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2009-04-29 02:04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年2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柳州市高等职业教育

马 楠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柳州市的特点出发,分析柳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柳州市;区域经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作者简介]马楠,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2-0163-0002

广西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重点发展的12个省区之一,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人均GDP只有全国的64%,排在全国的倒数第三位。柳州市是广西工业重镇,在促进广西经济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中担有重要责任。柳州市要大力发展其工业,就会产生对高质量人力资源的极大需求,这就为柳州市人力资源开发与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高等职业教育是技术进步需求的一种层次扩展,可以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作出重大贡献,也可以极好地促进柳州的工业发展。

柳州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这几年来发展得比较快,但是对社会的吸引力并不大,主要原因有:第一,从宏观上看,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但是相比普通高等教育,其享受的政策条件仍然明显差于普通高等教育。第二,办学条件和教育水平明显不如普通高等教育。第三,收费比普通高等教育高出大约30%,教育层次上却只是专科,属中级教育。第四,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较为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待遇不高。为了高等职业教育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笔者认为应当对柳州市高等职业教育进行深入探索,从柳州市的特点出发,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统筹兼顾,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紧密结合

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的发展、人才的需求是密不可分的,在人才培养及专业划分上要彻底改变按学科门类和学科体系设置专业的思路,以充分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突出专业设置的地方性、行业性、职业性和超前性。

(一)结合本市主要工业类型改革专业设置

柳州市拥有柳州市政建设集团、柳工集团、柳州钢铁集团、柳州汽车工业集团、柳州鱼峰集团等大型重工业企业,共有30多万从业人员,但人均受教育年限仅10.15年。也就是说,其中绝大多数员工都只是高中或更低的文化水平,受过专业职业教育的从业人员比例很低。因此,柳州市高等职业院校需要从企业的实际需求着眼,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的要求,着力增设相关专业,超前性地预设高新专业,坚持“学校设置与产业发展需求贴近、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贴近、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贴近、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需求贴近”,为柳州市人力资源的质量性腾飞打好基础。江浙地区的高职院校在这一方面做得很成功,它们的高职院校与许多企业实行“订单式”、“配送式”、“工学交替”等培养模式,在给企业造就了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人才的同时也发展了自身。柳州市的高职院校可以参考江浙高职院校的做法,改革专业设置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二)校企结合,建设高质量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它的职业性。作为向各行业直接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它要求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强。因此,实践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般在教学计划设计中要占到40%以上,包括试验、实习、实训等。高等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任务繁重,而在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运行机制中,校外实习和企业现场实践是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因此,各高职院校应立足现实,与企业多渠道沟通,争取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加强紧密性合作。深圳的高职院校在这一方面是全国高职院校的表率,它们拥有完善的模块式、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的技能模块、实训教学大纲、实训项目单、实训项目报告等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切实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柳州市高职院校应借鉴深圳高职院校在校企联合开办实践基地的成功经验来建立起一套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模式。

(三)人才培养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步伐一致

据统计,柳州市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的依赖于粗放型规模扩张转变为现在的依赖于科学管理与技术水平提高的集约化发展,各大工业集团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从偏重于人力资源数量的传统增长模式转变为偏重于人力资源质量的现代增长方式。这种人力资本存量增长方式的转变,虽然导致一般劳动力大量过剩,但对技术人才却保持较旺盛需求趋势。随着柳州工业新区高起点开发建设和现有工业体系的升级、改造,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改投入不断加大,先进设备引进与新技术的运用,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就要求柳州市高等职业院校将人才培养方式由传统的数量型向高质量型靠近。

二、高等职业教育当自强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许多专家学者也致力于该项问题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多数也只是停留在对宏观的探讨和研究上,缺乏对实际工作的细致化指导,这样并不能解决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中的一系列实质性问题。因此,柳州市的高职院校要想跟上柳州市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就必须不等不靠,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外在机遇,自强自立,逐步向国际、国内职业教育的先进水平看齐。

(一)职教发展,资金先行

柳州市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但是根据国家政策在短时间内即被推向市场,成为自主运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办学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国家又终止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资金来源渠道,使得办学经费很紧张;再加上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各高职院校又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办学环境,更加使资金紧张的状况雪上加霜。为解决资金难题,柳州市高等职业系统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敦促柳州市政府担负起责任,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安排专项资金,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为高职院校建设、贷款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例如政府贴息贷款、置换土地、资产融资、社会招标、后勤社会化、学生公寓收费权质押贷款融资等。

2,放手让那些既有教育家办学思想又有企业家运作能力的投资者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探索引资办学、股份制办学、合作办学等多种办学形式,形成企业、个人和境外资金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3,多渠道自主筹集经费。柳州市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可以推广青岛、宁波等地向各类经济主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经验,由政府或国有经济办学向政府、公有与非公有经济共同参与办学转变,

实行“公有民办”、股份制等新的办学制度,扩展推进产、学、研结合,开创“学校+公司+工厂”的模式,在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的同时,又为学校增加了办学经费。

(二)全市高职院校联合建设重点示范性专业

柳州市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虽各有特点,但却不成规模。如果全市高职院校能够联合起来创建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利用柳东职教新区的启动,整合全市职教资源,将其打造成起点高、规格高、规模大、资源高度共享的“中国西南蓝领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就可以大大提高柳州市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的综合实力。鉴于柳州市的工业规模和种类,全市高职到2010年,要重点在软件业、制造业、物流业、电子通讯业、旅游业、建筑业、商贸业和第三产业等职业教育八大领域建设好100个左右的省级职业精品专业,每年培养5万名企业急需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起到示范作用,为柳州市经济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三)改善师资配置,强化教育质量

柳州市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结构不太合理,主要问题有:专职教师比例过大,学历结构、职务结构相对偏低,缺乏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偏多,教师数量不足。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改善师资配置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另外,据教育部抽查数据显示,柳州市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成绩优秀率与合格率也低于本科院校,这说明教育质量亟待提高。“质量就是生命”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高等职业教育系统,没有高质量的保证,就没有柳州市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的未来。

三、引导高等职业教育走向终身教育,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柳州市工业系统发展的科学性很高,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换代迅速,为了使受教育者“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题就要转向终身教育,做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使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公民接受开放式教育,使学生的潜能得到长期的发挥与拓展,最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柳州市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切合实际,加快繁殖和建设速度及力度,努力做强、做大、做出特色,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城市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进步。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发展柳州市高等职业教育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柳州市常见小花紫薇品种的种植、养护
柳州市: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执法成效
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
我国创意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如何服务于汽车经济发展
基于现代学徒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变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