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之父》等

2009-04-29 15:10
中国果菜 2009年6期
关键词:曲剧

丁玉华,1955年生在江苏盐城市大丰大桥镇双丰村。他曾经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兽医,如今,他被称作“麋鹿之父”,他参与建设了我国第一个麋鹿保护区,他的研究成果填补了世界麋鹿研究史上的空白,他拯救了一个濒危物种。二十多年来,丁玉华为了跟踪观察麋鹿,他经常不顾蚊虫的叮咬,潜伏在草丛中,亲历过陷入沼泽地里的危机,面临过被蛇咬的危险,他还曾经成为了数万只饥渴难耐血蜱的美食,常被蚂蝗咬得鲜血直流,被蚊虫叮咬得浑身起包,手脚起冻疮。二十年来,丁玉华在滩涂湿地行走的路程,加起来足足可绕地球两圈半,而他每年与家人团聚的日子却屈指可数。老婆病了他没时间管,发大水他路过家门却不进,父亲去世他都没能尽孝。在丁玉华的努力下,23年时间,这个占地达78万公顷的保护区也从二十年前的荒草地一跃成为目前世界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麋鹿总数从1986年的39头发展到现在的1317头,占到全球总数的三分之一;繁殖速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9个百分点,成为世界最大的麋鹿基因库;完全放归自然118头麋鹿,是世界最大的麋鹿野外种群。

《功夫苗人》

1972年,杨金荣出生在贵州省合江县五通镇顶子中心村,这里山峦叠嶂,交通闭塞,经济落后,19岁时,杨到贵州打工,可因为没什么特长,只能靠卖力气挣些辛苦钱。后来在贵州的一些风景区,细心的杨金荣发现很多苗族同乡能歌善舞,而且会许多诸如踩刀山、轻功等绝活表演。许多苗族艺人也正是凭借这些功夫改变了一家人在穷山沟里贫穷的生活。这让他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从此,杨金荣毅然回到家乡开始专心学习苗族歌舞和许多绝活。他边学习,边研究,边创新,边表演,先后继承、掌握了二十多项苗族艺术。

在此期间,为节目的创新,杨金荣曾九死一生,付出极大。然而工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杨金荣已经成了贵州赤水苗寨名人,他的表演独具一格,倍受欢迎。他还开始发现、培养好苗子,决心将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本期节目通过对贵州大山深处苗家小伙杨金荣的访谈,给许多想利用自身环境优势开创属于自己一片天空的年轻人带来启示。

节目中展示的苗艺绝活有:魔术百宝箱、苗寨传统节目上刀山、踩着鸡蛋吹芦笙、踩根南竹渡江、对歌表演打连枪。“眼睛喝酒”、“鼻孔穿钉”两个含有刺激镜头的表演已经删除。

《胖就胖吧》

她是一个26岁体重达310斤的胖姑娘,但却能灵活的做出下腰、劈叉等舞蹈动作;她组建了一个特殊的艺术队,演员主要是来自各地的农村女孩,几位主要演员的体重平均为240斤;她和队员们用一种常人不可想象努力追逐着一份几乎所有女孩都曾有过的梦想一当演员。

她叫贾梅,艺名肥肥,出生在四川省双流县华阳镇的一个小山村,出生时体重就超过了11斤,由于自己超常的体重,儿时的贾梅一直是小朋友们讥讽的对象,没有小朋友愿意和她玩,尤其是像跷跷板、荡秋千这样的游戏。长大后她练过4年举重,后来放弃了。

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了南京“千金艺术团”的表演,那是贾悔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和自己一样同属“重量级”的女孩却展现出如此灿烂、快乐的一面。那一刻,一个或许早已存在但被尘封的梦想从贾梅内心深处浮现出来自己也要站在舞台上。她毅然前往南京加入了“千金艺术团”。

对于一个当时体重260多斤的女孩来说,辛苦、误解、酸楚所有这些从事表演职业的女孩可能遇到的事情,贾梅都成倍尝到了。但是一种真正发自内心的快乐感受支撑她无悔前行。

2008年,“千金艺术尉”由于种种问题解散了,贾梅经朋友介绍到郑州通过一家演出公司帮忙组建了一支胖女孩表演队,她和那些曾经因为肥胖在生活中失去自信的人,在这里找到了自信和快乐,同时也园了自己的舞台梦。

《俺村节目进奥运》

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乡村艺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他是一位身怀绝技的唢呐高手,他不仅能吹奏《三对面》《丹凤朝阳》等经典曲目几十首,而且能吹奏短到2寸,长到3米多的大小唢呐,还能同时吹奏大小不一的14支唢呐,因而参加各种唢呐大赛频频获奖,他还是唯一一位将自己编导的节目带进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热场环节的农民。

他叫苏安福,现年52岁,山西运城人。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小就对当地民间传统艺术很感兴趣,小时候方圆数十里不管哪个村里有唱戏的,都要想方设法去看。13岁,他开始学习吹笛、拉二胡、板胡和手风琴。一个偶然的机会,苏安福深深爱上了唢呐艺术,经过十年苦练,苏安福练出了一系列吹唢呐的绝活。还先后在影视剧《稷山事件》《枣树沟》《不安的夜晚》

《钢铁侠》

他被誉为“中国铁掌第一人”和。中国金钟罩铁布衫第一人。他被中国武术协会评为“中华武林百杰”、“当代少林拳派代表人”,他在第七届世界杯武术锦标赛获“少林功夫第一名”、“世界杰出武术成就金牌奖”。一位普通的四川农民为弘扬少林武术做出了杰出贡献。

胡琼,1972年6月出生在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悦中乡富阳村,兄弟四人,排行老二。自幼喜欢跟着爷爷习武强身,常在田间地头练习扎马步、打沙包。从小就力大无穷,8岁时就曾抱起过一头半大的牛。

痴迷武术的胡琼初中毕业后没有继续读书,而是只身来到河南一所武校,等待进少林寺钻研武术的机会。1988年底,少林寺要成立一个武术队,胡琼在学校脱颖而出,成为学校唯一一个被录取的学生。

之后他瞒着父母在少林寺削发受戒。经过3年苦练他学得少林连环拳、罗汉拳、金刚拳、朝阳拳、螳螂拳、长拳、南拳等规定套路,以及十八般兵器。还加入了少林武术队到美国、德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进行表演。在少林寺整整呆了12年的胡琼,最后还是瞒不住父母。由于家里极力反对,不断催促他回家结婚,胡琼只得恋恋不合的还俗。回到家中胡琼没有忘记宣传少林武术和武术精神,结婚不久他曾尝试开办武术学校、当过武术替身演员,在拍了两部电视剧后,他又回到村里。2004年,他被聘请到营山县业余体育学校当武术教练,招收了一批农民弟子在农闲的时候在附近的村子里进行表演,不仅让一匹有志的农民青年强健身体,懂得了武术的内涵还有了经济收入。并且宣扬少林武术。

如今胡琼带着他10多名农民弟子组成的武术表演团,走街串巷,在村里、县里进行表演,宣传少林武术。国内各大媒体也纷纷邀请他们表演,胡琼还带着他的农民武术团到国外进行表演。

一个普通农民怀着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热爱,积极的宣传我国的传统武术精华,并将我国的传统武术文化弘扬到国外。中扮演民间唢呐艺人角色。日本电视台记者古林茂树专程到中国为他制作专题节目。他被观众赞誉为“中华唢呐王”。

2008年8月8日,由苏安福编导的高台花鼓节目擂响在奥运会开幕式前热场演出的舞台上。

苏安福擎上了一个乡村艺人艺术追求的高峰,也完成了一份传承与发扬中华民间艺术的职责。

《农民海洋梦》

他是全国第一位自己个人斥资2000万元开办乡村海洋馆的农民;他的海洋馆拥有200多种,一万多只稀有海洋动物;这是全国首家位于内陆省份小村落里的海洋馆他叫管世广,是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张海村农民,小时候家里穷,管世广连村都没出过,更别说去看海了。第一次有关大海的记忆是小学语文课上一篇有关海的文章,听着老师讲海的美丽,海里动物的神奇,小管世广顿时被大海深深的吸引了,他多么希望能去看看向往中的大海。

由于家庭的贫困,管世广小小的年纪就出来打工。他当过建筑工人,在油田干过临时工。20岁的时候,有个朋友要到山东青岛去旅游。管世广一听,缠着朋友带他一起去看大海。父母坚决不同意,因为来回一趟就要花费400多元,而管世广一个月的工资只有200元,是家里的经济来源。可是多年来对大海的向往,让管世广不顾一切地直奔青岛。他终于第一次见到了梦中的大海。

从此大海的形象在他的心中生根了。后来十多年,他从建筑工地上的小工一直摸爬滚打到有了自己的建筑队。日子越来越宽裕了,可对大海的憧憬却始终没有改变,虽然他现在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大海,但是他更希望自己那些从来没出过远门的父老乡亲都能欣赏到大海的美丽和神奇。他决心在自己的家乡——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张海村建一个海洋馆!

这个想法遭到了家人朋友的强烈反对,管世广却是打定了注意,说干就干!可是面对运输海洋动物,训练海洋动物等等等等一些对的技术问题,一个农民又该如何应对?资金更是一个大的难题!

面对种种困境,管世广硬是一个人扛下来,从四处观摩学习取经,到筹措资金、兴建场馆,再到引进海洋动物,训练动物,终于在2006年8月11日管世广建起了濮阳市第一家乡村海洋馆。海洋馆一建成就轰动了四邻八乡,很多一辈子没见过大海的乡亲们第一次亲密接触了海洋动物,领略到了大海的魅力。

现在,管世广的海洋馆被当地政府授予“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十佳旅游景区”称号,目前还在申报“AAA级旅游景区”。而海洋馆的建立给当地带来了上千万的旅游收入,还解决了当地上百个村民的就业问题。

一个普通的农民怀着一份执着的海洋梦,为家乡父老带来一丝清凉的海风,也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精神和物质上的巨大财富。

《鸟艺公主》

她曾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姑娘,却因为十多年的爱鸟,护鸟行动成为湖南省“爱鸟形象大使”,“湖北十佳打工丽人”、“鸟类语言全能冠军”。她和鸟的故事曾受到中央电视台《生活》、《家庭》、《财富故事会》等多个栏目的报道。她就是出生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石门镇团山子村的农家姑娘——蔡长敏。

蔡长敏,1978年出生,打小就特别爱鸟。说起特别爱鸟,是因为她特别懂鸟,而有着这样一种与众不同本领,还与她颇有渊源的家学有关。她的曾祖父曾经是清朝末代皇宫里的一名驯鸟师,随着清政府被推翻,她的曾祖父带着一家老小回到乡里,一身驯鸟绝艺也就此传人民间。到了蔡长敏这一辈儿已经是第四代。而蔡长敏从小在这方面表现出很高的天赋,儿时在农村,上学路上、劳动途中,她常常被田野里鸟儿的欢叫吸引,鸟儿成了她时常驻足“交流”的伙伴,久而久之,她甚至一度被十里八乡传为是一个能和小鸟“说话”的神奇姑娘。

蔡长敏人生的转变发生在1997年,一天,家乡来了一个鸟艺表演团。那里面各种精灵古怪的鸟儿一下子吸引住了蔡长敏,她决心跟随这个艺术团成为一名专业的驯鸟师。凭借天资聪颖和家庭的熏陶,她很快成为这个团里的顶梁柱,然而为了精于此道,她也付出了比很多同龄姑娘更多的一份努力。

她为了和鸟合练一个节目,手和嘴经常被尖利的爪和喙弄出血;她为了培养和鸟儿的感情,很多时候就把小鸟放在自己的寝室里喂养;她为了不干扰鸟儿的嗅觉,甚至很少用姑娘们喜爱的化妆品;她还曾为调养生病的鸟儿,不惜用自己并不高的收入买来营养品等等。

真心付出总会换来回报,鸟儿逐渐也把蔡长敏当成了好朋友。她们和谐相处、默契配合,练就了许多精彩绝伦的鸟艺表演节目,这些节目曾受到了胡锦涛、吴邦国等国家领导人的赞许。

出了名的蔡长敏还凭借自己的驯鸟绝技,向世人展示鸟类的聪明、介绍鸟类的知识,呼吁大家爱鸟、护鸟,感动了许多人,也带动了很多人。

《影视马王》

三年的时间,200余部影视剧的拍摄,做《英雄》,闯《赤壁》,《卧虎藏龙》,他的马,扬名天下。一段人与动物的真挚情感,一种超拔智慧的传奇人生。农民孙文瑞,用心倾诉创业路上的“马到成功”!

孙文瑞,1956年出生于天津市武清县大黄堡乡泗蒲棒村,乡村原野泥土的滋养侵润,养成了孙文瑞与自然和谐共处、热爱生命的本性。长大的过程中,从1960到1970年代,孙文瑞经历了无数中国农民几乎相似的一段生命历程,是改革开放改变了他后来的人生轨迹。凭借洞察商机的本领和胆大,他干起了“国际倒爷”这个行当,并在随后的八年里,积累了两千万的资金。

后来,或许是嗅到了新的商机,也许是对乡村生活的一份眷恋触动了他心底的一种情结,他在朋友的建议下来到京郊建了一个养马场,一方面供城里人休闲娱乐,一方面做良种马的改良繁育。

1998年,《卧虎藏龙》剧组恰巧在马场附近拍戏,无意中看到了他的马,想征用几匹,由此孙文瑞和他的马走上了“从影”的道路。

如果《卧虎藏龙》仅是孙文瑞无意中把马和影视剧结合的无意识行为,那么在《武士》中的亮相则让孙文瑞彻底把自己的马群,当作一个专门为影视剧提供“马匹演员”的产业。2001年,孙文瑞又与《英雄》剧组签下了演出合同,他带上了120匹骏马,长途跋涉2000多公里奔赴拍摄场地,由于拍摄时间长、当地气候及自然环境恶劣,孙文瑞和他的马要同时面临酷暑及严寒的双重考验,但凭借着从小在农村、后来跑经商养成的一股韧劲,他咬着牙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下来了。

如今,养马已经成了孙文瑞彻头彻尾的一份职业,这一是缘于他爱马的天性,二是缘于他聪明的头脑,三是源于他能够吃得苦中苦的品格。一个农民出身的商人,凭借于此而找得了一个新的社会位置。中国新型农民的一个个缩影正是《乡约》遍访乡村最想相约的群体之一。

《红薯革命》——邹光友

他,让价格低廉的红薯增值40多倍,他被薯农称为“红薯大王”;他被国家发展委、国家经贸委、国家农业部冠以“方便粉丝之父”的头衔。他引发红薯粉丝四次革命,荣获50项国家专利,其中10项为发明发专利。他的红薯粉丝走出国门,远销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四川当地60万薯农因此受惠致富。

邹光友,1960年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

县谭家沟。四岁起就帮父母下地锄地拔草,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连吃饭都成问题,邹光友一家的主粮就是红薯。蒸红薯、晒薯干、红薯圆子、红薯凉粉,这是幼时的邹光友最熟悉的食物。然而红薯这救命粮却让9岁的邹光友吃出了严重的胃病。那时邹光友便立下心愿,努力学习,长大后当医生,专治胃病。

1978年考上西南农学院的邹光友,一心想着如何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如何让红薯不再伤人。毕业后,他分到了家乡的一家外贸公司做茶叶生产和加工指导工作。1990年,年仅30岁的邹光友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成为三台县干坝王区的科技副区长。在做副区长其问,他下到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带领全区加工红薯粉丝,全区红薯粉条加工专业户300多户,当地的农民终于生产红薯发了财,让干坝王区甩脱了“空壳村”的帽子。就在在仕途上一片光明之时,他却辞职了,下海卖红薯粉丝。

顶着所有人的不理解和些许风言风雨,邹光友借来五千块钱在郊区租下了一处小厂房研究生产起精白粉丝来。当时的红薯粉丝都是黑色的不美观,邹光友利用自己的科研知识,1992年研究出中国第一代精白粉丝,并为其加上了包装,1997年生产出方便粉丝,获全国发明专利,让粉丝也成了方便食品;2000年发明无明矾粉丝,利用草本提取物代替明矾,从而保证了食用的健康安全;2005年发明全薯粉丝,与以往的淀粉制造粉丝不同的是,全薯粉丝保全了红薯的所有营养。近年来,光友粉丝飘洋过海,打人国外市场,邹光友也多次被邀请到国外食品研究机构和大学讲课,受到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接见,受秘鲁总统之邀前去讲授红薯加工知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年产鲜薯1,5亿吨,占世界总量的80%以上,目前甘薯的利用以饲料为主占75%左右,用于加工的仅占10%左右。而方便粉丝的开发生产,不但让红薯成为了便捷的健康快餐,更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财源。

《曲剧名旦》——王秀玲

她是一位曾与毛主席有过9次见面记录的女性,她曾因《红楼梦》红极一时,曾师从梅兰芳、程砚秋等。她还被誉为“活林黛玉”、“莎士比亚小美人”。她是曲剧第一代登台的女演员,她就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秀玲。

曲剧,俗称高台曲、曲子戏,是由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5月18日经临汝县农民“同乐社”搬上舞台发展而成。为河南豫剧之外的第二大剧种,朴实通俗贴近民众,是深受中原百姓欢迎的剧种之一。汝州乃著名的曲剧之乡,有着“书山曲海”之美誉,地处豫西南腹地,汝州四宝“汝石、汝瓷、汝帖、汝粉丝”在全国乃至世界享富盛名。

明清时期,汝州文化生活特别是戏曲文化非常丰富,城乡的剧团包括豫剧、越调、梆子等诸多曲种,因此汝州有“戏窝子”的美誉,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会说话的孩子,都能哼唱几句。汝州的戏曲文化的原创性和包容性,形成了汝州戏曲文化的地方特色,出现了全才的演员,一个人扮几个角色,哼多个唱腔,唱几种调子,拿今天的话叫“模仿秀”,很受群众的欢迎。

1935年出生于河南郏县的王秀玲就在这个“戏窝子”里创造了中国曲剧的奇迹,在曲剧届有“活林黛玉”、“曲剧天使”的美誉。其父王俊卿是曲剧第一代艺人中的老演员,王秀玲6岁便随父学唱曲剧,7岁已能主演《蓝桥会》、《花庭会》等戏,9岁时主演《七仙女》一举成名。王秀玲扮相秀丽,音质甜美,她的唱腔清丽柔婉,吐字清晰,表演声情并茂,内蕴饱满,是曲剧闺门旦的优秀代表人物。她从艺60余年来曾主演过100余部传统戏和现代戏,如《风雪配》《拾玉镯》《听琴》《柳毅传书》等,成功地塑造了不同类型鲜活的少女、少妇形象,不知有多少观众曾被她的舞台形象所征服。

1955年,郑州市曲剧团成立后排演第一个大戏《红楼梦》,为了演好林黛玉,解放后靠自学才认得一些字的王秀玲硬是把小说《红楼梦》及有关连环画、仕女图看了一遍,重要章节反复翻看,努力掌握林黛玉不同凡俗、多愁善感、外冷内热同时具有叛逆精神的性格特征。《红楼梦》上演后,产生了轰动效应,场场爆满。她在人物的塑造及表演和唱腔的把握方面均十分到位:忧伤、哀怜的眼神,细腻、委婉的唱腔,使活脱脱一个林妹妹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一个心地高洁的大家闺秀,却只能寄人篱下;极富反抗精神,但又孤立无援;向往自由的爱情,但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内心善良,但身处压抑的环境,因而异常敏感,只能终日以泪洗面。王秀玲演活了林黛玉,而演林黛玉的同时也让王秀玲对表演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一表演不能只求形似,而要让人物活在舞台上。于是她苛求自己不夸张也不煽情,不装腔作势,真情流露自己对人物的把握,她始终坚信表演是对生活的提炼、美化和升华,一心一意地追求表演的准确、精到、优美和分寸感。就这样,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自然形成了一种清新自然的风格,因此她的表演悦目娱人、真实可信、感人至深却又恰到好处。认识的升华使她的表演有了质的飞跃,等到1956年她在文化部戏曲演员讲习班受到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大师的指点后,她的表演更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到河南视察,看了这部戏后说:“这个小女孩演得不错,真是个‘活林黛玉。”

继林黛玉之后,王秀玲又拿出了新作《风雪配》,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欢快、喜悦、甜美的高秋芳,完成了自己的又一个代表作。剧中“洞房”的唱段至今仍脍炙人口,广为流传。1981年该剧还被河南电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

1959年,郑州市曲剧团带着《红楼梦》,《风雪配》等剧目晋京汇报演出,原计划只演10场,但没想到现场效果出人意料,最后在中南海怀仁堂、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等剧场连演50场,轰动整个京城,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京演出期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习仲勋接见剧团时问及河南省有无省级曲剧表演团体,这成为成立河南省曲剧团的一个重要契机。1960年3月,以郑州市曲剧团为基础,河南省曲剧团成立。

1975年,王秀玲开始收徒。退休后,她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学生。她门下弟子有十几位,大都活跃在曲剧舞台上。在河南省首届曲剧艺术节上,有l 0位演员被评为“河南曲剧十大名旦”,其中的7位均是她的弟子。

2006年,王秀玲和张新芳、马骐一起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曲剧艺术家终身荣誉奖。王秀玲的颁奖辞如是说:“五十年前‘活黛玉,新星增辉曲剧,一门心思唱好戏。演绎真善美,传神复写意。玲珑剔透‘九岁红,精俏秀美‘七仙女;盛演不衰《风雪配》:妩媚、细腻、飘逸、靓丽……醉了中原大地。深知此身非我有,奉献不犹豫。荣誉不计,余热不熄。”

如今,年过花甲的王秀玲神采依然:高挑的身材,白净的皮肤,在台上演起少女来仍是那样风姿绰约。生活中的她温婉雅致,很容易让人联

想到她演的角色。值得高兴的是,喜爱王秀玲的戏迷们现在仍能看到她在台上的表演。对于舞台上曾拥有的光彩和取得的成绩,王秀玲却看得很淡,似乎那些过去的事都已不用再提,老艺术家的超然让人不禁感叹。退休后的王秀玲参加了“老年乐”艺术团,经常到戏迷活动中心为喜爱她们的观众演出。平日里和老伴宋喜元到公园晨练时,兴之所至也会唱上几段,往往引来戏迷围观。王秀玲说自己从小就学戏,几十年风风雨雨都是为了艺术,对于名和利从没有想过太多。现在退休了,更是别无所求。只是想着如果还能为曲剧发挥点余热,能教出几个有成绩的徒弟也就知足了。

《户撒刀王》——项老赛

户撤乡位于云南德宏州陇川县的农村,刀匠们亦农亦工亦商,农忙时种地,闲时打刀,而这样近千年的刀耕火种,薪火传承却炼就了户撒刀独特的锻造技艺。同时也造就了如今的户撒刀王——项老赛。

本题主人公项老赛代代为农,五世打刀。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项老赛的打刀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亦农,亦工、亦商的特殊身份,也培养了项老赛复杂的人物性格。

2000年项老赛做铸的户撒刀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永久收藏。从2006年开始,户撒地区政府一共举办过三次万人参与的刀王大赛,项老赛连续夺魁,被人誉为“户撒刀王”。2006年5月20日户撒刀的锻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老赛为此项技艺的代表传承人。

十一岁时独自上山打柴,遇一两米长毒蛇,幸好身披宝刀方得活命,于是立志打刀。朋友得到一本有关于日本打刀技术的书,但由于目不识丁,所以只能请朋友和家人帮忙翻译学习,不断的学习和思考的积累终于是老项有了质的飞跃。在户撒乡举办的赛刀大会上一刀砍断手指粗细的钢筋而一举夺魁,从而确立了自己在乡亲们心中的户撒刀王的位置。此外项老赛还凭借着一手打刀的手艺赢得了心爱女人的芳心娶回了好老婆。

刀王项老赛在寨子里叫出了名气,逐渐,北京卫视,云南卫视,湖南卫视,中央电视台等也想后对项老赛进行了报道。项老赛的名声越来越响,身在偏僻农村的老项,从来没想过他的名字连外国人都知道。甚至就连远在万里之遥的法国人也慕名而来拜访老项,在他家一住就是一个月,学刀、看刀、买刀,走了之后又介绍一位挪威朋友来买刀,同样是住了一个多月,亲眼看着他打了十余把刀,高高兴兴的买走了。

老项一共有四个儿子,三个大一点的如今有的已经娶妻生子,分家单过,老项传授给他们的打刀技艺成了他们立命的本钱。不久前,项老赛的小儿子退学回家,发誓要用十年时间成为下一代刀王,从此,刀王又多了一个传人。

本期《乡约》节目通过刀王项老赛来反映我国南部边陲少数民族户撒族的生活习性、优良传统以及独特的少为人知的锻造宝刀的技艺!讲述他们千百年来在打刀技术上的不断探索和追求的过程,以及为民族文化传承所做出的贡献。

《奇画世界》——邓明善

一个面部被烧伤致残的农家小伙,因为钟爱画画走上了一条倍加艰辛的人生之路。一份超越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忍耐力与执着,成就了他不同寻常的人生成就。

邓明善,1976年2月出生在湖南郴州市永兴县樟树乡石桥村,小时候因母亲病逝而家境窘迫。小小年纪,便在课余干起了种田、喂猪、拔草、砍柴诸般成年人要干的农活,但或许恰是这些少时的磨难让邓明善拥有了超过常人的坚强与执着,也为他后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空间奠定了基础。

除了拥有坚强的意志和品格,年少的邓明善还有一大爱好一喜欢画画。然而这对于一名长在乡村、家境贫寒的农家少年来说,是多么“奢侈”的一个爱好啊。父亲的责怪、乡邻的误解、学习环境的缺失等等一切障碍,曾无数次让邓明善有过放弃的可能。但他始终以自己的方式坚持了下来。

1992年初中毕业后的邛明善和家乡千千万万个年轻伙伴一样开始了进域打工的人生旅程,因为有了一份画画的爱好,他干上了许多农家小伙不容易干上的一些活,比如他能在设计公司干干下手、在广告公司做些初始的创作、在印刷厂里当过色彩校对等等,这些工作经历不仅让他巩固提高了自己的画画技能,还为他带来了许多同伴羡慕的收入。然而,就在邓明善满怀豪情憧憬规划着自己的人生未来的时候,一次意外的打击降临了:一次事故把他右边的脸烧坏了,耳朵烧掉了,从此他成了一个面部残缺的半面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邓明善曾一度意志极度消沉,甚至想过放弃生命。但最后依靠内心的坚强,在家人朋友的鼓励下,邓明善走出了艰难与失败的笼罩,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中。

人生的重大转机发生在他倾己所有开了一家画店之后。在此阶段,他实现了爱好与工作的结合,成为千百万农村进城务工者创业的一种新的典范。他利用自己的技能学会了为人装裱字画、学会了给人们制作装饰画、学会了制作感染力强的多维立体画,不仅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残疾人,还开辟了一条农民工很少涉足的创业途径。他成为央视《财富故事会》、《劳动与就业》,江西卫视《传奇》 等等媒体报道农民工创业的典型。

邓明善,因为有着一份特殊的爱好和追求,便有了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他的故事或许能给更多乡村青年,特别是同样身有残疾的人更多塑造美丽人生的信心和思考。

《寻梦可可西里》——门晓俊

门晓俊,1968年出生于陕西乾县辆村镇塬上村。

他是中国第一个奔赴可可西里做环保宣传的农民。他单骑摩托三次穿越川藏,新藏,滇藏和青藏线全段,行程十多万公里,沿途拍摄万余幅照片。他曾经历尽万难爬出“死人沟”,在“红柳滩到多玛”昏死了三天。在藏区他曾被藏獒追袭十几公里,在西双版纳时下雨路滑加上山高弯急,从摩托车上甩了下去,几次险些丧命。他用拍成的1000多幅照片举行“门晓俊《走进西藏》摄影展”,为人们进行了生动的环保意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了宣传环保他耗尽家财,负债累累,从老板变成了打工者,如今他依然决心要把中国走个遍,把环保继续下去。

他始终坚持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梦想着走遍中国的所有学校去做真实生动的环保影展,让人们更懂得与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

《冷血朋友》——杨建松

杨建松,原本是云南省勐腊县一普通农民。可15年前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让他的生活彻底发生了变化。因为从那时起到现在,他和一条蟒蛇朝夕相处了15载。

1994杨建松上山采蘑菇捡回一个鹅蛋大小长满花纹的“怪蛋”,没想到这是一只孵化即将孵化的蟒蛇蛋。回家只一天蛋里就孵出一条小蛇,经别人鉴定这家伙叫金花大蟒。因为长年在山区生活,杨建松和村民们不仅不讨厌、不害怕蟒蛇这类动物,还对它们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加上好奇,他决定把这条意外得来的“家伙”养在家里。

开始时,杨建松从电影中看过蛇吃青蛙,就捉来10多只青蛙喂蛇,谁知小蟒蛇“不屑一顾”。随后他只得到市场买了10元钱的肉剁成小块,掰着嘴喂了进去……

从此杨建松的生活彻底改变,每天他都要把小蟒蛇喂饱才能外出,开始喂肉,后来喂鼠;开始出于好玩,杨建松曾将这条小蟒蛇拿到床上玩耍,没成想竟给它养成了“毛病”,时不时就要和他同床共眠,时间一长,杨建松也就习以为常,期间诸多趣事既让人忍俊不禁,又引人思索。

如今家有蟒蛇似乎在我国南方很多乡村并不鲜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人蟒相处的和谐现象?除了动物的习性之外,人的心性或许也很重要。也许本期《乡约》通过对杨建松的访谈,就会让更多人从这位普通农民身上学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学会遵循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规则!

猜你喜欢
曲剧
河南青少年曲剧教育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
——以汝州青少年为例
岳池曲剧创作人才培养研究
论河南曲剧的传承与发展
浅析河南曲剧的现实生存问题
大型河南曲剧现代戏《丹水颂》唱腔特色分析
北京曲剧好听、好看、好玩
北京曲剧好听、好看、好玩
陈炎鑫:舞台上为梦前行的“曲剧新秀”
河南汝州曲剧进校园的思考与实践
京味曲剧艺术特征及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