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与分析

2009-04-23 02:31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书籍课外阅读教师

黄 芳

一、调查背景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好处是众所周知的。它可以巩固学生课内阅读的成果,扩大阅读领域,提高阅读能力,锻炼其思维,陶冶其品德。课外阅读是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可以让学生直接接受书中的知识,又可以从艺术鉴赏的角度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培养他们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课外阅读如此重要,实际情况又如何呢?笔者在上课的过程中就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在上课时生发一下,如说说一些作品中的人物,一些名言、警句,甚至一些很简单的谚语、成语,往往说出一部分,叫学生续说,但大多数情况是令人尴尬的,台下是一片鸦雀无声。而与此相反的是,在上自习课或副课(语数外之外的课)时,常有学生因看课外书而被老师没收。翻看那些书,大多是粗制滥造的武侠书、魔幻书、言情书。在课余时间,也经常有学生问我他们该看什么书,并请我给他们开一些适合他们看的课外书的清单。由此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

二、调查过程

随机抽取预备年级40名学生,初一年级40名学生,初二年级80名学生,初三年级40名学生,共计200名学生作为本调查研究的对象。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到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课外阅读的目的或动机、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书籍的类别、影响课外阅读的因素五个方面十八项内容。2008年12月7日实施问卷调查,从获取调查资料到整理并进行统计处理,共历时五天。调查结果以表格形式呈现。

三、结果与分析

(一)、对课外阅读的认识

表1对课外书的理解

从表1可以看出认为课外书对学习有帮助的学生所占比例高达80%,绝大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理解是正确的。

表2是否喜欢阅读

表3如何看待课外阅读

从表2、表3可以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而且不喜欢阅读的几个学生恰恰就是语文成绩较差的。由此可见,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喜欢课外阅读成正比。而且,学生阅读时凭一时的兴趣的占三成,受时间限制的占六成。

由此可见,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存在不足。虽然大部分学生喜欢语文课,喜欢阅读,但受兴趣和时间的限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随意性较大。

(二)、阅读的目的或动机

表4阅读的目的

表4的有关数据表明,认为阅读能给自己带来益处的学生比较多,但凭兴趣占了一大半,借读书消遣所占的比例接近30%。预备、初一学生中因兴趣进行课外阅读的占多数,初二、初三学生中认为课外阅读可以提高语文成绩的占很大比例。

表5获取课外知识的方式

从表5可以看出,靠阅读书籍、报刊是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主要方式。

因此,有些学生阅读的目的不明确,好在书籍、报刊仍然是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主要方式。我们可以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大有文章可做。

但不容忽视的是,通过看电视获取课外知识的学生仍占半数。另外,网络阅读的学生也占了三成。

(三)、阅读的习惯

表6看书的同时进行其他活动

在进行阅读的同时,有近半数的学生进行其他的活动,说明阅读时不是专心致志,而是心不在焉。调查资料显示,年级越高,注意力越不集中。

表7看书遇到困难解决的方式

上表可以说明,有一半的学生能够采取查资料、请教的方式解决遇到的困难,但仍然有四成的学生采取放弃的态度,不求甚解,不想办法解决问题。

表8阅读一本好书后干什么

表8可以表明近半数的学生看完书后只是停留在和同学、父母或老师进行口头交流,能够学以致用,马上能够做读书笔记和应用到习作中的学生不多。

表9读书时通常做的事情

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有三成学生进行摘抄或在书上圈点批画,仍然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在泛泛而读,没有进行必要的摘抄或圈点批画。

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够好,具体体现在阅读不专心,不知道想方设法解决遇到的困难,不能够学以至用和做必要的摘抄或圈点批画。

(四)阅读书籍的类别

表10经常看的书籍类别

表11课外阅读书籍的类别

从表10、表11可以看出,文学类书籍是学生主要的阅读方向,其次是故事类和历史类书籍,传记类作品也是学生重点阅读的内容,学习辅导类书籍学生关注程度仅有不到30%。说明学生开始关注的面越来越广,所涉猎的点也越来越多,他们已把目光的触角伸到了社会、人生这部百科全书,有了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相对女生而言,男生课外阅读的面更广。

表12学生最喜欢的10本书

在学生最喜欢的10本书中,名著仍然是学生阅读的主体。但阅读的方式大多以电视剧为主,有个别学生甚至还从网络游戏中了解名著。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也与阅读的实际需要之间有很大的差异,与他们喜欢的程度之间也有较大的距离。同时,学生对重要的杂志也十分喜欢。说明学生的阅读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五)影响课外阅读的因素

表13课余时间喜欢的活动

从学生课外时间分配来看,看书读报的比例略低于体育活动,远低于看电视和听音乐。

表14看书时对环境的要求

学生看书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比较高,绝大部分学生要求环境安静或比较安静。

表15一周内用于阅读的时间

表16自己拥有的课外书的数量

表15、16的数据表明,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比较紧张,阅读时间相对较少,除了有同学见缝插针看与名著有关电视剧外,大多数学生是放在假期中阅读,或在双休日老师要求做摘记时才阅读一些,其余情况阅读时间不足1小时。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学生没有书的比例较低。笔者进一步询问那些拥有课外书较多的学生,发现那些所谓二十本、四十本课外书中很多是作文选。

表17影响你课外阅读的人

从表17可以看出,在课外阅读时,学生受同学和老师的影响比较大。同时学生家长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过他们可能更看重课外阅读和语文成绩提高之间的关系吧。

表18是否希望学校安排课外阅读时间

大多数学生要求学校安排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但也有十个学生认为不需要学校安排阅读课。笔者进一步调查,这十个学生认为学校阅览室的图书资料太过陈旧,且内容涉及面不广,他们阅读的兴趣不大。

在调查问卷的最后,笔者请接受调查的学生说说自己对于课外阅读的见解和主张,并指出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但是,大部分学生空着没有写,即使写了也是不知所云。由此种种,我强烈地感受到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求,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学生在课外阅读诸多方面的无奈。

四、对策及建议

(一)、激发阅读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课外阅读收到明显实效,关键是唤起并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创设良好阅读氛围

笔者经常利用晨会课、班会课为学生吟诵一些优美的小品文,学生非常爱听。笔者还要求学生在阅读课上推荐他们读过的优秀文章,讲出推荐理由,并诵读其中最精彩或最优美的段落。这样,激起了学生对阅读的强烈欲望和热情。

2、尊重学生阅读自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家长要给学生提供独立的阅读空间,给学生真正的阅读权利,在一定范围内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不能硬性要求学生读名著。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阅读的兴趣是不一样的。只要是有益的东西,都要鼓励学生读。比如很多学生对大部头的经典文学作品不感兴趣,而惊异、生动、幽默、情节曲折的作品往往能抓住青少年的心。现在的很大一部分中学生喜欢看漫画,这时老师家长就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禁止,只要是健康的就放心地让学生去看去读。总之,老师家长要在“开卷有益”这一大前提下,不要太多的干预,让他们自主选择,愉快地读,津津有味地读,尽情体味自由阅读的乐趣,收益会更大。

3、积极创设各种有利条件

要给学生阅读的时间。教师也可以用每周一到两节课来作为阅读时间。相信很多语文老师都尝试过,但是都很难坚持到底。由此可见,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必须具有长远的目光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再有,要给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朱永新说:“在学校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与图书。学校提供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这个空间有软硬之分。软空间指的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宽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硬空间指的是一个学校应该要拥有一个好的图书室和阅览室。阅览室应及时更换杂志,每年更新一部分书籍。学校应对学生的阅读要求充分调查后再购进图书资料。

(二)、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中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学生过多地阅读内容繁杂、语言艰深的书籍,不仅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有损健康,而且因为无法理解,会养成看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坏习惯。因此,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读物时,要注意适合学生实际水平。

2.选择的书籍思想内容要正确健康,符合教育方针和时代的需要。学生识别能力差,我们一定要让他们阅读思想正确、健康的作品。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清是非的能力,让学生从思想上、感情上对一些低级庸俗的黄色书刊产生反感,坚决抛弃。另外,过多地揭露社会阴暗面的作品也不宜给学生阅读。

3.选择的书籍语言要生活活泼、规范。读物的语言文字应明白流畅、生动活泼,要规范,使学生学会用普通话,减少方言、土语和不规范语言的影响。

4.题材要广泛,体裁要多样。学生一般最喜爱阅读故事性强的故事书,教师除了帮助学生选择这类书外,还应介绍和鼓励学生读历史、地理故事、游记和各种科普读物、科学文艺读物,从小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三)、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相信很多学校都开设阅读课。但在阅读课上老师大都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往阅览室一赶,就不闻不问了。其实,这时是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最好时机。教师可在室内巡视,对学生进行指导;也可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

1.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相结合。

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加强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相互补充,相得益彰。首先要求学生精读,运用课内所学的阅读方法,采用圈划、批注、摘抄、编写读书提要、写心得体会等方法,对词语的理解可用代入法(把课文中的词义或积累的词义代入句中)、替换法(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查资料等,对问题的理解可用查异质疑法、带题求解法、接近或逆向联想法,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其次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博览,丰富和发展现有的书本知识。如学了朱自清的《背影》,老师可向学生推荐朱自清的散文,如《荷塘月色》,《绿》,让学生体味朱自清的语言风格。教师可提供一些网站,也可印发这些文章给学生阅读。大量阅读,在阅读中反复印证,扩大充实,才会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会于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课外阅读与听说写相结合。

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自己喜欢的名言,格言,俗语,片段,诗歌或摘抄,或做成卡片,把自己在阅读中深切的感悟写成日记,或读书心得体会,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也可通过墙报形式交流或集结装订成册,互相传阅。笔者一直有这样一个想法,让学生自己推荐喜欢的美文,并陈述推荐理由,然后由全班同学投票评选出最佳美文,编写成班级自编教材,由学生讲解赏析,讨论交流。这样的课外阅读就做得比较实,不再流于形式。学生的多种能力也能得到切实的提高。

3.课外阅读与班级活动相结合。

结合课外阅读,老师可设计一些相应的活动。如:“演讲比赛”、“文学知识竞赛”、“古诗文吟诵大赛”、"读书报告会"等,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读书的成功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学生学完宋词单元后,笔者设计了一个“(诗)词配画”的比赛。老师给出一幅画,请学生找出最符合画的意境的诗词,由学生评委评出优秀奖。在学习了戏剧单元及欧亨利小说后,笔者让学生课外阅读《最后一片长春藤叶》,以小组为单位,把它改编成戏剧并表演。学生热情高涨,不管是编还是演,都可圈可点。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时不一心二用,不听音乐,不吃东西,不把阅读当作消磨打发时间的娱乐活动。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完,不要只翻阅主要情节,不能只问谁是好人或坏人。对高年级学生还要提倡动笔,随时摘录,做好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

2.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注意把好词佳句,精彩片断分门别类地记下来,形式可以一拘一格,教师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检查学生读书笔记,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网络阅读的比例越来越高,这给教师阅读指导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也是广大语文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要没完没了地‘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阅读仿佛是一点火种,即使只是一点,只要时机适当,也足以点亮人们心中的那一盏灯。它把一个世界在孩子们面前打开,引领他们去体会,去感受,使他们在长大后拥有一颗颗丰富细腻的心灵。于漪老师说:“现代社会,人们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本领,学会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核心,因而,阅读能力也应放在首位。”因此,教师应该精心呵护心灵成长期的青少年们,禁锢课外阅读简直就是禁锢心灵。难以想象,一个只读课本的学生长大了会怎么样,至少他的心灵之河不会有丰沛的水源。所以,学生要力争读透几本适合自己的优秀书籍,奠定精神的底子,从而终身受益。

黄芳,上海高行中学教师,发表论文多篇。

猜你喜欢
书籍课外阅读教师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妙趣横生的伦敦书籍长椅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
秋天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