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混沌论探讨

2009-04-26 04:04胡加圣
外语学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语用学

胡加圣

提 要:基于对混沌论/复杂论和语用学的基本观点和观察,本文提出语用混沌论观点,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分析语言使用中的力动力场的存在及其对语用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语用学;混沌论;力动力场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09)02-0078-5

On the Pragmatic Chaos

HuJia-sheng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China)

On the basic view and observation of chaos,complexity and pragmatics,a viewpoint of pragmatic chaos is presented in this essay,and on that basis, the existence of (pragmatic) force dynamic field and its influence in the pragmatic usage of language are also analyzed.

Key words: the Pragmatics; Chaos theory; (pragmatic) force dynamic field

1 引言

混沌论是关于系统从有序突然变为无序状态的一种演化理论,是对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内在“随机过程”形成的途径、机制的研究(Connor-Linton 1995)。施策辛格说,20世纪科学将永远铭记的只有三件事,那就是相对论、量子论和混沌论。福特认为,混沌论是20世纪科学上的第三次革命。

本文拟从语用学、混沌论和语用力动力体系的角度入手,探讨语用混沌论的理论基础和语用力动力体系对于语用的影响及其哲学意义。

2 语用混沌论的理论基础

符号学、混沌论和语用学的有机契合形成了语用混沌论的理论基础。

混沌性是人类语言根本的属性。符号学揭示了生物存在的形式,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它研究一切存在(包括语言使用现象)的混沌性或者复杂性。我们可以利用符号学方法研究事件、现象和存在过程中语言符号关系呈现出的混沌现象。由于即时性或者内在随机性现象是混沌论的核心概念,符号学的核心就是意义的即时性,所以就本质上来说,混沌论和符号学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混沌论特别强调人类体验的动态性环境,这与语用学的研究强调动态语境中语言意义变化高度一致。这种符号混沌论将是研究个体交际(intrapersonal)和人际交往层面人类意义体系运动的有力工具,可以用来研究语言符号体系的复杂结构、动态吸引子(attractor),挖掘造成语言符号使用即时性混沌现象的根源,即顺应性、进化性和变异性过程等。作为符号学分支的语用学,也适合于用混沌论加以阐释。

混沌论认为,复杂系统产生事物运动轨道变化的随机性或者不可预测性。这种现象反映在语用学中有诸多表现。

Dik指出,语言学必须解决的规则系统之一,就是制约作为共同活动手段的言语交流的规则(即语用规则) (Dik 1978)。也就是说,语用是有规律的,表现在语用研究不得不利用各种语用原则来描述语用现象(Leech 1983:5)。这是路径锁定效应作用的结果。Grice提出语言交际的合作原则,后又遵循混沌论分叉和自相似性原则划分出次准则,诸如数量原则(分叉为两条次准则)、质量原则(分叉为两条次准则)、关系原则和方式原则(分叉为含4条次准则),解释会话活动过程中会话意义产生的机制(Grice 1975,1989)。根据Grice的说法,故意蔑视合作原则的一个准则会产生会话隐含意义。事实上,合作原则的两个或者数个准则可能同时被蔑视。此外,由于会话隐含意义是话语的特质,所以同一话语在不同语境中可能产生不同的言外意义。再者,会话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具有可推导性、可撤销性等,都表现了隐含意义的混沌性或者复杂性(Thomas 1995:55-86)。系统发生的分叉行为还体现在,以合作原则为基础,Leech提出了揭示间接语言产生现象和运作规律的礼貌原则,并且进一步分叉为策略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性准则和同情准则和珀力亚娜准则等(Leech 1983)。还有,Brown & Levinson提出以“面子”为轴心的礼貌理论(Brown & Levinson 1978, 1987)。主要表现在以面子语用原则为指导的积极面子15条语用策略、消极面子10条语用策略和15种间接性语用策略上。遗憾的是,这些语用策略未能囊括所有礼貌策略,没有办法被囊括其中的那些礼貌策略原则就处于混沌状况。然而,语用系统发挥了自组织性。正是因为礼貌原则存在不足,所以,Bousfield才专门论述了互动中不礼貌现象的实现机制,诸如斥责、拒绝承认有共同点、表现出冷漠、不同情、使用不合适的身份标记语、寻找不同点/回避一致性、使用禁忌语、说威胁/恐吓别人的话、嘲笑、强调自己的相对权利、明示他人的缺陷、通过人称代词的使用表明“你”“我”有别、挖苦、讽刺、拒绝等(Bousfield 2008)。Culpeper也列出一些故意实施不礼貌策略的基本语用原则:故意使用含糊/神秘的语言、关于使用含有使听话人不舒服的隐语/隐喻、间接暗示别人欠自己的、批评、阻止别人接话题、强迫别人转化社会角色、用提问的方式挑战听话人、怒吼等(Culpeper 1996)。遗憾的是,Bousfield列举了不礼貌策略的一些表现,但也无法穷尽不礼貌现象的所有表现形式。

由于语用现象的混沌性、复杂性、多维性,语用意义的推导不得不借助语境要素、语用推理、语用参数、语用频率来实现。

首先,我们不得不强调语境或者语用混沌的动态性。混沌论认为,一个动态开放系统中既包含确定性的子系统,也包含不确定的子系统。两个子系统在系统运动中相互作用、相互转换和影响,在系统内进行重组和调整,从而使系统产生随机和难以预测的现象。Thomas提出动态语用学这一概念,强调语用的动态研究,包括对于话语生成者传达意义和话语接受者理解意义的研究,该过程涉及到提供听话人和说话人之间的意义磋商以及话语语境和话语潜在意义之间的协调(Thomas 1995)。

其次,语用学各种原则或者准则的主要作用表现在语用推理中。语用推理反映了语言使用过程中语用意义的商讨性,即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严格按照规则,或者固定地按照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做出,而是在高度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来完成的。语用推理实现的基础是语用混沌进化连续体理论。这在语用学中有诸多表现。第一,Searle以言外之的、适从向和所表达心理状态为标准,将言语行为划分为5类: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和宣告类(Searle 1977)。他认为,话语可能同时实施主要言语行为和次要言语行为,从而导致了话语意义的模糊性或者多功能性。语言使用者可以利用话语具有的这种语用模糊性质实施语用模糊策略。至于语言使用者利用了间接还是直接的意义就要求参与交际者依赖语境来推导了。此外,Searle提出的5种类型的言语行为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也会形成直接或者间接意义。至于Searle列举6类标准的规约性间接请求句则有助于语言使用者毫不费力地推断出它们的言外之的属于哪一类间接语言方式(Searle 1979:36-39)。第二,Grice提出合作原则是众所周知的会话含义语用推理工具(Grice 1975)、Leech和Brown & Levinson提出的礼貌原则和面子礼貌策略实际上都是间接性语用意义推理的依据(Leech 1983, Brown & Levinson 1978/1987)。Horn提出的会话数量、关系两原则(Horn 1984)和Levinson提出的会话含义三原则(Levinson 1987:401-402)都试图探讨会话过程中会话含义语用推理的机制。Sperber & 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Sperber & Wilson 1986)则从认知角度对意义的明示推理交际机制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Leech认为,前提是语境的一部分,前提是“在说X时,说话人认为Y理所应当是真实的”(Leech 1981:287)。可以说,前提也是语用推理的手段。就指示词而言,语言使用者利用时间指示、人称指示、方位指示、定冠词的指示用法、篇章指示和社会指示的规约用法和偏离之间的变化来确定指示词语的具体语用意义。这个过程本身也需要语用推理的介入。为什么要语用推理,原因就在于语用意义具有混沌性或者随机性。

再次,语用过程是个非线性动态过程。变异性是语言使用具有的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Verschueren 2000)。为了描述或者界定语用现象的变异性造成的交际困难或者意义的不确定性,研究者不得不通过设定语用参数的办法。Searle为实施“许诺”这一行为明确了9个条件。然后,他进一步把这几个条件归纳为4类条件: 命题内容条件、准备条件、诚意条件和根本条件。它们被认为是做出许诺所必需满足的条件或者参数(Searle 1969:57-61)。间接性不仅是自然语言的特点之一,它还具有文化制约性,所以限定间接性语言的语用参数涉及到: 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社会距离”、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相对权势”、特定文化中的言语行为本身所固有的强加的绝对级别和权利与义务关系(Thomas 1995:124-133,何兆熊 2000:234-224)。语用学在解释语用意义产出的机制的时候利用了一定的语用参数界定意义的大致的混沌范围。

最后,语用频率反映了语用动态中的奇异吸引子所起的作用。当语用系统出现在一定的变化过程中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难以解释的奇异现象,其中“吸引子”代表了系统的稳定性,它对周围有吸引作用,系统只有大到吸引子附近才能够保持下来。语用频率恰恰反映了主要的语用规律性。一定的语用现象经常反复,就形成了相应的语用频率。各种规约性意义的确定或者语用原则及准则的确定就是典型的例子。语用频率的出现是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包括语言结构、语境和顺应过程中的突现因素)中得出灵活的、满足交际需要的结果(Verschueren 2000)。我们可以在新格莱斯语用原则中找到语用频率的表现。Horn提出了语用分工的理论,包含的常规关系观点揭示了客观世界的一种现实关系(Horn 1984)。常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语用推导的出发点,是理解会话含义的一种基点(何兆熊2000:170)。我们可以将常规关系视为语用现象表现的平均值构成的一个轴,其他“倾向于非常规意义理解”的变量为语用“涨落”,围绕着反映常规关系轴的变量。Levinson提出的会话含义机制以常规关系为支柱,以研究一般会话含义为核心(Levinson 1985)。他把数量原则视为最重要的,所以他花了不少时间探讨“等级数量含义”,即一个语言的等级由一组可以交替使用的语言成分构成,这些成分可以按照提供的信息强弱或者语义力度以线性顺序排列。这个等级具有按次序排列的词语集合的一般形式:。其中,从左到右的词语之间存在着语义蕴涵关系。其实,这就是Levinson提到的霍恩级差(Horn Scale),是语用频率的表象之一(Levinson 1987:407)。此外,Leech提出的语用游标概念,包括损—益、选择、间接三种游标理论,它们反映三类不同的语用频率规律或者语用级差(Leech 1983:123)。这三类级差也可以用作说明礼貌策略的语用频率。在语言中,几乎不存在什么对该语言社会中每个成员在每种交际场合各种交际目的都适用的规则。任何一种规则的适用性都表现为一种频率(陈松笒1999:92)。

3 语用力动力

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把语言看作是一个系统(索绪尔1980/1999)。作为现代系统论重要分支的混沌论认为,世界是复杂的关系作用体系。这个动态系统除了包含规则行为外,还包含无规则行为。这些无规则行为并不是经典科学认为的那样完全不重要或者是外在作用的结果,恰恰相反,它是系统自身固有的属性所表现出来的自组织能力的表现。对于动态系统来说,往往是这种无规则行为才是系统发展演变的真正动力,这种内在动力和来自环境外在干扰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力推动着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张公瑾 2005:57)。语用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具有混沌的特性,是有序和无序的统一。

维特根斯坦提出,语言使用首先是一种活动,是和其他行为举止编制在一起的活动,是“遵守规则”的游戏(维特根斯坦1996)。语用是游戏和游戏规则构成的系统,系统存在着各种力量的互动,意义源于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作用。各种语用互动力量构成了各种形态的语用互动力场,本文称之为“语用力动力场”。由于混沌是一种整体行为方式,所以对于语用力动力的研究只能够采用整体论的方法研究。

对于语言使用中的“力”关系的分析是言语交际事件概念化意义构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力动力模型是“使役”(causative)关系的抽象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各种作用力对语言交际参与者施加的影响和过程本身都被概念化(Talmy 1976, Croft & Cruse 2006)。影响语言使用的“力”可以是物理的、心理的或者社会的。物理力指某种物体所发出的力量。例如,The ball kept rolling along the beach这个句子暗示“某种”物理力的作用。心理力是指心理感受或者情感所造成的一种“力量”。例如,He refrained from closing the door中的refrained from+VP-ing暗示施事者内部具有严重的力的冲突。社会力指社会责任、义务等构成的一种动力或者约束力。在Shes got to go to the park和She gets to go to the park中,Got to +VP这一结构表示主语不想行动的愿望被一种外部力量所克服,因此她必须行动。Get to +VP的结构表达主语要行动的愿望没有受到外界的阻挡,因此她要行动。两个句子都表达了同样的结果状态,但它们的句法结构隐含导致该最终状态的不同社会力量。可见,力的图示结构与场景成分相互施加的力量有关。这些力量以吸引、排斥、禁止等形式出现(束定芳 2008:148-150)。

“力”动力还可以是“人际的互动”(束定芳ibid) 。“人际互动力动力”应当属于本文重点要论述的一个问题:语用力动力。语用力动力主要以语用力动力场的方式存在。

目前,语用学中意义形成理论的典范当首推Austin和 Searle提出的“言外行为”,即“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理论以及Grice 的会话含义理论(Leech 1983:x)。在图1中,Leech(1983:38)揭示了间接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构成的直接—间接言外之力、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动力关系,构成“言外之力”语用动力场。

1=初始状态(说话人S感到寒冷);2=中间状态(听话人H理解到说话人S意识到了寒冷);3=中间状态(听话人理解到了说话人S想要打开取暖器);4=终极状态(说话人感到了温暖);G=达到状态4的目标(获得了温暖);GPP=遵守礼貌原则的目标;GCP=遵守合作原则所要达到的目标;G=进一步目标(未确定);a=说话人提到了寒冷的事实;[b=说话人s告诉听话人h打开取暖器;b=说话人推测说话人s想让听话人h打开取暖器];c=听话人h打开取暖器的行动。

语用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理论上的分叉和自相似性,例如从古典格莱斯、新格莱斯到关联理论的发展就是如此。统观这些理论,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围绕着“关联”这个中轴运作的,其他诸如数量原则、质量原则或者准则等参数的出现都不过是围绕 “最佳关联”这个力动力轴上下波动,用来解释含义产生机制、揭示语用混沌实质或者特征的。会话含义理论基本上都是由一些规则和准则构成的。实际上,它们就是一个又一个相互制约或者补充的力量构成的语用动力场。

社会语用学中支配间接言语行为的基本语用参数,诸如权力关系、社会距离、要求大小以及权力与义务等,它们相互作用构成了语用社会互动力动力场,影响着语用意义或者言外之力。Spencer-Oatey划分出的5种权力:奖赏权力、强制权力、专家权力、合理/正当权力和参考权力(Spencer-Oatey 1992),可以视为语用中的“权力力动力场”。各种权力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着语用策略或者语言结构的选择。对于间接语言产生影响的力量参数的度量可能涉及到语境、信念、背景知识和言语交际的目的等构成的语用力场要素。此外,语言使用中的语用歧义和语用模糊可以视为典型的语用混沌、或者语用现象的不可预测性的具体表现,由语用间接不确定性或者语言的不完备性波动产生的作用力使然。值得注意的是,意义的确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意义不是既定的,而是由语言使用者构建的。意义的构建是一个基于相似性和可能性的假设—组建和不断试探的过程(Thomas 1995:203)。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语言使用者根据语境或者构建语境要素,推导话语的语用意义, 尤其是那些歧义词语或者语用模糊(Thomas 1995:203)。意义的建构过程正是力动力场内各种要素互动的结果。

最后,本文拟反思一下语用力动力场作用的环境:语境。语境本身就是一种场,即语用现象发生的动态场或环境,它是交际过程中参与者实现言语意义互动和语言表达得到理解的环境(Mey 2001:39)。

第一,语境的变化造成了语用意义的混沌性。正因为如此,语用学中意义的划分混沌而且复杂,但还是无法把意义明确地分类。例如,Thomas把意义划分为抽象意义和语境意义、话语意义和表达说话人意义的意图,最后她不得不强调互动是语用意义产生的原因(Thomas 1995)。Grice试图揭示听话人如何利用说话人的所言理解说话的言语意义/意图,或者利用表达出来的意思获取会话隐含意义的规律(Grice 1975)。然而,在会话隐含意义被划分为规约隐含意义、会话隐含意义之后,意义的进一步细分产生了“分不开,理还乱”的混沌效果。所以,Yule又把会话隐含意义划分为会话隐含意义、一般会话隐含意义、级差隐含意义、特殊会话隐含意义、规约隐含意义等(Yule 2000:40-45)。结果,这些类型的会话隐含意义之间常常出现界限模糊的情况。所以,语言使用者不得不借助“语用推理”来解决语用意义确定上的困难,而语用推理的可靠性总是令人怀疑。Searle将言语行为划分为5类: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和宣告类。然而,类似inviting这样的言语行为该划入承诺类还是指令类存在着混沌状态。况且,在这5种类型的言语行为之间存在切换或者混沌现象(Mey 2001:119-122)。Austin提出施为行为假设(performative hypothesis) (Austin 1961)。Thomas将施为动词细分为元施为行为、仪式性施为、合作性施为、小组施为等(Thomas 1995)。这样划分后,她却发现,在这些分组范畴之间出现了难以抵挡的“范畴重叠”现象。许多仪式性施为行为同时也是合作性施为行为。(例如,I baptize you…) 某些合作性施为行为可能也可以归入“仪式性施为行为”的范畴内。(例如,bequeathing)。

第二,我们可以把一定语境中发生的语用交际过程比照为一个交流电力场中电流的运动。也就是说,语用力动力场的作用机制类似于电场内电流的运动(易仲良1997)。

总之,语境是语用力动力的作用场、语言意义赖以产生的环境。

4 结束语

语用意义的实现是通过一定的语境场中复杂和混沌系统内部和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本文把语用现象放在混沌/复杂的指导下,试图发掘语用混沌状态下各种语用要素构成的力动力场对于语用意义形成的作用。语用混沌论说明,语用发展是一个进化连续体。语用混沌现象反映了人类世界依赖语言生存的状况。

参考文献

陈嘉映. 语言哲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陈松笒. 语言变异研究[M].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刘森林. 语用策略[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束定芳. 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王 寅. 认知语言学[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维特根斯坦. 哲学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殷 杰 郭贵春. 哲学对话的新平台:科学语用学的元理论研究[M].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俞东明. 戏剧文本的语用研究[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1999.

易仲良. 语用学的方法和解释力[J]. 现代外语, 1996(1).

张公瑾 丁石庆. 混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5.

Austin, J.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Brown, G. & Levinson, S.C.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Bernardez, E. “Complexity and Self-regulation Processes in Language”[Z]. Paper Presented at eh ESSE Conference, Glasgow, September, 1995.

Bousfield, D. Impoliteness in Interaction[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8.

Bowers, R.Mountains are not Cones[A].in J. Atlatis (ed.).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C].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0

Croft, W. & Cruse, D. Cognitive Linguistics[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Connor-Linton J.Complexity,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Z].Paper Presented at eh 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March, 1995.

Dike, S.C. Functional Grammar[A]. North-Holland Linguistic Series 37[C]. Amsterdam: North-Holland,1978.

Leech, N.L.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1983.

Levinson, S.C. Pragmatics[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Martinich, A.P.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C]. OUP, 1985.

Mey, J.L.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2001.

Searle, J. Pierce, Charles Sander. Guide to Literature Theory and Criticism[C]. Baltimore and London: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560.

Searle, J.L.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Searle, J.L.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Thomas, J.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1995.

Peirce, c. Collected Papers of Charles Pierce in Eight Volumes[Z]. Eds: A. Burke, C. Harshorne and P. Weis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1.

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Edward Publishers Ltd, 2000.

收稿日期:2008-10-22

【责任编辑 王松鹤】

猜你喜欢
语用学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模糊语的交际功能
让熟语教学插上“语用学”的翅膀
陕北民歌语用视角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从语用视角看网络新闻评论语言
关联理论与翻译
浅谈语用学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语用学浅论
その時的语用学分析以及译法
语用视野下的阅读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