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贤
阅读能力的核心是阅读理解能力,只有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准确把握文章情感,才能够感受文章体裁特点,才能够揣摩文章表达之精妙。小学阶段,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材内容在选文上也有所变化。相对低中学段而言,高年级的选文呈现出内容较长、含义较深、体裁多元、表达方法丰富多样等特点。就阅读理解而言,其重点也由低中段的关键词语向重点语句过渡。可以说,理解重点语句对于那些含义深刻的文章来讲,是理解内容、把握情感的一把钥匙。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理解语句也有着这样的表述:“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下面的策略,同大家分享。
第一、铺陈递进——未谈理解先宜读
所谓铺陈,就是指对于难理解的语句,我们不宜先谈理解,而要在理解之前反复诵读,务求读准读通。比如《钓鱼的启示》最后一段话有这样几句“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因为翻译的缘故,这两句话句子长,很难找到中间停顿的地方。对于5年级的学生来说,把它们读通顺都很困难,理解起来就更有难度了。朱熹云:“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又云:“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子读书法》。)因此,在教学之初教者便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初读时,有哪些句子不大好读?让学生把文中难以读准确、读通顺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然后,通过指名自由读、检查读、齐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把这些句子读准确、通顺。
在读准确、读通顺的基础上,才能够理解到位,这就是递进。递进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边读边思”和“边议边读”。在第二课时具体理解这些语句时,还是这样提出问题:课文倒数第二自然段有些句子不好理解,读一读,把你认为有深刻含义的句子画下来,想一想句子的意思。这样提出要求目的还是要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含义,与前面不同的是,这一步骤强调“读思结合”、“且读且思”。既然要思考,此处就宜以默读为主。
在交流体会的过程中要“读议结合、且读且议”,一边讨论,一边还要读句。这样,这些具有深刻含义的经典语句一节课就要反复出现十几次,每个学生至少读了十几次。所谓熟读成诵,这些经典的句子在反复诵读之下已经深深印在学生头脑之中了。即便还有个别学生对句子的含义不十分理解,相信随着阅历的增长,理解句子也许只在不经意之间了。
由此可见,反复诵读是理解重点语句的前提。
第二,品味涵泳——关键词语未宜忽
一些课堂上,对于重点语句的教学往往存在以下的误区:忽视品味语言,直入文章情感。脱离文本语言,空谈思想道德;轻视自主学习,一味牵引灌输。这样的理解是空泛而乏味的,其结果只能流于形式。
曾国藩在给儿子的家书中说:“涵泳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善读书者,须视书,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庶可得之于意之表。”(见曾国藩《谕纪泽》。)也就是说,要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必须如“雨润花”、“渠溉稻”一般,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之中,在语言文字中寻觅。“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继而方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 品味涵泳可以从关键字入手。在古诗文教学中,尤其要注重这样的涵泳。比如《为人民服务》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句,就要理解“固”、“或”、“于”的意思,然后再体会句子中的比喻意,然后才可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再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中的“烟花三月”、“西辞”固然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而“孤帆”的“孤”,“碧空尽”的“尽”,还有“唯见”的“唯”更是字字珠玑,不解其意便难悟其情。
2.品味涵泳可以从品味语言质疑问难入手。《钓鱼的启示》有这样一句话:“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只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学生读到这里便会产生疑问:在人生旅途中怎么会遇到鱼呢?而且还不只一次?为什么“鱼”要加上引号呢?这是真正的鱼吗?如果不是,指的会是什么呢?引导学生针对这些疑问进行思考,联系上下文解疑答惑。
3.品味涵泳还可以从比较辨析入手。《十六年前的回忆》写到父亲在危险的局势下坚持工作,“不知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理解这一语句,我们可以抓住“含糊”与前文中的“慈爱”、“有问必答”来比较辨析,从而体会李大钊对革命工作负责的态度。
其实,无论是什么方法,都离不开语句中具体的词语。抓住了重点语句中的词语,就拿到了破解句意的钥匙。这是理解重点语句的关键。
第三,旁敲侧击——引得源头活水来
有些重点语句因为文章自身的关系,如体裁、写作时间、背景等因素,即使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了表面的意思,也比较难理解其背后蕴涵的深刻道理或真挚情感。这就需要我们采取迂回战术,旁敲侧击,运用多种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
还是以《为人民服务》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句为例,在抓住关键词理解了表面意思后,学生可能会理解到“人应该做对别人有用的人,应该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这样生或者死才有意义”。然而,这一理解仍然是浅薄的,表层的。此时,我们可以从其他语句入手,迂回包抄,首先联系课文举例:张思德为了人民的解放参加了红军,当过班长,后来服从组织安排又当了普通士兵,可他毫无怨言,仍然勤恳工作直到牺牲。他的一生就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彻底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的死就是比泰山还重。
因为张思德这个人物离学生比较远,学生的理解还是缺乏感性认识。这时,需要再次采取旁敲侧击的方法,从侧面抓突破点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人物来交流,我们还知道哪些人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比如抗震救灾中牺牲的人们,比如孔繁森、焦裕禄等。还可以进一步引入臧克家写的《有的人》这首诗,使学生清楚“那些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虽然死了,但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十六年前的回忆》描写法庭上的李大钊“非常镇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理解了这句话就理解了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的一切行动的根源。如何理解呢?仅仅从字面上来看,理解为他的心被革命必胜的信念占据着就很难有说服力。因此,我们可以将孩子引回到文本当中去,联系其他语句“旁敲侧击”。从“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可以看出,李大钊的不屈不挠,是因为心中“有伟大力量”。敌人“重重地拍惊堂木”、“怒气冲冲地”、“狠狠地拍了几下”。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李大钊“非常安定,非常沉着”,并以此鼓励亲人,使“我”由紧张哭喊变得机智勇敢。这也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还可以出示李大钊临刑前所说的话:“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这样,学生对课文中语句的体会,对这个人物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
要做到旁敲侧击,作为教师要拥有丰富的资料,更应该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此种方法,并形成一种读书习惯——“授之以渔”。
第四,回环往复——循序渐进识斯真
所有意义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要经历一个理解的过程。回顾前面几个方面,我们可以总结出理解重点语句的一般过程:
找到重点语句读准确、读通顺。
抓住关键处引导交流,初步体会。
结合词语及文本相关段落深入理解。
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延伸。
回归重点语句诵读积累,升华体验。
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理解重点语句并不是简单的直线的流程。这个过程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规律发展变化的,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某一句话的理解总是要由语句出发——读准读通句子本身的意思;然后联系文本的语境——回归对这句话的理解;联系生活情境——回归对这句话的理解。总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回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复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