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钢
摘要:本文从厘清红色教育资源的涵义、分类和基本特征入手,根据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要求出发,提出科学开发和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红色教育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4—167—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为此,党中央部署,从2008年开始的两年内,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将全国1400座公益性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让全国人民充分学习和享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科学利用和开发红色教育资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讨论
的重要问题。
一、 红色教育资源的内涵
红色教育资源是以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过程中不断认识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以纪念场所、遗址和特定标志物等物质形态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反映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规律、先进思想文化和蕴藏其中的优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内涵,能够为当代教育者所开发利用、有利于实现特定教育目标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一)红色教育资源是一种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红色教育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中国社会历史的文化精神象征,是向全社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真实的第一手素材,是向全社会进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手段、方式,是激励国人继承先辈遗志,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的“充电器”、“加油站”。
(二)红色教育资源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资源
红色教育资源通过各种形式,记录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如韶山毛泽东故居、长沙湖南第一师范校址、新民学会旧址,再配以最近热播红色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为我们重新展现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优秀爱国热血青年形象,树立了优秀的人生理想标杆,成为当代青年争相学习和崇拜的对象,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很好的引领效果,极大地提升了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三)红色教育资源还是一种经济发展资源
前人留下的宝贵红色教育资源,正逐渐引起了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如开发红色旅游景点和基地,开发红色文艺作品,不仅极大满足了社会的先进文化需求,还为当地人民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大大提升了社会的品牌效应,为当地社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二、红色教育资源的特征
(一)直观性
直观性是红色教育资源的基本特点,红色教育资源内容丰富,展现形式多样。如文物史料、旅游胜地、国情知识、英雄画像、名人格言、纪念馆、博物馆、纪念碑、烈士墓等,电影、电视、歌曲、实物、照片、图表、模型、绘画、雕塑、景观等,这些内容形式直观形象,斥诸人的感官,使人身临其境,影响人们的情感。红色教育资源感染力强,人们在接受教育时必须同步感受,触景生情,以境育情,以情育情,以美育情,唤起人内心的情感,汲取健康的精神内涵。
(二)民族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红色教育资源的民族性就是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重新赢得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
(三)时代性
红色教育资源形成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这一社会形态是由帝国主义列强的迅速崛起、疯狂扩张和我国封建统治者的固步自封、外强中干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这一特殊的社会形态决定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无力承担民族民主革命的重任,而只有无产阶级在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结成最广泛的同盟军,才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由此形成的红色教育资源必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四)先进性
红色教育资源诞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服务的。
三、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角度来看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
(一)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要立足于国史、国情教育为基础,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红色教育资源是充分展现党和人民在民族存亡关头,在国家百废待兴时期,勇挑重担,前仆后继,为争取民族自由和国家富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伟大精神品格。这种精神深化了我们对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理解,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感悟,强化了为民族、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精神支柱。它客观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性,帮助人们做到“两个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三个选择”(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开发红色教育资源,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就是要把红色资源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挖掘出来,更好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好地教育后代、激励后人。正是有了这种革命精神,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对国民党反动派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正是有了这种革命精神,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才有强大的精神动力,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不断地取得新的胜利。
(二)红色教育资源的开发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线,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活教材”的功能
开发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是一项政治工程,它对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它是新时期、新形势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是教育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特殊课堂和鲜活教材,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载体。如今,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不断提升,红色旅游作为一种崭新的宣传形式,登上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舞台,担负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使命。
四、 红色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分发挥红色教育资源的价值,通过对红色教育资源在广度和深度上的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其功能,充分发挥其价值。
(一)共同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日常性的参观实践活动
以集体或个人名义参观、瞻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以及把参观以上场所同入团、入党等活动结合起来,是目前各地开发利用红色教育资源的一项经常性的活动,是对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文献作品的制作
文献作品以其真实性和客观性,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如大型文献纪录片《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从2005年上半年开始,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各大中央媒体共同推出文献性栏目《永远的丰碑》,每天介绍一名党史人物。2005年适逢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作为纪念活动的一部分,《永远的丰碑》推出了它的子栏目《抗日英雄谱》,专门介绍为抗日战争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除共产党员外,还有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和民主派人士。2006年,值纪念建党85周年之际,《永远的丰碑》又推出了它的第二个子栏目《红色记忆》,每天介绍一个党史上的重大事件。《永远的丰碑》自推出以来引起广泛好评,许多中小学甚至大学都及时把它录下来,作为革命传统教育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三)“红色经典”的编创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相继创作了一批红色经典作品。“红色”意味着这些作品与人们坚定的革命理想和豪迈的战斗精神紧密联系,象征着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操,并带有一些理想主义的情怀。“经典”则意味着这些作品本身的不可超越,它必然是经得住时间考验、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它们不会因为历史的变迁而失去生命、失去意义。“红色经典”主要包括《义勇军进行曲》等10首红色经典歌曲,《青春之歌》等10部红色经典文学,《烈火中永生》等10部红色经典电影,油画《开国大典》等10幅红色经典艺术作品。另外,“红色”题材的MTV、卡拉0K等新型大众娱乐方式的风靡,不仅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建设开通红色教育网站
“民族魂”网站被称为网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收录并介绍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而献身的民族英烈和人民楷模,共30余万名。“血铸中华”网站被称为网上的“中国革命纪念馆”,它以1840年至1949年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集中展现近代百余年间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奋斗历程。
目前,已有约3.7亿网友通过这两个网站瞻仰英烈事迹,向烈士献花并写下感人留言的网友,大部分是使用真实姓名,表达了虚拟世界的真实情感。“民族魂”、“血铸中华”已成为互联网上高举爱国主义的一面旗帜,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网上新平台。
广大青少年网友通过真名在网上为民族先烈先辈、为在抗冰救灾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们献花留言表达纪念。“网络公祭”活动也成为引导广大青少年了解近现代历史,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李康平.红色资源研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7,(6).
[3]刘争先.红色资源的价值及开发运用原则探析[J].当代经理人,2006,(21).
(责任编辑/石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