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如何写出灵性

2009-04-23 08:12姚丹丹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灵性阅读作文

姚丹丹

摘要:学生在作文中缺乏灵性,这主要源于他们的文化积淀不深。让学生开启阅读之门,以健康丰厚的人文修养,开启灵性,调动灵性,改变评价,留住灵性。让学生在作文时灵性飞扬。

关键词:作文;阅读;生活;灵性

什么是作文的灵性呢?简而言之,灵性是一种才能,是学生特有的智慧和灵气的外化。在作文中呈现为能动的创新,具体、独特的表达方式。写作文时为什么缺少灵性呢?主要是学生缺少思想的深度,文化积淀不深。“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种“诗外”学诗的主张,实在是一种“过来人”最有见地的创作主张。教学生写作文,不如先从“诗外”入手,以健康丰厚的人文修养为基,写出作文的灵性。

一、激活灵性,使学生“心动”

要想激活写作的灵性,必须具备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来自哪里?古老而又唯一的答案——阅读。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写作时,头脑里存储的大量资料便如不竭之水滚滚而出,灵感也会随之而生。那么,阅读什么比较合适呢?我觉得阅读时应开启两扇窗:古诗词阅读之窗和经典作品阅读之窗。

1开启古诗词的阅读之窗

我国特有的唐诗、宋词被称为世界文学宝库的“艺术奇葩”。中华民族的语言精华集中、浓缩于其中。四声的抑扬顿挫,连绵词的回环响亮,叠音词的声情并茂,对偶句的节奏和谐……富于音乐性和形象感的语言特色,适合小学生的朗读、背诵。通过“口诵,心惟”的语感熏陶,渐染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有助于语言风格的形成。同时,古诗歌独特的艺术手段: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异彩纷呈、意蕴深沉的用典……这些创作的技巧,通过心灵的频频感应。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一种无形的积淀会慢慢形成。

在教学中,我注重从三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的阅读。其一,坚持两个“10”。两个“10”是指每天的语文课和第二节自习课,均找出10分钟背诵古诗。或个人背诵,或集体背诵。在朗读背诵中体会诗词的语言、韵律。其二,坚持一个“味”。一个“味”是指深入的玩味。在朗读中、背诵中,学生要逐渐理解诗的意境表达、思想感情的渗透等。其三,坚持一个“涂”。“涂”即写。感悟了诗词带来的或喜悦、或感伤、或悲壮……尚不够,还要鼓励学生“信手涂鸦”。既是“信手”,写作中就要有宽松的环境。可以对古诗进行扩写,可以在文章中引用一句古诗词,可以用不同的古诗词概括要表达的东西。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自写诗词。

古诗词阅读的效果,在一次写雪的作文训练中显现出来。学生以往写雪,多是“鹅毛般的大雪从天上飘落下来”,或是“如棉絮、似柳花”等。而此次,却赋予了雪鲜活的面容。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写出雪的气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出壮观奇景的雪;“深夜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写出雪势之大

2开启经典作品阅读之窗

谈到经典作品,自然想到中外名著。但有的名著须在相应的年龄段看。如较多叙述心路历程、精神世界的就不适合小学生阅读。这里的经典是指适合并能为小学生接受的作品。阅读童话、寓言、科幻作品等唤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关心自然和生命。诵读散文、浅显的诗歌。感受语言的优美,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阅读成长历程、成长体会的作品,净化心灵,似同许多最有教养的人交谈。阅读科普类读物,体会科学的发展进程,篇章结构的严谨。

进行经典作品阅读时,我本着“无为”读书,“快乐”读书的原则,做到“三性的统一”。“三性”指的是趣味性、关联性、人文性。趣味性是前提。读有用的书一直是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心愿。然而很多教师、家长,总把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好书”强加给学生,不免流于一定的功利。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阅读的兴趣侧重点不同,阅读书目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自主选择。在自主阅读时,教师则为学生营造轻松的阅读氛围,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还要注意关联性。它是链接、协调课内、课外阅读关系的关键环节。因为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扩展。要课内带动课外,课外丰富课内,关联性也便凸显出来。人文性是本源。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然而教学中我们却有失偏颇,唯考是图,过多的注重他的工具性,忽视了人文性。阅读中不能以冷漠的知性分析取代动情的文本感受,而要在人文性、的指导下,体验人生、陶冶情操。事实上,人文性和工具性不是独立显现的。是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

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指出:“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所以,在经典阅读中,还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写作中的灵性,以便“投入和创造”。如一次作文写《“我”的成长》。有的学生采取童话形式写一棵小树的成长经历;有的学生采取讲故事形式,写出了逆境中求生存的境遇……

二、调动灵性,使学生“笔动”

调动灵性,是指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笔能力。“灵感”潜能人人都有,但能够被“触发”出来,并能够被有意识地“抓住”的却很少,这是灵性远离了一定的环境,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写作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以我手写我心,调动学生的灵性。

1体验生活,用心感受

灵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生活越丰富、实践越充分,则越有可能产生“灵感”。我们身边的生活如此地丰富多彩,而学生熟视无睹,作文时无话可说。这说明学生对生活缺乏发现、思考。所以,教师要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生活,教会他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怎么教呢?我运用了迁移法。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拥有了一定的积累,拥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就具备了读的“耕耘”。进而指导学生对所读之书进行深思精思,与生活经历相结合,运用到写作中去,达到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这就获得了“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包蕴的哲理,感悟到点滴小事中所映射出的精彩,逐渐使他们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和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灵。在作文《我多希望……》中,学生更多的关注身边的事物,并且有了自己的态度、观点。如浑河是否可以成为旅游资源,墙体广告的设计是属于“民族”的还是“世界”的,我们怎样做才是对父母的感恩……他们身边原本平淡无奇的小事都变得那么有味道了,眼中的世界变得更加精彩了。

2自由表达,放飞心灵

鲜活、丰富的生活体验,为写作提供了基础,但并不等于学生能写出好的作文。这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点拨学生表达欲,而不是喋喋不休地程序性的指导。我们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写作空间。即不受教材要求的限制。可以自主取材,自选内容,自拟题目。在教学中我分三个阶段进行训练。原始阶段,怎么想就怎么写。只要学生能动笔写,能写出来即可。提高阶段,渗透写作技巧。将写作手法运用于内容中,尝试写作时的布局谋篇、修辞表达。上升阶段,内容与写作技巧的有机结合。通过这三个阶段的训练,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手段和途径。如《小乌龟的泪》反映了母亲河——浑河的命运,倾注了小作者对家乡环境的关注和忧虑,从内容到写作手法让人为之耳目一新。

三、留住灵性,使学生“行动”

留住灵性,是指改变评价机制,创造各种条件,保持住学生已形成的写作的灵气,写作的才能。灵气的巩固绝非技术问题,他要求我们精心呵护,为学生铺设一道人文背景将灵性延续,因为灵性需要养分,灵性需要滋养。

1多些赏识,少些批评

作文批改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每篇作文优点不同,有的学生擅长用词、组句,有的学生善驾驭表达方式,有的学生以布局谋篇见佳,但不论是整体的优势,还是局部的优点,我们都应多给予赞美,留住写作兴趣。如果教师一味地以挑剔的眼光,指责的口气,把作文评得一无是处,学生会逐渐失去写作兴趣,认为写作是一件难以碰触的事。所以。用鼓励的评语保持学生的写作灵性,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手段。在作文点评中,无论是互评、自评、师评,我都及时发现每篇作文的精彩之处及时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2鼓励创作,及时展示

鼓励学生创作,让灵性在创作中延续、深化,是培养他们创作热情的必经之路。而为学生作品搭建展示平台,及时进行文章展示是激发学生创作的重要保障。《浪花点点》是我班主办的文学专刊,一些优秀的作文便在这里得到展示。因此,每次作文,学生都能认真对待,师生共同选出一些较好的作品,在《浪花点点》上发表。我还注意把握住每次征文的机会,推荐佳作参与评选。每次获得名次,对学生都是一种有形的鼓励,无形的鼓舞。同时,每周评选出一名“周佳作之星”,每月评选出“月佳作之星”,这一做法,推动了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开启阅读之门,将灵性植根于真实生活的土壤,置身于独具特色的文化环境中,写作时就能情动于衷,文发于外,我们在学生的作文中就会深切地感受到那汩汩流淌着的生命灵性。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灵性阅读作文
荷品
装入瓶子里的灵性
新材料作文“保持灵性”写作导引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道不远人楼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