于锁骨后方,才能向前旋转钢板并使之与锁骨上方匹配服帖。否则由于勉强地放置钢板,将不能达到确切的固定效果,并在局部造成强大的应力而形成局部刺激等致疼痛,术中必须清除肩锁关节中的组织和关节软骨碎片,避免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必须剥离肩峰置钩处的骨膜,以免术后肩关节活动时疼痛。锁骨钩钢板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方便,固定牢固,并发症少,术后可早期活动等优点,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Rockwood CA ed.Fructures in children.philadephia:JB Lippincott Co,1984.627-629

[2] 郭峰,张金喜.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3):204

[3] Klinik Fur Unfallchirurgie,Plastische:TheBalser plate with ligament suture.A dependable method of stabilizing the acromio clavicalar joint.Unfallchirurg,2000,103(9):731

(收稿日期200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