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万田 曾 勇 马 喆
关键词社会资本;区域经济;经济发展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差异产生的原因,被不同学者归结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政策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从表面上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或两种要素优势比较的结果,其本质则是区域内存在的能够将各种资源的比较优势整合起来的潜在资源——社会资本作用的结果。对社会资本主要表现形式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社会资本的差异存在密切联系,优质的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劣质的社会资本则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09)06-0048-08
一、引言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差异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探讨,主流观点有以下几种。
“物质资本决定论”认为,资金的丰欠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区域(地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一个地区如果资本匮乏,储蓄率就低,经济发展就缓慢;而经济发展缓慢,资本积累就更少,储蓄率就更低,这样就形成了纳科斯所说的“贫困循环论”。
“人力资本原因论”认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有密切的关系,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典案例是美国的硅谷,其经济增长速度之快闻名遐迩,并不是由于资金雄厚,而是由于该地区聚集了大量高级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从长期来看,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优惠政策论”认为,国家给予地方的优惠政策对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从更深层次上看,是政府的权力结构改革给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比国内其他地区更好的条件,即政府部门通过分权制改革和放松经济计划,给这种被禁锢的发展“松绑”,将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完全激发出来。这种发展“寓于表面现象的机制之中”。
“制度因素论”把制度看成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变量,指出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是增长的关键因素,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该观点源自发展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和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绩效的差异与制度的非均衡发展存在着某种密切的联系,此处“制度”主要指产权、契约等正式制度安排。
我们认为:虽然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政府政策和法律制度等因素都是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但离开了特定形式的社会资本,任何实质性交易都是难以实现的,社会资本可以看作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的真正自变量,是导致区域经济绩效差异的内源性因素。从作用机理来看,优质的社会资本会显著提升区域经济绩效,劣质的社会资本则必然阻碍区域经济绩效的提升。具体说来,社会资本从根本上制约着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实现程度,特别是在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中,社会资本对教育投资决策有重要作用,这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是人力资本的函数,人力资本又是社会资本的函数,从而人力资本只是中间变量;而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制度安排可以视为是社会资本的重要表现形式。
二、社会资本的概念界定及其表现形式
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海尼凡(L.J.Hanifan),他认为社会资本与有形的物质资本相对应,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和交往。但此后的几十年中,这一概念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直到1977年,经济学家洛瑞(G.Loury)将社会资本引入经济学分析中,将其视为一种社会关系资源,并认为这类资源对人的社会化和发展人力资本具有重要作用。社会资本才又一次进入理论界的视野。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厄迪尔(P.Bourdieu)最早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系统论述。他在1980年出版的《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将社会资本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总和”,认为它们可以为群体的每一个成员提供集体共有资本支持,并同某种持久的、人们熟悉和公认的、制度化的网络占有相联系。
在此基础上,诸多学者又从不同视角出发,对社会资本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詹姆斯·科尔曼(J.Coleman)在其所著的《社会理论基础》一书中,从功能角度出发,认为社会资本是“人们在一个集体和组织中,为了共同的目的而在一起工作的能力”,“是在两个方面具有共同特征的实体,即都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行为”,“与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是生产性的”,但“与其他形式的资本不同……它不存在于生产的物质过程”。同时开创性地指出“有些具体的社会资本形式在促进某些活动的同时可能无用甚至有害于其他活动”,最先认识到了社会资本可能具有的负效用。
罗伯特·普特南(R.Putnam)从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角度出发,将社会资本看作是一种类似于互惠互利的道德性经济资源,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并通过对意大利传统工业区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阐明了社会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开用社会资本理论说明区域经济发展的先河。
弗朗西斯·福山(F.Fukuyama)则从形成和演变角度出发,认为社会资本是“群体成员之间共享的非正式的价值观念、规范,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如果全体成员与其他人采取可靠和诚实的行动,那么他们就会逐渐相互信任。信任就像是润滑剂,可以使人和群体或组织更高效地运作”。他认为,个体或群体之间的社会活动关系,如相互帮助、相互合作,是基于一种类似于互惠互利的行为,随着相互联系的加强和信任度的增加,便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有利于行为者的行为范式,即非正式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福山的见解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
林南(Linan)从本质和属性角度出发,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并将其界定为“内嵌于社会网络中的资源”,但“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交往关系而取得。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人更好地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社会资源的提法更侧重于属性的界定,突出强调了其类似于公共物品的“社会”属性。尽管社会资源与社会资本的具体含义不尽相同,但就经济发展而言,二者的意义基本一致。
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为本文的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参照,本文把社会资本的质量与区域经济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出发,将社会资本界定为“个体或群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构建的、可控的或可利用的、内嵌于社会结构中的潜在资本”。我们认为,并非所有潜在资本都是社会资本,只有当一种潜在资本能够影响行为主体的行为时才能成为社会资本。譬如,信任、文化传统、社会规范
等这些潜在资本并不天然地是社会资本,只有当它们改变经济主体行为的约束条件(如降低交易费用、减少不确定性等),从而影响其经济决策时,才成其为社会资本。另外,社会资本表现为社会信用、社会规范、地域文化等,其作用方式是间接的,只有借助于某种媒介,才能由潜在资本变为实际可用的资本,而这种媒介就是社会活动主体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
以直观的方式呈现了社会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并使我们明确了社会资本所具有的“社会”属性。也就是说,社会资本存在并起作用于社会关系网络中,没有这种关系网络,潜在资本将因为缺乏催化剂而很难或根本无法转化为实际可用的资本,没有这种关系网络,也就没有了社会资本发生有利于行为者行为的路径依赖,因此,社会关系网络是社会资本形成和演变的前提条件。这样,社会资本亦可看作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处于社会网络结构中的任何个人或组织都或多或少地拥有一定的资源,只不过所拥有资源的数量和程度与社会联系的广度和深度密切相关。
在分析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时,很多研究者都是从社会资本存量的角度出发,并制定了不同的衡量指标。但是,社会资本的无形性和包容性,使得我们很难从数量上准确地测度社会资本存量的差异。因此,本文从社会资本表现形式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绩效的关系。
三、社会资本表现形式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由于不同地区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及其良莠存在很大差异,在分析社会资本差异与区域经济发展时,本文将分别从社会信用、社会规范、地域文化等社会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社会资本赖以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等四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1社会信用与区域经济发展。
社会信用是社会资本的核心内容,其他表现形式(如社会文化、社会规范等)均以此为基础。如果缺乏社会信用,社会资本也就不成其为“资本”,甚至可以说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了。总的来讲,社会信用体系包括三个层面,即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
在这三个层面中,政府信用最为关键,政府信用缺失对社会经济的危害也最大。政府信用缺失将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对社会产生影响:一方面通过传导效应使社会生产成本上升,另一方面通过示范效应败坏社会风气,甚至使失信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从而导致社会交易成本上升,两种途径共同作用的最终后果是社会总收益下降,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趋缓。
企业信用缺失主要体现在企业间信用缺失以及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欺骗消费者两方面。企业间信用缺失的最突出问题是拖欠货款、合同违约、披露虚假信息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长期受“三角债”困扰的企业占80%以上,企业的平均坏账率高达5%,合同履约率不足10%,企业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和成果的高达60%。就单个企业而言。“守信”是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的理性选择,而“失信”的后果必定是害人害己。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企业似乎可以通过失信于人谋取利益,但从长期来看,失信的企业终将自食恶果,一方面失去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机会,另一方面失去消费者的认同。如果多数企业同时抛弃“守信”这种游戏规则,必然导致企业乃至社会的交易成本上升,从而阻碍地区经济发展。个人信用则往往根据个人社会角色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个人的社会角色可能是政府官员、企业成员或从事其他社会职业的人员,其信用缺失的作用机理各不相同,但后果是一致的,即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社会信用的缺失,使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下降,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融资渠道受限,社会成本增加,经济发展缓慢。因此,要想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只有从各个方面人手,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2社会规范与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可以用“量”的多少来衡量,而“软”环境则必须用“质”的高低来评价,它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当自然资源、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劳动力等初级生产要素在吸引外资和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性大幅下降的时候,政策法规、管理体制、政府行为和工作效率等作为社会软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规范的作用显著提升。其中,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属于正式规范,直接规约经济主体的行为;而政府行为和工作效率则属于非正式规范,通过改变经济主体的约束条件而间接改变经济行为,其作用方式是潜在的,但影响是深远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近几年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政府行为的规范化。政府职能由过去“指挥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政府官员的角色由“父母官”向“公仆”转换。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浙北,显现的是政府多引导少干预的“无为”;以外资经济为主的苏南,政府注重的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性”;上海强大的国有经济,则造就了政府的“强势”。但无论是“无为而治”、“理性执政”,还是“强势政府”,其目的都是建立和健全社会规范,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相反,如果缺乏良好的社会规范或者社会规范不健全,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东北老工业基地就存在这种问题。东北地区的一些基础设施等“硬件”的质量,是一些发达的沿海地区也无法比拟的,但社会规范等“软件”的质量却存在着严重缺陷。由于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思想在许多人心中仍然根深蒂固,对外资往往持抵制或排斥态度,突出表现为:重“经营环境”轻“法制环境”、重“先期免费”轻“后期服务”、重“引资”轻“规矩”,导致政策不兑现、审批环节多、服务不到位等现象普遍存在。不健全的社会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经济主体的行为决策,造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困境。要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良好的社会规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3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绝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带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它反映特定区域中人们普遍的、稳定的心理趋势和价值取向。构成该群体区别于其他地区文化群体的鲜明特征。一般认为,地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地域文化将社会关系也涵盖其中,本文所采用的是狭义的地域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范式和宗教信仰等内容,其中宗教信仰又对价值观念和行为范式具有显著影响。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不存在显性的相关关系,而且由于文化是一个很难量化的指标,我们很难通过定量分析证明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但事实证明,二者之间的确存在潜在的逻辑联系。
经济的发展最终要依靠经济活动中的人来推动,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活动会促成某种具有共性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范式,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范式又会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形成非正式的规范和约束,引导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比如,欧盟成员国中的大多数居民都信仰基督教,基督教教义倡导诚实守信、公平买卖、互不相欺等等,这正是今天欧盟经济一体化
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所应该具备的市场元素。而且,特定的地域文化也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不同的经济发展绩效。较为典型地,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形成了两种文化:海派文化和本土文化,海派文化主要以上海为代表,早在19世纪末,外滩就成为外资银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正是由于这种历史渊源,使得上海的“海派文化”中蕴藏着较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对改革开放后外商的投资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而本土文化主要是指受1600多年前永嘉学派影响的江浙文化,与北方一些地区“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文化以及不鼓励竞争的“中庸”思想不同,它是一种“义利双行”、“农商并举”的“商”本位文化,强调实际的经济利益。这种“商”本位的思想观念,形成了温州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既能当老板,又能睡地板的艰苦创业精神,敢闯敢为的竞争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支撑了温州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海派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交相辉映,使长三角经济区的发展长期保持迅速、稳定的势头。
相比之下,东北地区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崇尚“学而优则仕”,在思想意识深处仍保留着“士农工商”的社会地位排序,认为经商是不得已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同时“耻于言利”,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应将“富贵”视为“浮云”,而商人则被看作是唯利是图的小人。这与市场经济所提倡的“理性经济人在利已动机支配下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念存在冲突,而这一价值观念的冲突会导致不同的经济行为。如果在思想意识上认同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观念,当改革发生时,经济主体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变化了的约束条件下寻找新的利益最大化均衡点;反之,则表现为对市场化改革的抵制,以及在改革和调整过程中表现出的消极和被动。
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义利并举”与“耻于言利”的地域文化差异造就了今天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其他经济区经济绩效的差距。而实际上,崇尚儒家传统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商品经济之间是可以相互融合的,晋商在明朝末期及清朝前中期的辉煌鼎盛便为此提供了佐证。同样是北方地区,同样曾经受到儒家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然而晋商并未排斥利益诉求,而是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传统价值观念外化为一种诚信经营方式。晋商一方面通过身股制提高掌柜的违约成本,进而外在地规约其行为,另一方面提出“以义制利”,从意识形态角度保证契约的履行,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委托一代理问题的产生,降低了票号钱庄运营的交易成本。而晋商的辉煌最终以没落收场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正是其对“义”的背弃。尽管经济发展过程是“非各态历经”的经济的基本结构不是恒定不变的,但历史总是螺旋式前进的,曾经成功的经济形态总有值得借鉴的现实意义。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意识形态的转变,即将传统文化中有益于市场经济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部分加以宣扬和利用。
4社会关系网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社会关系网络是社会资本实现潜在资本向实际资本转化的前提条件,是社会资本形成和发挥作用的路径依赖,只有通过社会关系网络,经济主体才能实现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作用,社会信用、社会规范和地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才得以外化。根据行为主体不同,社会关系网络可分为政府层面上的社会关系网络、企业层面上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个人社会关系网络。在经济转轨或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关系网络的重要性通常大于企业关系网络,而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二者地位可能恰恰相反。
社会关系网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区域经济联系,包括区域内联系和区域间联系。区域内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区域内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度以及产业内的分工与协作程度。珠江三角洲是世界著名的全球性制造业基地,其特点是“全球下单,本地配套”,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具有相当规模的电子信息配套产业,上万家企业分布在技术链的不同节点,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产业链。产业链的形成,提高了产品的本地化水平,降低了物流成本,形成了明显的生产成本比较优势,使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了一定的优势。然而处于产业链初级阶段的环渤海湾经济圈,从产业分工和协作来看,其经济一体化的关系还没有真正形成。虽然也有协作,比如东北的石油运到北京加工,但这主要是计划经济指令的结果,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同时,经济结构明显趋同,导致企业之间缺乏纵向或横向的关联,从而不利于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二是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为了有效整合经济区内的各种资源,减少因行政体系的条块分割造成的城市间恶性竞争、产业同构、重复建设及环境污染等难题,经济区内的地方政府之间应该加强协调与合作,建立超越行政区划的合作机制。区域间联系主要表现为各经济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在五大经济板块中,无论是对外贸易额,还是经济腹地的纵深度,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都远远高于其他经济区。在对外贸易中,两地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60%以上。是我国重要的国际贸易基地,而且两大经济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都非常显著。因此,社会关系网络的发达程度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社会关系网络越发达,经济主体间联系越密切,越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不能很好地发挥各自区域的经济优势,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
四、结论
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证明,社会资本的良莠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绩效的差别,优质的社会资本通常以非正式方式规约经济主体行为,弥补市场的固有缺陷,维持市场经济有序运转,从而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绩效提升;而劣质的社会资本则扭曲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限制市场经济的优势发挥,放大市场的固有缺陷,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绩效下降。因此,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不仅要重视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建设,更要利用和培育有利于区域经济良性循环的优质社会资本,摒弃和改造阻碍市场力量有效发挥的劣质社会资本,为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适宜的“软环境”。从政府层面来看,应尽快实现由“管理者”到“服务者”的思想意识转变,树立良好的政府信用,建立健全法律规范,抛弃地方保护主义,破除行政区域壁垒;从社会层面来看,应着力转变价值观念,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培育“义利并举”的地域文化,构建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