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华
现在中考现代文阅读都是课外阅读,所占分数还很多,是学生答题的难点,采分点学生很难把握。因此,复习阶段提高课外阅读能力训练是当务之急。
那么,在复习阶段应采取哪些思路对策,才能引导学生答好这类具有开放性特点的阅读题目呢?
一、在通读选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相当一部分考生不重视这一点,匆匆浏览一遍后就开始回答有关问题,结果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例如:2008年江苏省镇江市中考语文试题《生命的化妆》联系上下文,揣摩第(1)、(9)段中加点词语“化妆”的具体含义。①以化妆闻名:②生命的化妆:
这道题看似简单,要能圆满地回答也不易。不少考生只注意解释这两个词,往往不能联系上下文,因此答案不够准确,失分较多。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充分理解上下文的基础上,再去思考作答。这样答题才不会有失偏颇,才能归纳到位。
因此,在复习时要要求学生切记答题时不要凭想当然或者阅读的初步印象,阅读一篇课外阅读语段,概括中心是首先应该做的事,然后将问题回归原文,答题时要做到十二个字: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意思是理解词语的意思不要脱离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的含义不要脱离段落的中心,理解段落大意不要脱离文章的中心。
二、在阅读时最好运用“三读法”。
所谓“三读法”就是粗读:整体阅读,快速浏览,了解选文的内容梗概和整体思路,领会选文“写什么”; 看选文围绕中心有几个要点,几个要点之间是何关系,选文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展开的。这样,通过粗读,学生既可以把握要点及其关系,又能进一步深化对中心的理解,还能了解命题者出题的思路。
细读:先仔细阅读文后的题目,然后带着题目再进入选文,了解选文各段(各层次)的主要内容,明确本文“怎样写”;
精读:审查题目、定位阅读,筛选信息、对照比较、去粗存真,确定答案。当然,要引导学生把握好时间的分配。
三、筛选分析、摘要组织答案。
在下笔答题时要做到三步:第一步筛选。根据语境,通过上下文对材料的限制准确筛选有效信息;第二步分析摘要。根据试题要求认真分析思考,区分主次,权衡轻重,或紧缩摘引,或添加补全;第三步表述。
根据题目要求,对前面所做的分析按照答题“三诀”组织答案。答题的“三诀”是:1、摘取:直接摘取原文词句;2、概括:从原文语句中概括出关键词;3、整理:综合概括有关信息,用自己的话表述答案。这样在表达时就能做到答题时“脑中有中心,眼中有语境,笔下有关键词”。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注意新课程标准下的阅读评价机制。学生答题时,要把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渗透进去,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是不仅是阅读方式的更新,更应该是阅读理念的创新。
总之,只有读准信息,读准规律,读准意义,读准思想,这样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得到拓展,阅读质量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