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2009-04-27 10:03
学理论·下 2009年2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意识课堂教学

许 湖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育存在着很多弊端,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时代呼唤教育的创新,而教育创新的主渠道是课堂,本文从课堂教学的角度阐述了教师怎样实施创新教育。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教育;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40-0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4—110—02

1.什么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着重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实施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才能真正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而要实施创新教育,需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的编写上体现创新性;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狠抓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当然还要积极营造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以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逐步提高。

2.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2.1优化教师的综合素质

苏联教育家杜勃罗百波夫曾说过,师生间最不幸的关系是学生对老师学问的怀疑。在知识、信息猛增的今天,“一本书主义”的教师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只有不断丰富教师的科学知识,提高文化素质,才容易与今天眼界开阔、知识面宽的学生交流并取得学生的信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宽厚的教育科学理论,还要懂得广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

教师精深的学问、友好的态度、高尚的情感、浓厚的教学兴趣、适当的情绪及合理的言行皆是学生观察、注意、模仿的对象。学生对教师产生认同感、钦佩感,才会激发他们求知欲望,形成健康的心理,完整的人格,以及良好的道德素质。

2.2明确创新教育的对象

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但是绝对不能认为创新教育就是拔尖,就是培养高科技人才。我国现在的教育体系基本上还是围绕着精英教育。精英教育是面向个别人,而创新教育是面对大众、面对所有人。尽管最后在科研和技术领域真正做出大的创新性成就的始终都是少数精英,但他们植根于普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大众土壤之上。所以,我们必须牢记创新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最终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每个人天生都有创新的潜质,开发这种潜质,发挥教育应当发挥的功能。

2.3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觉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就是说教师应当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思考、去分析、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占有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变被动接受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其思维,在合作探究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从而形成能力。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掌握的知识是最为牢固的,也是最不容易忘的。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热情,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是无论如何也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这就需要教师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多多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必须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办法,并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要改变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的观念,转变“高分+听话=好学生”的传统人才评价标准。只有真正改变观念,才能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教学中采用“问题解决法”、“过程考核法”等形式,开发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改革考试方法,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成果作为评价其学生成绩的主要依据。

2.4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鼓励、肯定,少批评、讽刺。要客观正确地对待善于“标新立异”的学生。对犯错误的学生要正确引导。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提出超常规思维的问题,这些学生可能特别活跃,甚至违反课堂纪律,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能简单的否定或者训斥,否则,很可能会扼杀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教师必须要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尊重学生。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觉得很有成就感,增强学习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答出让教师意想不到的答案,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或者答得不好,教师怒目相向,甚至加以嘲讽,那么不仅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会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遇到问题再也不敢回答了,束缚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课堂教学效果是失败的。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其内在的积极性。要让学生觉得自己行,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人的思维会特别活跃,容易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表现在课堂上是敢于向老师挑战,发表和老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敢于向书本挑战,否定或质疑权威人士的结论。这些学生不“唯书”、不“唯师”,这正是我们要培养的敢于怀疑、追求真知的科学精神。教学中要提倡师生平等,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建立起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合作学习的新型教学关系。

2.5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只会停留在表层;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获得的。因此,在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多方位探索后逐步形成了以情境与活动为载体,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旋律的创新教学模式,让每一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基本动力,是创造的萌芽。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大部分学生不善于提问题,不会提问题,不敢提问题。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必须用充足的时间去设计问题和解释问题,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诱导学生用不同方式组合思考。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从而有效地萌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可以采取下面两种方式:第一是教学中创造机会并提供时间给学生发问。在初次接触教材时鼓励学生发问,在深入学习时诱导学生提问,教学结束时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质疑。第二是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学生的水平不一,对有创新的学生应给予肯定。在教学中可有意设计一些矛盾或引出不同见解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甚至争议,使其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

2.6注重对学生因材施教

每个人因各种原因都有着独特的个性。个性是在一定的生理素质基础上和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发展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开拓、进取和竞争意识。良好个性发展的特征之一是创造性的发展。教学对学生有一个最基本的共同的要求,但是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给学生一片自由发展的空间。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要实行有差异的教育,求得差异的发展,要按各种方法共同前进。在教学中实行有区别的教学,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总之,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教师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积极推进创新教育,用一切有效的形式和方法调动学生发展的内在积极性,全面推进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探析[J]. 教育艺术在线,2008,(7):85.

[2]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创新思维[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138.

[3]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中国电力教育,2008: 355.

Creative Education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XU Hu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education exists a lot of irregularities, can't adapt the need of the ages nowadays, the ages calls the educational innovation, but educate the creative main outlet is a classroom, this text elaborated the teacher how carry out the creative education from the angle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classroom teaching; creative education; creative consciousness

(责任编辑/王丽君)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创新意识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