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在东
(四川文理学院 音乐与演艺学院,四川 达州 635400)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国内曲艺发展迅速,为适应观众欣赏需求,四川省岳池县的曲艺艺人尝试分角色来“拆唱”一些曲目,拆唱很受群众欢迎,艺人们进而以简单的化妆扮作人物彩唱,逐步形成戏剧样式,因其由表及里是由曲艺演变发展而成,故称曲剧。岳池曲剧于2014 年6 月23 日入选第四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国内大多数传统音乐不同的是,岳池曲剧的传承方式是集体传承,原曲艺协会、曲艺队以团体培养跟师学艺方式培养传人。但由于曲剧表演艺人年龄普遍较高,年高者85 岁,50 多岁至70 岁者占演职员总数的96%,故演出较为困难。因为一些原因,省级传承人资格一直未能通过,导致政府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多。缺乏资金,无固定演出场所及活动场地,组织排练、演出活动十分困难;无交通工具,下乡演出常入不敷出,加之戏曲艺术不景气的状态,年轻一代又很少有人愿意学,曲剧创作与表演已出现严重后继乏人的状况。可以说,岳池曲剧艺术濒临自行消亡的境地。
中国曲剧界,最出名的是河南曲剧以及北京曲剧,在学术界,关于这两种曲剧的研究那可是数不胜数,据知网大数据显示,与河南曲剧相关的文章有228 篇,与北京曲剧相关的文章有143 篇,而与岳池曲剧相关的文章则为0。这说明了很多问题:为什么相关文章少得可怜,是因为无人关注;为什么无人关注,是因为基本上没人喜欢或者没人知道,至少不是很多人知道;为什么很少人知道,是因为没什么相关演出或者大家喜欢的演出;至于演出少或者喜欢的演出少,原因肯定有很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缺少好的剧本。也就说明了一个事实:没有人愿意花功夫来编写大家喜欢的优质剧本。对于一个省级非遗文化而言,这是很致命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探索出一整套合适的、有效的演出曲剧创作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拯救这个濒危的非遗文化,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所在。
要对一种文化进行研究,那么相关的学术史梳理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曲剧的演出遍及祖国大地,主要包含了河南曲剧、北京曲剧以及岳池曲剧等。
(一)河南曲剧的起源是民国时期河南省临汝县的高跷曲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去掉高跷拐子登台演唱,结果得到很不错的演出效果,从而诞生了河南曲剧,并由此流传开来,形成今天闻名的河南曲剧。时至今日,相关的文献综述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中,早期的有王兵翔在1979 年8 月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的文章《“河南曲剧”在南阳地区的流传及其它》,从河南曲剧产生的历史根源——1926 年洛阳曲剧出发,通过各地曲剧团的兴衰历程,最终从洛阳小调到南阳大调乃至发展到整个河南省的河南曲剧文化史。近期的有井艳红在2021年6 月的《中国戏剧》发表的文章《河南曲剧现实生存之思》,从河南曲剧地方剧种的确立和发展现状方面切入,探讨了地方曲剧良性生存的发展思路。
(二)北京曲剧,在建国初期由曹宝禄等人在“拆唱八角鼓”的基础上,去掉了京剧唱腔和评剧唱腔的内容,加入北京曲艺中其他曲种的唱腔,以北京方言、北京本土音乐为表现手段所诞生的新剧种,为区别河南曲剧,正式称为北京曲剧。很多人都把京剧误认为是北京的戏剧,其实不然,京剧是清乾隆时期由南方的四大徽班进京,融合了其他剧种逐渐形成的,真正由北京本土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只有北京曲剧。北京曲剧的学术研究中,早期代表作有魏喜奎1986 年4月的《戏剧报》(《中国戏剧》的前身)发表的文章《从甄莹想到曲剧接班人》,从她的学生甄莹的舞台表演史角度出发,谈到北京曲剧传承人培养与发展。近期的有鹿永国2020 年5 月发表在《中国戏剧》的文章《北京曲剧的前世今生与时代瞭望》,文章从清兵入关定都北京那个时期开始谈起,追溯了整个北京曲剧的前世今生,并重点谈到目前的状况以及今后的发展之路。
(三)岳池曲剧,前文已经说过,就知网的数据来看,目前没有相关岳池曲剧的正式发表的期刊文章,只有邓庆贵在2015 年7 月,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山间梨花——邓庆贵戏剧作品选》中,第33页、211 页分别发表了岳池曲剧的剧本《瞎子算命》和《冷面热心》。这是目前在官方媒体可以查阅到的唯一正式出版的有关岳池曲剧的文献作品。其他非正式的文献里面,只有沙地在2005 年7 月《四川戏剧》发表的文章《四川曲剧:困难与希望同在——四川民间戏剧现状及保护发展调研报告之三》,从泸州、内江、南充、攀枝花、岳池等地的曲剧形成及其发展、艺术特征、生存现状以及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对抢救和保护四川曲剧的思考和建议。这里面略微提到了岳池曲剧。
这些研究从大方向对曲剧艺术的形成、创作、艺术特征、生存现状、教育教学、产业化发展等角度,对地方音乐的发展构成因子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与论述,为研究岳池曲剧创作人才培养发展提供了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思路,开拓了研究视野,使研究过程避免了很多错误及少走了弯路,对研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综上所述,同样的曲剧,相关研究、相关文献多,自然了解的人就多,愿意去看的人就多,曲艺文化的发展就快。反过来,曲艺文化的发展慢,愿意看的人就少,了解的人就少,相关研究、相关文献也就少,这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过程。
(一)已有创作人才的保护和培养
目前,岳池曲剧的剧作家不多,主要以老一辈的创作者如邓庆贵等人还活跃在岳池曲剧界,他们创作了一大批优质的岳池曲剧剧本,如:《瞎子算命》《冷面热心》《竖吹笛子横吹萧》《黄土谣》等。这些剧本来源于真实的民间生活,用岳池方言表演,通俗易懂,幽默风趣,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对这些老一辈创作者来说,除了基本的提高收入待遇之外,还需要给他们更多的学习提升的机会,比如文学素养的提升、电脑写作技巧的培训、走出来与其他地方曲剧创作者的交流学习等等,精炼原有剧目的同时,开阔眼界,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环境,创造更加优良的条件,让他们可以创作新的更符合当今社会主旋律的剧目。提升他们的政治、社会地位,多渠道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尊敬他们、学习他们,树立榜样就是树立岳池曲剧创作人的优良形象。
(二)新生代创作人才培养
任何时候,人才培养都是社会的发展根基,需要清晰的思路、完备的研究方案、切实可行的计划、独特的创新之处以及落到实处的详尽措施。
1.理清基本思路:借鉴其他曲剧创作人才乃至其他传统音乐创作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根据岳池县曲剧团的实际情况,了解实际需求,结合本地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创作人才培养方案,最后得出结论报告。本项目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以理论研究为辅,从实地调研中得出客观结论,分析岳池曲剧创作人才培养需求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2.完备研究方案:
(1)实地调查:深入岳池当地,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岳池曲剧创作人才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研究方案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2)文献研究:通过调查与岳池曲剧相关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
(3)经验总结:通过对其他地方音乐创作人才培养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翔实的经验。详细了解岳池曲剧的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元素,对岳池曲剧传统文化特色进行全面调研,通过搜集、记录、编目等方式,进行录音、录像、拍摄,并对调查资料进行妥善保存,建立完整档案。
3.切实可行的计划:制定相应的创作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对广安籍的学生尤其是岳池本地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通过政府的扶持和民间捐赠等方式建立基金会,解决创作人才经济方面的困难,使其安心岳池曲剧的工作。通过媒体的宣传,致力开发演出市场。岳池是个文化旅游城市,可以在各大旅游景区设置岳池曲剧表演场所,通过演出来扩大影响力,将这个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下去。
4.独特的创新之处:把目前几乎没人研究,且濒临灭绝的岳池地方文化重新发掘出来,结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拯救式的研究,积极响应了四川省深化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政策,体现了地方特色,具有强烈的原创性和开拓性。而且,相比其他同类戏剧音乐的研究,没有拘泥于艺术形态、作品创作、产业化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而是看到了任何艺术发展的根源在于人。所以,把研究的重点投向创作人才的培养上,有了人,才可能拥有一切,这就是最大的特色和创新。
5.落到实处的详尽措施:这里主要是地方政府机构比如岳池县政府、岳池县文化馆、岳池曲剧团等部门与地方高校联合进行创作人才的合作培养措施。岳池县隶属广安市,以岳池县向周边辐射,临近高校有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巴中职业技术学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等专科学校,也有西华师范大学、四川文理学院,可以说,具备合作条件的高校实在是太多了。
首先,以提高全体学生兴趣性为目标的广泛性创作人才培养。以地方高校为人才实验研究基地,以全体学生和部分教师为对象,请来岳池曲剧相关从业人员来学校开设选修课程或讲座为课程学习模式。以在校学生为主体,建立演出后备基地,组织学生不定期进行下乡演出,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任务,算入一定学分。
其次,以部分愿意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为主体的特定创作人才培养。这里又分为直接从事岳池曲剧相关行业的专门创作人才培养和工作之余兼职演出的业余创作人才培养。这方面,地方高校可以争取和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或者上海戏剧学院戏曲系联合办学,以毕业后回岳池服务曲剧事业一定年限为合同条件,限额定向招收本院考研的学生。同时为了增加岳池曲剧的影响力,加大宣传力度,除了可以带领本院系学生所组成的岳池曲剧乐团去中戏或上戏进行交流演出的“走出去”模式以外,还可以采取邀请中戏或上戏的知名教授和乐团来岳池、来学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的“请进来”模式。通过互相交流演出、访问、学习等方式,使师生开阔眼界,也给予岳池曲剧更广阔的表现平台。
最后,通过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学生进行延续性创作人才再培养。很多学生在校期间了解了岳池曲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那么他们在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给这些中小学生介绍和讲解相关知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岳池曲剧在广阔的中小学课堂中得到了延续性再传承和发展。
有了人才,就可以进行产业化开发,毕竟,无论是老人还是新人,首先是要生存,在如今的经济大环境下,将非遗文化进行产业化开发是国家层面都倡导的。
以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为主题,选定岳池县曲剧为研究个案,并提出产业开发的整体思路和对策,将民间艺术产业开发建构在岳池县区域内,是对川东民间艺术产业发展的学理性补充和地方化验证,为川东地区民间艺术保护和开发提供现实路径,这对川东地区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改进岳池曲剧一直以来的传统运作模式,尝试民间艺术与现代化商业运作模式的融合,促进曲剧团全面发展,探索出适合岳池县曲剧艺术团的产业化道路,提高岳池曲剧的生存能力和影响力,这对岳池县曲剧艺术团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岳池县为基础,建设音乐产业基地,从而一定程度上带动周边地方经济的发展,这对区域范围内的地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提升价值。有人、有剧本、有政策、有市场,文化发展的基本要素都具备了,岳池曲剧的发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