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联盟标准化创新及发展建议

2009-04-29 22:38黄海文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年3期
关键词:创新评估

摘要文章介绍的是一种与“闪联”不同的区域性企业联盟标准创建模式,它起源于广东,我们暂且把它称为广东模式。这种模式以区域特色产品、传统优势产品为研究对象,以区域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为组成单元,以全面提升标准化管理的有效性为工作目标。地方政府支持,地方行业协会组织,联盟企业广泛参与,表现出勃勃的生机,被更多的地方学习效仿。

关键词企业联盟标准化;创新;评估

作者简介黄海文,广州市增城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广东广州,511300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9)03-0056-0003

一、前言

企业联盟标准作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补充,具有制定速度快、对市场需求响应及时、知识产权归属明确、标准推广高效等优势。广东、浙江等省市创立的“企业联盟标准”模式,调动了地方推进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增加了标准化管理的覆盖面和管理纵深,是标准化管理制度的一种创新,对推进企业标准化生产、避免同业过度竞争、促进区域特色产品升级和产业集群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研究这种企业联盟标准创新模式,对标准化体系建设、促进轻工产业集群培育和产品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联盟标准的发展历程

随着城乡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在珠三角形成了一批以镇为地理单元,由成千成百家同类生产企业汇聚而成的庞大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形成了诸多“一镇一品”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2005年,广东顺德质量技术监督局为了引导当地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严格自律,走良性竞争、共同促进行业发展的路子,促进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提高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他们创新工作思路,瞄准一些尚未建立国家标准的地方优势产品,在全国率先提出了采取自愿结合的形式,将这些行业内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建立企业标准联盟和制定区域性联盟标准的构想。2006年,他们组织广东万和集团有限公司和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等企业制定了“冷凝式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两个区域性联盟标准,标志着区域性企业联盟标准模式的诞生。继而,中山市不断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建立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产业集群联盟标准模式,先后制定并实施了15项产业集群联盟标准,推动产业集群产品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与此同时,浙江金华推出了挂锁企业联盟标准,浙江浦江推出了水晶石工艺品企业联盟标准,企业联盟标准开始在广东、浙江等地兴起。

三、企业标准联盟的形成机制

企业标准联盟是伴随着地方特色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兴起,贯彻标准创新战略提出的。广东、浙江等地的地方各级管理部门在振兴地方经济中认识到,多年来形成的区域特色产品、传统优势产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虽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专业化生产程度并不高,行业进入门槛偏低,小型作坊式企业居多,低价格无序竞争制约了行业的发展。面对这个现状,需要借助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职能,通过推行标准化战略,积极动员、组织龙头企业在高、精、尖产品上下功夫,达到推动企业技改、提高产品档次和产品附加值,从而实现产业升级的目的。

在这种环境下,地方政府特别是地方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将培育“企业联盟标准”工作作为推进标准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一些地方政府还将培育“企业联盟标准”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纲要,费用列入地方财政支持计划,初步形成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共同制定、推广“联盟标准”的标准制定模式。基本做法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的原则,除向企业阐述建立联盟标准的意义和作用外,还充分说明加入联盟应承担的义务和风险。

地方政府的积极推进,使企业联盟标准工作顺利展开。2008年5月,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发文推广中山市推进企业联盟标准的做法,将其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政府积极推动,即由市质监部门推动,当地政府牵头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研究制定标准;二是依托产业集群行业协会,组织制定联盟标准并督促企业按照联盟标准组织生产;三是充分发挥地方标准化协会作用,标准化协会积极参与联盟标准制定工作,结合产业特性和发展最新动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把好标准质量关,在充分征求不同规模企业意见的基础上,采用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为企业提供优质技术性标准咨询服务和标准化专业意见,为制定高水平的联盟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联盟标准制定后,标准化协会帮助企业依法办理执行标准登记备案。

“企业联盟标准”只是地方推进标准化发展战略工作组合的一部分,在筹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以及专业标准起草组等方面都给予当地企业以各种支持,不仅调动了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积极性,而且凸显了地方在标准制定中的作用,表现出地方政府通过增加标准化投入,扶持地方企业,在标准化领域占据竞争优势的战略意图。可以大胆预言,这种态势延续下去,有可能改变目前一些轻工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格局。

四、企业联盟标准的功能评估

地方发展的实践证明,区域产业集群建设是实现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企业联盟标准”则是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企业联盟标准”,起到了用标准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全面提升产品质量;设定企业准入门槛,限制研发、生产及检测能力薄弱,无法达到联盟标准要求的企业;促进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带动产品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力,巩固产业优势的作用;一些产品标准实现了与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接轨;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推进资源节约型企业建设;同时,“企业联盟标准”在打造区域品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顺德市将联盟标准定位为高水平的标准,联盟成员是合作、自律的企业,向社会承诺凡是符合联盟标准的产品都是好产品,不仅满足了产品服务功能定位的需要,也确立了标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使得各种特色产业得以聚集、壮大,并呈现出明显的骨干企业群体效应,取得了多赢的良好效果。

“企业联盟标准”为培养标准化专业人员提供了实践课堂,在标准推进过程中让更多的企业人员直接参与了标准制修订工作,把被动接受标准的过程变成了直接参与标准制定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参与标准化建设的热情,促进了标准化工作的普及。

“企业联盟标准”既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补充,又是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有效方式。顺德推行的企业联盟标准遵循的就是“高于国家标准、体现顺德优势、引领行业发展”的原则,且有前瞻性并反映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这样的“企业联盟标准”只要列入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就能够顺利实现转化。

五、企业联盟标准的发展建议

企业联盟标准虽然得到了创建地区广泛的社

会认同,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还是一种初级形态,处于摸索阶段,对“企业联盟标准”的服务功能、运行保障体系等规律性的认识还有待于完善和提高。“企业联盟标准”表现出鲜明的区域性特征,虽然有企业的广泛参与,但是这些领域的标准工作基础较差,有些还是标准的盲区,目前的工作基本上还是建立标准,而标准实验方法研究、标准验证等基础工作开展得不够普遍。同时,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工作缺乏纵深,标准制修订完成后的工作延续性较差。如何把企业联盟标准与区域性或产业集群产品技术研发平台对接,实现科技创新和标准创新联动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在这方面,“闪联”标准模式非常值得借鉴。“闪联”模式的一个重要突破就是研发与标准的有机结合,采用开放的工作原则和运行机制,把专利技术与标准创新有机结合,确定了企业标准联盟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

让“企业联盟标准”富有生命力,要在管理创新上做文章,重要的是解决标准脱离企业实际的问题,这也是企业标准化推进中的一个共性问题。目前,多数企业的管理者对标准还是被动地接受,标准工作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没有地位、不受重视,难有作为。“企业联盟标准”的组织者要实现管理上的突破,就要破解企业由被动到主动的问题,将企业标准工作作用前移,让企业经营者认识到标准不仅作为产品检验之用,还要贯穿到质量管理、产品设计、品牌建设等环节中去,体现标准在各个环节的增值作用。在这些方面,“企业联盟标准”的区域性特点给企业标准联盟进行管理创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其他标准化管理形式所不能及的。首先要把推进“企业联盟标准”的工作刚性化。这种刚性不是政府强制推行标准,而是采用政策引导,营造社会氛围,为采用“企业联盟标准”的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让企业体会到推进标准化与加强竞争实力的关系。

促进“企业联盟标准”的发展,需要标准化管理部门明确“企业联盟标准”在标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功能上进行深度挖掘,在国家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的大形势下,认真总结“企业联盟标准”在产业集群建设的经验,使其在更大范围得到推广。

随着企业联盟标准化需求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正式标准组织也在积极采取措施。IEC明确提出要重视和深化与联盟的合作。美国将联盟标准作为全球标准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ISO和IEC开发了国际标准制定的快速程序并开发新型标准化文件形式,IEC、欧洲标准化协会、英国标准学会、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都设立了联盟标准服务和支持机构。

六、结语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引起更多的人对企业联盟标准的关注,同时引出一些值得思考的话题。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使我国的标准化体系更加完善,更好地发挥行业、地方、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为企业联盟标准的长足发展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创新评估
每日十分钟 聚焦日常评估
评估依据
双信封制和综合评估制各有千秋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最终评估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