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的火花在教育中萌发

2009-04-23 02:31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心理情感

曹 鹃

情感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即,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当人们对外界事物持肯定态度时,就会产生爱、满意、愉快、尊敬等心理体验。反之,就会产生憎恨、不满意、不愉快,甚至痛苦、愤怒的心理体验。这些情感因素会对教学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知识的教育依赖于心理教育”,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激发、诱导、控制学生的情绪,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情感性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认识信息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交流过程,要求做到情感与理智的统一,情和知的结合。“一切停留在情感个性之外的知识,对主体来说只是假知识。”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早就明确提出了“教学的积极情感背景原则”,以原则的方式提出,强调了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语文教学就更是如此了。

二、情感是影响语文教学的重要因素

情感既要影响教师的教,也要影响学生的学。语文教学要讲究“情”和“趣”,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述,富有表情的朗读,幽默风趣的语言,紧贴课文内容的动作、手势,都会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引起共鸣,从而使教学活动充满热烈的情绪与浓厚的兴趣,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这样对提高课堂效益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地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成为信念,成为学生主现世界的一部分。”

三、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由此说明,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教学大纲的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情感品质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四、情感教育是语文学科自身特点的需要

语文科较其它学科更强调情感。我们翻开语文书,那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充满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对亲朋好友、对同志的真挚情感,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对英雄壮举的崇敬与赞扬。“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淡雅或委婉清丽或崇高悲壮的美感。”试想在教学这些作品的时候,仅仅是平淡的讲解,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岂能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岂能达到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和认知教育的双重目的。只有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情感的熏陶碰撞中,产生共鸣,融汇其中,方能达到心领神会的境地,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情感交流的作用是其它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

五、情感教育贯串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语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或理解、或感悟、或表达,都离不开情感的交流。如阅读教学,要求学生体会作者观点、感情。理解课文内容、思路,领会词句意义,欣赏语言的优美、精彩等,无不需要情感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其中尤其以朗读教学最为突出,要把无声的文字符号变为富有感情色彩的抑扬顿挫的语音,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受到直接的感染,激起情绪的共鸣。再如写作教学,属于语言表达的教学,就是指导学生用一定的语言和结构反映某种思想感情以使读者接受的活动。其实质就是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情感。从素材的采撷、谋篇布局到写景状物、人物塑造无不包涵着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且不说记叙文写作,要记人叙事,抒发作者对人和事的强烈感情;议论文写作,要引经据典,阐发作者的爱憎分明的观点;就是说明文写作,虽是对事物作客观介绍、平实地说明,但也要对被说明事物作一定的评价和褒贬,也有作者情感的流露。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同样也伴随着种种情感活动,感悟愈多,体会愈深,知之愈多。

情感传递是语文科的特点之一,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应该得到重视和强调。那么如何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呢?笔者认为,主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

一、设置切合实际的情感目标,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前提

情感目标的设置直接关系到情感教育的成败,是正确、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的前提。所谓切合实际,就是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二是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有位教师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设置的情感目标为: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合作,顽强进取,乐观不懈的人格品质。这个情感目标符合大纲要求,学生学习文言文主要是识记、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不作过高要求。切合学生实际,因为这篇课文安排在六年级下册,学生初次接触,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教师的点拨,克服了一个个困难,顺利地迈过了初学的门坎,由此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了乐观进取的精神。

二、创设紧扣课文的教学情境,是实施情感教育的条件

情感本身就具有情境性,情感教育离不开一定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对于语文科来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能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从而形成的心理气氛,防止产生消极的心理气氛,有助于实施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可结合课文内容,利用视听手段:如录音、录像、图片、幻灯等,有条件的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来创设教学所需要的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中,让学生如临其境,在其中感染、熏陶,得到情感的体验,受到深刻的教育。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先根据课文内容制作了四幅(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投影图片,课堂上教师富有表情的朗读,再配上表现春天的音乐录音,随着朗读的进程,变换着投影片。此时,虽然时值初冬,窗外寒气飕飕,可教室里却春意融融,让学生仿佛进入了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赞美春天、赞美大自然之情油然而生。

三、营造主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实施情感教育的保障

课堂气氛,即课堂集体心理气氛是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心理环境,要想顺利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就必须以积极、健康的生动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作为保障。那么,怎样营造有利于情感教育的课堂气氛呢?首先,要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必须先“用情”,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激情,不能带着消极情绪进课堂,以良好情绪去影响学生,使之产生良好的心理气氛。第二,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对老师的情感转移到所教的学科上来。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间心理沟通,产生情感共鸣,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第三,适时地控制好学生的情绪。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心理因素常常处于前沿地位,牵着学生行为,影响着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适时地调控好学生的情绪,既不能让学生情绪过高,又不能让他们心理受到压抑,应保持在最佳的心理状态。第四,情感教育与课堂气氛是相辅相承的,相互促进的,好的课堂气氛会使情感教育更成功,成功的情感教育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气氛。

四、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关键

课堂上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靠浯言来完成的。语文教师既是语言教师,又是文学教师,对运用语言的能力要求就更高。不能正确地运用,或运用不好教学语言,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就不能正常进行,就不能成功地实施情感教育。因此,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会用普通话。因为普通话是规范化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感染力,更有利于表情达意。如教师朗读课时,使用方言土语,听起来不伦不类,十分别扭,又怎样正确表达作者的意思,情感从何而来呢?第二,教师的语言要符合情感教育的要求,那就是要鲜明生动,富有鼓动性、感染力,又不失幽默感,课堂上适当的幽默可以调节气氛,激发兴趣。第三,善于运用“体态语”,即通过动作表情与学生进行交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作教师的绝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可做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辅之以如象目光、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体态姿势,能使课讲得格外生动、形象,更有利于情感的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讲内容。如:教学《金钱的魔力》一文时,可用形象化的语言、变化的面部友情和逼真的动作,把店员托德的两副面孔、两种腔调摹仿得淋离尽致,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店员托德那种趋炎附势、专横跋扈的丑恶形象,就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影响实施情感教育的因素不仅限于以上几方面,还有如教师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学校的设备设施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方面,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这样,让学生在牢牢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极为丰富的深刻的情感教育,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健全人格品质的目的。

曹鹃,教师,现居甘肃通渭。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心理情感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情感
台上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心理小测试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