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课程资源 让美术小课堂链接大社会

2009-04-21 09:45谢益红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3期
关键词:根雕泥人泥塑

谢益红

一、缘由:来自美术课的灵感

去年,好想为一堂自编美术创新教材《水果拼盘》配上一段厨师现场制作水果拼盘的录像或现场制作拼盘的展示图,通过热心人介绍,笔者幸运地联系上了嵊州市某宾馆最好的大厨师。当笔者和同伴拎着一大袋水果,带着录像机、摄像机匆匆赶到,大厨师早已穿戴整齐候在那儿,总管正拿出宾馆备用的蔬果等待……心中不觉有份感动。对着摄像镜头,大厨师略显紧张又很兴奋地做着水果拼盘,并不时配合我们的需要停下拍个特写……看着大厨师蛮认真的样子和他手中越来越精美的水果拼盘,总觉手中的所有的摄像、照片难以摄入自己当时的感受,脑海中忽然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师傅,能在你们宾馆不是最忙的时候,邀请您到我们学校为孩子们作现场展示吗?师傅怔了一下,非常乐意地点点头……

二、引智:名厨课堂献艺

在嵊州市新课程教改巡礼美术课课堂展示中,在去上海建襄小学的美术课交流展示中:孩子们头戴厨师帽,身系围裙,手戴一次性手套,围着一圈长长的桌子兴奋不已,他们身边满是各种水果、盘子、装饰物……相关水果的知识使孩子们大开眼界,屏幕上精美、有趣的水果拼盘令孩子们大饱眼福,厨师拼盘才能展示的精彩片段令孩子们跃跃欲试,一会儿,孩子们的手快乐地张罗着,笑容洋溢并传递在每个孩子的脸上,笔者不禁感叹相隔千里的孩子们对该课的喜好程度居然有惊人的相似!只是这次不同的是笔者还是从宾馆请到了一位胖乎乎的大厨师,请他在课堂中协助老师现场操作指导和讲评。因为时间的制约,制作水果拼盘的演示过程运用了录像剪切片段和精彩图片展示。身着便装笑容满面的师傅夹在学生、听课教师中感受着美术课带来的快乐,当孩子们大显身手时,大厨师也忘情地离开位置和老师一起指点孩子们做这试那(笔者没使他立即暴露身份,因为担心让孩子们过早知道他的到来会过于兴奋而挤破课堂40分钟的束缚,也担心师傅的纯成人“艺术”技术指导会扰乱孩子们的童心,影响他们作品童真童趣的展示)。当一个个水果拼盘在“小厨师们”手中纷纷呈现时,孩子们亟不可待地开始挑选那些最具吸引力的水果拼盘,这时大厨师也以厨师身份正式亮相,现场参与挑选、品尝与讲评。当孩子们知道真正的大厨师就在眼前时,那股兴奋劲就别提了:

“叔叔,你真的是大厨师?”

“叔叔,怪不得你刚才做得这么棒!”

“看看我们做的香蕉船这样?”

“尝尝我们的‘快乐的小猪!”

大厨师不由地说:“我做过很多精美的水果拼盘,但真没见过这么好看、有趣、富有想象力的水果拼盘!”

“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财富……”教师、大小厨师合力打造的大“拼盘”令孩子们兴趣盎然;大厨师的肯定令孩子们满脸自信。大小厨师其乐融融的精彩场面永远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中!

三、链接:异国案例的启示

在参加省级培训中,笔者有幸听到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美术教育界知名教育专家钱初熹在讲座中提到日本、美国等美术教学中教育与生活接轨的普遍现象,还观看了她从日本带回的录像片段——民间艺人参与学校教学的实例:民间艺人(高级木偶制作师)回母校为孩子们表演木偶戏,展示木偶制作方法,和孩子们一起以活动形式研究制作木偶、帮助孩子们以各种表演形式展示他们尝试制作的木偶……

四、攀亲:名家课堂展示

的确,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挖掘教育、教学课程资源。寻求学校艺术教育与艺术生活的结合点,根据教学所需选择并邀请社会上与艺术教育有关的人士捐“智”助学,使课堂与社会链接,让孩子们的知识与生活接轨以获得更多的艺术生活体验。

学校拥有百年历史,校友中人才辈出,各种学者、名家众多,有效挖掘、利用校友“智”力资源,是很值得研究的内容。嵊州的泥塑、根雕等民间艺术在省内外甚至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因此很多有影响的民间艺术家也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偶像”。今年4月,我校学科教学曾结合美术活动,邀请到了校友浙江省民间艺术大师进课堂,市泥人宓研究所所长宓风光伯伯为孩子们现场作泥塑造型展示。对于孩子眼中“大艺术家”的到来,更因为是校友,孩子们感到特别亲切与激动,通过与宓伯伯的互动交流,孩子们了解到:宓伯伯小时同样就读于鹿山小学,因为受到美术老师的表扬使他喜欢上了美术,从此走上了艺术之路。通过课件,孩子们更深了解了校友宓伯伯:他自幼学艺,博采众长,精于雕刻,擅长毛笔速写肖像画,专攻泥塑,被誉为“浙江泥人”创始人,众多作品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展出。当孩子们欣赏到他的代表作《中国戏剧百脸谱》时都感到惊奇不已,于是宓伯伯的现场泥塑造型展示就显得更有吸引力:由学生命题,揉、搓、粘、刻仅5分钟时间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鹿在孩子们热烈的掌声中诞生!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而捐“智”助学能更好的让孩子们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搏取众长,展示自我。

2006年的一个星期天,是我校8名小美术爱好者最难忘的日子,因为他们极其幸运地由他们的宓伯伯推荐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快乐体验”栏目《捏泥人》《学根雕》节目的拍摄。4月5日、6月8日孩子们参加拍摄的活动《捏泥人》《学根雕》居然在CCTV少儿频道“快乐体验”节目中闪亮登场!全校34个班2000多名孩子在电视机前一起分享快乐。孩子们还清楚地记得,他们分组走访在嵊州市文化艺术村里工作的“浙江泥人”创始人、校友宓伯伯和根雕工作室的根雕艺人们。在宓伯伯的工作室里,孩子们没有找到他,却发现工作室陈列的数以千记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这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并引起孩子们强烈的表现欲望。几经周折,孩子们终于在老城隍庙找到了正在创作的这位泥塑大师,在强烈好奇心的作用下,他们拜师学艺:宓伯伯不光捏泥人给他们看,还手把手地教他们,着实让这些孩子们过了把泥塑瘾!“师傅”还给孩子们规定了一个“环保”的题目考验大家的创造力,孩子们接受了挑战,于是“会飞的鸟窝”、“水上多功能垃圾桶”“不易污染的湖”“环保蜗牛”等有趣的泥塑作品渐渐也在“小徒弟”们手中呈现……

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感谢“快乐体验”节目组的编导给孩子们机会,使孩子们能有机会与全国电视机前的许许多多小朋友见面,使孩子们获得全新的另类体验;感谢这些“师傅”们对学校美术活动的支持,“学泥塑”、“做根雕”让孩子们学会了在生活中寻找艺术,在活动中增长才智;在体验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发掘潜能。感谢这些孩子们,因为他们的活动让我们醒悟了社会这个大学校里有很多的“贤能”之士可以或乐意捐“智”助学!

教育是属于学校的,也是属于社会的。让我们最大限度地利用、挖掘各种资源,得“才”助教、捐“智”助学!课堂不是封闭的,让我们携手架起课堂与社会间的桥梁,让孩子们的活动更丰富,课堂充满生命力!

猜你喜欢
根雕泥人泥塑
民间美术——泥塑
宋志浩作品赏析
胆大镇的泥人
浅谈幼儿园大班根雕活动的研发与实施
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有趣的根雕》
泥塑作业
胆大镇的泥人
根雕艺术品正逐步进入收藏领域
面馆惊魂
泥人章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