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友红 等
一年级消除“适应困惑”阳光教育活动:我是快乐之星
组织者:吴友红
阳光活动目标
以“我是快乐之星”为主题,通过“我让你,猜一猜;我对你,夸一夸;我和你,玩一玩”的活动和游戏的方式让儿童参与、互动,呈现孩子们的情绪与对周围人和事物的看法和感受,使老师在孩子的活动和游戏里了解孩子,并运用技巧协助孩子管理情绪、调整认知以及修正行为,使一年级的学生适应集体,乐于学习,乐于交往,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并喜欢小学生活,产生积极心理。
阳光活动过程
课前准备:
1.小朋友制作自己的名片。写上自己的姓名、外貌特点、性格脾气、兴趣爱好、心中的愿望等。
2.教师制作闪光小星星。
3.教师准备歌曲《找朋友》,儿歌《我们都是好朋友》。
一、我让你,猜一猜
1.教师引入:小朋友,我们大家已经相处了一段时间了,大家都是朋友了,有的还交上了好朋友呢!你的好朋友是谁呢?能和你的好朋友握握手,互相问声好吗?
2.互找朋友:《找朋友》音乐响起,大家围圈而坐,请三位小朋友随着音乐边跳边找好朋友,并彼此握手问好。以此轮换。
3.教师过渡:每位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你们了解你的好朋友吗?下面,老师来介绍小朋友自己制作的名片,你能猜出他(她)是谁吗?
4.教师神秘介绍,学生猜。猜出后热烈鼓掌并积极评价。
(让学生初步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同学的特点,初步了解同学,使自己尽快地与同学成为好朋友,从而喜欢集体,乐于交往。)
二、我对你,夸一夸
1.教师引入:看来,小朋友还真了解你的好朋友。那么,你的好朋友有哪些优点呢?你能夸一夸吗?(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夸赞:学习、生活、劳动、性格、品德等方面,并简单地说说理由。)
2.优点大放送:小朋友介绍优点,老师为他(她)贴上金色闪光的小星星。
(开展夸一夸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共同进步。孩子在欣赏自己与他人的长处中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
3.采访活动:采访被夸的小朋友,说说此时此刻心里的感受。再次感悟快乐。
三、我和你,玩一玩
1.教师引入:小朋友身上的很多优点都被你的朋友发现了,心里开心吗?今天,我还要请你们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好吗?玩什么呢?
2.齐背儿歌《影子》: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陪着我,就像我的好朋友。
3.与好朋友互相玩“踩影子”游戏。
4.交流“踩影子”游戏感受。
5.教师示范做“手影”游戏。
6.与好朋友互相玩“手影”游戏。看看谁玩出的“手影图案”最多。遇到好办法互相分享,遇到难题互相交流解决。
7.交流玩“手影”游戏的感受:你有好办法教给好朋友吗?好朋友呢?两个人一起玩开心吗?……
8.教师小结:是啊,好朋友在一起玩多快乐呀,有快乐一起分享,有难题一起解决,大家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就像一家人一样。你们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里,幸福快乐吗?
(游戏是孩子最自然的语言,也是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最好契机。借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互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四、大家一起念一念
1.教师引入:小朋友就像一群快乐的鸟儿在天空中飞,鱼儿在大海里游。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2.齐念儿歌:小鸟儿,成群飞。小鱼儿,成群游。小朋友,手拉手,排成队伍向前走。唱着歌,拍着手,我们都是好朋友。我们都是好朋友。
五、总结
今天,大家度过了快乐时光,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小朋友还能交到更多、更好的朋友,开心快乐地度过每一天,人人都能成为一名“快乐之星”。
二三年级消除“交往困惑”阳光教育活动:我不是最弱小的
组织者:俞竹华
阳光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我不是最弱小的》,激发班中弱小者的自信心,让其他学生认识到主动保护生活中的弱小者。
2.通过游戏,让学生接纳他人的长处,取长补短,理解他人,消除交往隔膜,教会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扬长避短。
阳光活动过程
一、小品引入
1.针对班级中存在的问题,编小品:
a.小红身材弱小,常常遭人欺负;
b.小明有外地口音,被人嘲笑;
c.小强学习差,没有朋友。
2.你是弱小者吗?看了小品,你想到了什么?
二、故事引导
1.讲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我不是最弱小的》,故事大意:一天,萨沙一家去美丽的森林玩。天忽然下起大雨。母亲认为萨沙最弱小,把雨衣给萨沙;萨沙认为自己“不是最弱小的”,用雨衣遮住了在风雨中摇曳的蔷薇花……
2.听了故事,你又想到了什么?
3.“观其行,闻其声,感其心”,你们能从萨沙的言行中读懂他的内心吗?(真正的强者就是能主动保护生活中的弱小者。)
三、游戏明理
1.明确游戏要求:眼罩、口罩、短绳,用的其他物品可以任意准备。
2.确定游戏程序。
a.按8人一组分组,在8人中规定有2个“盲人”,2个“无脚人”,2个“无手人”,1个“哑巴”,1个“向导”。
b.在角色完成分配后,要求“盲人”戴上眼罩,“哑巴”戴上口罩,“无脚人”捆绑双手。
3.游戏活动过程: 分工后,小组排好队,带到比赛的起点,让小组成员把所有的物品搬运到终点,风雨同行。
4.组织学生评价: 以用时最少者为胜。
5.游戏活动分享。
a.扮演“盲人”“无脚人”“无手人”“哑巴”的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分别有何感受?
b.扮演“向导”的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有何感受?
c.从游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交流分享
再一次演绎小品。
1.如果你是小红、小明、小强,你会怎么做?
a.小红身材弱小,加强身体锻炼;
b.小明有外地口音,苦练普通话;
c.小强学习差,没有朋友,刻苦学习,不懂就问。
……
2.如果你是他们的同学,你会怎么做?
a.小红身材弱小,遭人欺负,我去保护她;
b.小明有外地口音,被人嘲笑,我教他说普通话;
c.小强学习差,没有朋友,让我们一起去帮助他。
五、教师总结
这个世界需要理解、关心和爱。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坚定地对自己说:“我不是最弱小的。”同时,也要深深地明白,一个真正的人应该这样生活:让生活在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从你身上,从你的内心深处得到一点美好的东西。
四五年级消除“学业困惑”阳光教育活动:巧用金钥匙
组织者:缪 洁
阳光活动目标
进入小学中高段的学习后,要求学生记忆的学习内容将大量增加,学生在面对数科不同内容的背诵任务时,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帮助四五年级学生消除“学业困惑”,是为他们顺利进入背诵任务更重的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本次活动将帮助学生认识有意记忆的特点,掌握记忆的三种方法,即兴趣、理解、联想,从而提高记忆的效率,让学生把背诵、记忆变成快乐的事情。
阳光活动过程
一、游戏:丰盛的午餐
全部人围成一圈,从第一个开始说“今天我想吃AA”(AA为食物)。第二个接着说,“吃了AA,我还想吃BB”(BB为不同于AA的食物)。像这样一直传,每传一个人就必须重复前面的食物,另加一个新的食物。说错了就出局。
交流:1.请中途出局的同学讲讲:失败了心情怎么样?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了吗?愿意再次挑战自己吗?2.请坚持到最后的同学讲讲:你怎么记住前面这么多同学说的食物的?有什么经验?
教师引出:这个游戏告诉我们,记忆是有方法可循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几把记忆的金钥匙,并且学会运用它。
二、第一把金钥匙:兴趣
谁来说说你因为感兴趣而容易记住的内容?
(有同学能说出特别长或者特别难记的,例如歌词、外国人的名字等。)
由此可见,只要你对此感兴趣,你就会激发出记忆的潜能,甚至会把一些似乎不可能记住的东西记住,而且久久不会忘记。因此,当我们面对需要记忆的材料时,一定要先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尽可能让自己非常乐意地去记忆和背诵,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第二把金钥匙:理解
1.出示:1101191949,要求学生背一背。
2.出示:110、119、1949。
你发现了什么?原来这一长串数字是由一组组有意义的数字组成的,我们可以将几组数字的意义联系起来记忆,就比单纯死记这些数字有效也有趣多了。
3.归纳:理解便于记忆。
4.我们来实际运用一下:背一首古诗(教师讲意思,学生背诗句)。
5.指导:理解便于记忆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理解的前提就是要老师讲的时候你认真听,不懂就问,这样回家复习背诵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四、第三把金钥匙:联想
1.出示:057187982179。
这个怎么背?这里好像找不到有意义的数字组合呀?
2.将数字分成0571、8798、2179。
读读看,这几个数字读起来像什么意思?
3.出示: 0571(杭州区号)8798(不去酒吧)2179(儿要吃酒)。
4.归纳:这把金钥匙就是联想记忆。我们可以找到被记忆内容和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便于我们记忆。
5.练习:说说怎么记住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6.这把金钥匙具有很强的个性,同样的记忆内容,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无数种联想方法进行记忆。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打开记忆之门的三把金钥匙:兴趣、理解、联想。相信同学们在一种良好的心态下,在认真听讲的前提下,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下,一定会很好地使用它们,使自己的记忆力大大提高。
六年级消除“中小学衔接困惑”阳光教育活动:发现自我
组织者:杜琛晖
阳光活动目标
1.发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2.掌握“发现自我”的途径,尝试客观地发现自我。
3.初步学会客观、全面、发展地看待自己。
阳光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大西瓜、小西瓜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学生做两轮游戏。
第一轮:教师口令“大”,学生做出大西瓜的手势;教师口令“小”,学生做出小西瓜的手势。
第二轮:教师口令“大”,学生做出小西瓜的手势;教师口令“小”,学生做出大西瓜的手势。
二、我的手印——独一无二的我
在书本的空白处留下自己的手印,并与小组里的每个同学进行比较:手与手比较、手印与手印比较、手与手印比较。
思考:从刚才的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直觉的我——形容词检核表
学生参照形容词检核表,写下十句“我是一个XX的人”。
(写时不用作太多思考,凭直觉进行。)
四、照镜子——别人眼中的我
比较一下,“父亲眼中的我” “母亲眼中的我”“朋友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与“我眼中的我”是否一致?
五、超级模仿秀
规则: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学生在小组内模仿本班一位同学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等,让本小组的同学猜猜是班上哪位同学。
注意明确规则,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小结:发现自我的途径。
六、找问题
1.俊杰在小学时学习成绩优异、组织才能突出,升入六年级时被任命为班干部。尽管他尽心尽力地想当好这个班干部,可是同学们都不买他的账。为什么呢?原来,自从他当上班干部之后,总认为自己是全班最聪明、最优秀的一个,谁也比不上他,常常对其他同学指手划脚、发号使令。许多同学都不服气,根本不服他管,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坏,老师也开始不信任他。他因此很苦恼,心里烦透了!
俊杰在自我认识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自大)
2.小芳在小学时成绩一般,进入六年级后第一次考试,数学“亮了红灯”,小芳开始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进而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再看看自己的外表,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灰姑娘”了。
你认为小芳在自我认识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自卑)
七、结束活动
教师总结:一个人能否正确认识自己,将会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使人产生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要么自负、自傲、目中无人,认为成绩都是自己的,失败都是别人的错;要么自卑、自责、害怕见人,一切过失都是自己的无能所致。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利用多种途径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齐唱歌曲《小小的我》,结束活动。
七八九年级消除“青春前期困惑”阳光教育活动:美的享受
组织者:吴巧玲
阳光活动目标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主意识、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服饰审美观点,但学生的服饰审美观点往往来自电影电视明星、同伴效仿等,并不具备符合学生实际的审美情趣,本次教育活动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是非美丑辨别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让着装打扮大方得体、整洁美丽。
阳光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开场白
合:服饰服饰,美的展示。(在激情呼声中,主持人上场)
女:服饰是大众文化和民情的展示。
男:服饰是性格和情趣的体现。
女:俗话说“三分人才,七分打扮”。
男: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女:美的服饰像春天的花朵,点缀着五彩的生活。
男:美的服饰像动人的旋律,拨动着青春的心弦。
合:让我们走进美丽的世界,去明辨美,去发现美,去创造美!
二、欣赏小品《得体与不得体》
旁白:上初二的小明,今天穿了一件红花衬衣,一条黑色的水桶裤,一只耳朵上还戴了两个耳环。
场景一:小明家
小明中午回到家,妈妈看到他这一身打扮,气不打一处来,说他穿得像个小混混。小明跟妈妈顶撞起来,回击妈妈是个老古董,不懂时尚。这时,爸爸喝醉酒回家,醉眼昏花,竟把小明认作是自己的妻子。弄清原委后,对小明大打出手,小明一气之下冲出了家门。
场景二:学校里
小明的出现在教室引起了一阵骚动。大家议论纷纷,有认同、欣赏的;有反对、厌恶的。小明及他的赞成者,还和反对派们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小明反驳他们根本就不懂得美,不懂时尚,说这是今年流行的打扮。
男:谢谢刚才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中学生到底应该如何着装?怎样穿戴才能算服饰美?下面我就现场采访几位同学,请大家畅所欲言。
同学一:我认为中学生着装要大方得体,要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味地模仿他人,赶时髦,有时反而有损自己的美好形象。
同学二:我认为小明在服饰上追求美丽并没有错,但他错就错在没主见,看见别人怎样穿,自己就怎样穿,而不管自己穿了是不是美。
同学三:小明的穿着,主要是他崇拜球星马拉多纳,因此也像马拉多纳一样戴了两只耳环。其实,我们喜欢一个人,不应该单纯地去模仿他的外表,而应该学习他积极进取的精神。
男:真理越辨越明。中学生穿着打扮确实要大方得体,要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展示中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大家还记不记得《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关于服饰要求的一条呢?
全班:记得。
男:好!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朗读一遍吧!
合:穿戴整洁,朴素大方。头发干净整齐,不烫发、化妆、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女:同学们都很清楚中学生的着装要求。现在让我们进行一个有趣而轻松的活动:判判美不美。请大家针对一些服饰现象,做判断题(投影)
1.男同学留长发,美不美?(不美)
2.女同学留长指甲,美不美?(不美)
3.衣着朴素但整洁,美不美?(美)
4.穿拖鞋进教室,美不美?(不美)
5.穿裙子上体育课,美不美?(不美)
6.穿着整齐的校服,美不美?(美)
7.男同学戴耳环,美不美?(不美)
8.女同学浓妆艳抹,美不美?(不美)
9.头发整整齐齐,衣服干净,美不美?(美)
10.运动场上,合身的运动服,美不美?(美)
男: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
女:美丽的心灵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
合:我们在追求服饰美的同时,更要追求心灵美和外表美的统一。
三、欣赏小品《买鞋》
陈洁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原来的好友罗风。罗风穿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是在百货大楼花180元钱买的。陈洁回家后,妈妈高兴地告诉她,今天下午花50元钱,给她买了一双黑皮鞋,陈洁不高兴,吵着妈妈给她买一双和罗风一样的鞋子。
女:同学们刚才看了小品,都有所思,有所想,现在我现场采访几位同学,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同学一:我认为陈洁同学的做法是不对的,她妈妈才给她买了一双新鞋,她却硬要买另一双,这样就会造成浪费,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同学二:我觉得人不应该过多地追求外表的美,现在同学们是学知识、学文化的时候,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
同学三:人,最美的是心灵,我们追求美,要追求心灵的美。一个善良、正直、有才能的人,即使穿得再朴素,也会让人觉得他(她)高贵、美丽。
女:确实,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服饰美只有在心灵美的折射下才能发出同等的光辉。我们在追求服饰美的同时,更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陶冶高尚情操,求得外表美与心灵美的高度统一。
四、欣赏配乐朗诵《美的絮语》
(投影,学生配乐朗诵)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丽,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只有真才美,只有真才可爱;虚假永远无聊乏味,令人生厌。——布瓦洛
品质高尚的人,永远是年轻美丽的。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契诃夫
你们不见美貌的青年穿戴过分反而折损了他们的美么?你们不见山村妇女,穿着朴质无华的衣服反而比盛装的妇女美得多么?——达•芬奇
五、欣赏表演“中学生时装秀”
女:美,无处不在,
男:美,我们的毕生追求。
女:我们追求大方得体的服饰美。
男:我们更需要芬芳迷人的心灵美。
合:让我们做美的使者,穿出美的个性,美的气质,美的精神!
女:下面请欣赏我们自排自演的“中学生时装秀”。
一对对学生穿着整齐统一的校服、干净利索的运动装、轻松随意的休闲装等上台表演。
六、齐唱歌曲《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合:迈着轻盈的步子,伴随优美的旋律,我们的班会“中学生服饰美”即将结束,让我们高歌一曲《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赵 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