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敏 霍越锋 吕 会 李小燕
[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高流量氧气雾化吸入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98例哮喘患者分成氧气驱动雾化组和超声雾化组各49例,分别使用生理盐水2.5ml,可必特2.5ml,氧气驱动量8L/min;生理盐水20ml,可必特2.5ml,同时鼻塞吸氧8L/min,时间均为15分钟,观察两组患者SPO2 。结果 超声雾化吸入后SPO2较雾化前降低,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后哮喘患者的SPO2 较雾化前有明显增高,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高流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SPO2 的改善明显优于超声雾化吸入。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62.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05-084-02
支气管哮喘是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往往需要超声雾化吸入以缓解呼吸困难,但在雾化吸入治疗的同时病人往往出现胸闷、气喘、咳嗽等。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科收集了需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哮喘患者98例,将其分成两组,分别采用高流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同时鼻塞吸氧2种方法进行比较,观察SPO2变化,结果发现,高流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明显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收集我科需要雾化吸入的重度哮喘患者98例,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重度哮喘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一组用高流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男29例,女20例,平均年龄68.3岁;另一组用超声雾化吸入同时鼻塞吸氧,男26例,女23例,平均年龄67.4岁。
1.2方法
氧气驱动雾化组用生理盐水2.5ml加可必特(硫酸沙丁胺醇)2.5ml,氧气驱动量8L/min,雾化时间15/min,超声雾化吸入用生理盐水20ml加同样药物,雾化时间15分钟,雾化同时给鼻塞吸氧,氧流量8L/min,两组雾化吸入前及雾化后15分钟各测SPO21次,所有患者每8h雾化1次,连测3次。采用的统计学检验方法为t检验。
2结果
应用2种雾化方法治疗前、后哮喘患者SPO2 变化见表1。
氧气吸入前SPO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氧气吸入后SPO2较雾化前明显增高,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超声雾化吸入后SPO2较雾化前降低,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
3护理
3.1治疗前护理
①向患者介绍雾化吸入原理,注意事项,教病人雾化吸入的方法,即吸药前先缓慢呼气,然后经口缓慢吸气,这时吸入的雾粒在气道中沉降,最后用鼻缓慢呼气,告诉病人这样缓慢呼和吸可扩张狭窄的气道,从而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呼吸困难;②设备清洁消毒符合院内感染要求;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维持室温18-22℃,湿度50%-60%;④指导患者运用放松疗法,避免患者因精神紧张、呼吸不均匀、通气不足而加重呼吸困难。
3.2治疗中护理
①取舒适坐位或半坐卧位,呛咳者应协助拍背;②雾化吸入过程密切观察SPO2 、呼吸、脉搏、血压、肺部听诊哮鸣音等变化,如发现呼吸、心跳加快,SPO2 下降,不能以原发病解释时,提示气流动力学不适应或药物吸入无效,应立即停止雾化吸入;③对不适难以吸入患者,可采用间歇吸入法,即吸入数分钟后停用片刻再吸,反复进行,直至药物吸完;④各管道避免扭曲,连接处紧密,防止漏气,确保药物进入呼吸道,掌握吸入高流量氧浓度,监测SPO2,防止氧中毒。
3.3治疗后护理
①及时更换衣服,以免受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②雾化后用温开水漱口;③雾化装置及时清洗消毒,做到专人专用。
4讨论
超声雾化吸入有以下特点:超声雾化吸入烟雾粗重,水蒸气含量大[1],水蒸气含氧量很低,患者SPO2 下降。由于超声波产生的雾滴低于呼吸道湿度,吸入后易致小气道痉挛[2],吸入过多的水蒸气使用气道湿化,加重了气道阻力,使呼吸做功加大,耗氧量增加,难以维持必要的肺泡通气量。虽然在雾化吸入时给鼻塞吸氧,但过多水蒸气可以把气体稀释,使吸入氧浓度降低,最后致SPO2 下降。雾化吸入时间较长,患者难以接受。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有以下特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是以氧气作为驱动力,利用高速氧流造成的负压直接将液滴撞击成微小颗粒,使药液雾化并推动雾化颗粒进入气道深部[3];氧气驱动雾化量大,可以满足药物有效沉积在呼吸道,不需用力吸气即可达到疗效。在雾化时因为大量冷雾气急剧进入气道,可能会使气道痉挛,可导致憋气,呼吸困难。重症哮喘的治疗关键是尽早解决支气管痉挛。本文采用雾化吸入可必特,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而产生效果。由以上实例说明,高流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明显优于超声雾化吸入,可明显提高SPO2,吸入时间短,患者容易接受,而且使用简便,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素珍,阎秀华.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58.
[2] 刘志敏,王述平,李雪冬,等.超声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71.
[3] 温赤君.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3):158.
(收稿日期2009-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