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旺 倪 敏
心理素质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贯穿于整个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基本分为:初期准备与心理过程培养阶段;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提高阶段;综合体能巩固与专项发展阶段;完善比赛方略与临场指挥阶段。在这四个阶段实施过程中,采取系统化和科学化训练方法,是实现成绩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在最后比赛阶段,心理训练和实地模拟是整个过程的关键阶段,直接关系运动员最佳成绩的巩固与发挥。两者齐头并进。方显英雄本色。
一、启动运动员的自信系统功能
通过研读“寓心理素质训练于身体素质训练之中”,我对指导运动员身体运动训练结合心理素质训练的重要性产生了新的理解和认识,认识到运动员运动成绩的体现和发挥,来自于完善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有利于训练水平的提高。我认为在体校进行的运动训练是为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夯实基础,平时训练技术动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的发展。尤其是一些运动天赋较好的运动员,不仅仅是采用技术手段和办法来提高身体素质,还需要配合心理(精神与意志力培养)的素质训练,实施综合性计划和措施以求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因为,单纯地以训练的强度为手段,变化训练量的大小分配等办法来提高训练成绩是不完整的,产生的效果是:运动员非自愿地接受、完成教练员硬性规定的训练任务。内因是在外因条件刺激后出现的被动行为,虽然能体现训练的成绩,但达不到发挥潜能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鉴于此,我在训练初期首先采用心理素质训练方法,启动运动员的自信系统功能。我通过定期队会形式及个别谈话交流,深入运动队.全面了解运动员个体的情况后,对每个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评价。我抓住运动员不服输、有拼劲的心理特点,以“确定目标、树立信念、找准自我”为心理素质训练目标,制订了“没有做不到,只需用心做”以及“想了就要做,做就做成功”的心理素质训练主题,配合身体素质专项训练,从而让运动员的潜在的动力转化为显现的成功。我针对运动员实际情况设计的“确定目标、树立信念、找准自我”心理素质训练目标,三点成一线,贯穿于每一个身体训练过程,是充分调动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潜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运动员在明确了自己的训练目标,清楚地看到了“我”能行,并且自信地感觉到希望就在前方时,其自信系统便充分得以启动,全身心地投入到身体素质和专项训练,为提高运动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心理素质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有机结合的效果
实践证明,指导运动员进行全面的身体训练,提高运动成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指导训练的全过程中,既要避免理想化、经验化框架式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又要研究系统化、科学化训练的方法和措施。准确分析并把握运动员的各个阶段容易产生的各种情况,从实际出发,根据运动员的现状及各自的特点,“寓心理素质训练于身体素质训练之中”,真正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训练过程是艰苦而枯糙无味的,调动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事关重要,它需要教练和运动员的密切配合。教练需要完全了解学生的训练态度、训练水平和身体的适应能力,学生需要配合教师的训练指导,训练要求和措施,主动并认真完成训练内容和计划。身为教练员,我们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清楚地知道,如果当一个运动队有个别运动员吃苦精神差,又缺乏精神意志力;或当他们中有个别人在训练时产生心理抵触的话,就象感冒那样会迅速地传染与蔓延,全队队员的训练情绪,直接会影响到这天的训练效果。所以每一堂课的设计与准备就必须通过了解运动员的状态、心理与精神,根据训练课计划,先做好明确的心理准备,把心理素质训练贯穿于内容与计划训练之中。心理的准备过程就是:神经刺激与激将互动结合.在训练前就把运动员的训练兴奋点调动起来,从而产生思想动力。
在训练过程中,我充分运用鼓励、激励。适当采用奖励、惩罚的方法来体现训练的效果。应用“变压力为动力”的心理训练法,通过一个技术动作的示范指导,一个眼神的交流肯定,一个拍拍肩膀的动作鼓励,一句“漂亮、跟紧、冲啊”等语言激励,激发运动员的潜力,增强自信。我努力创设“有目标、有竞争、有自信”这一良好训练氛围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素质训练与身体素质训练有机结合的实效,并在训练过程中及时发现运动员的思想动态和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完善训练计划,促进运动员最终实现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竞技比赛的最高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