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军
内容提要:物质主义诱惑下道德失败的悲剧与人对于道德的发现是康拉德小说的两大主题,王松林《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紧紧抓住康拉德小说的伦理关怀,对康拉德创作的伦理背景、康拉德伦理观的形成机制以及康拉德的小说伦理观的艺术表现展开了充分论述,并多有新见,体现了一种学术创新精神。这是我国康拉德研究领域一部资料翔实、观点新颖、独具特色的力作。
关键词:康拉德《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伦理
大约在150多年前,英国著名作家、思想家卡莱尔写了一部名为《过去与现在》(Pastand Present,1843)的书,中国译者将书名意译为《文明的忧思》。这一译名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原著的思想精髓。因为在这部振聋发聩的文化批判著作中,卡莱尔对日不落帝国面临的整个社会道德沦丧、政治腐败和拜金主义思想给予批判的同时,也对物质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的伦理道德走向深表忧虑。恩格斯称这部涵盖文学、历史、哲学和道德修养各个层面的书是一本“动人心弦”的书。在很大意义上来说,康拉德的小说也正是这种“文明的忧思”的心灵写照。他的小说着重探讨两大主题:一是物质主义诱惑下人的“道德的失败”(moral fail-ure)的悲剧,二是面对道德的堕落人最终的“道德发现”或曰“良心发现”。因为这两大主题,康拉德的小说往往具有陀思妥耶夫斯式的浓郁悲剧色彩。
王松林教授《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紧紧抓住康拉德小说的伦理关怀,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出发,对康拉德创作的伦理背景、康拉德伦理观的形成机制以及康拉德的小说伦理观的艺术表现展开了充分的论述。这是目前我国康拉德研究领域一部资料翔实、观点新颖、独具特色的力作。
20世纪的康拉德研究的走向与不同时代的社会和批评思潮有关:20世纪40一50年代的研究主要以道德批评和心理分析批评为主;60-70年代以政治研究和女性主义批评为主;80年代后康拉德研究再掀高潮,以叙事学研究、文化批评、后殖民批评和新历史主义批评为主,研究成果反映了现当代文学批评的各种声音。在康拉德研究领域如何寻找突破口,如何凸显中国学者的研究特色,融入当代社会转型形势下中国学者的思考,本书在这些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在研究方法上,《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博采众长,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主要批评方法,吸纳社会历史批评、心理分析批评、后殖民批评和叙事学研究的成果,对康拉德的创作活动和创作成果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在研究路径上,作者以英国商船航海伦理为切入点,就康拉德小说的伦理观形成的机制展开了系统的探讨。研究方法的兼容并蓄和研究路径上的另辟蹊径,是本书有别于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显著特色。
这部著作体现了一种学术创新精神。作者在对康拉德作品的归类分析上,突破国内外传统的学术藩篱,大胆提出“城市小说”之说。传统上,研究者大多将康拉德的小说划分为“海洋小说”、“丛林小说”和“政治小说”三类,但是本书作者通过分析,大胆提出“城市小说”的概念,用“城市小说”取代了“政治小说”(王松林27)。可以看出,这一新概念的提出不是简单的概念替换,而是由于作者研究观念的更新所带来的对康拉德小说体系的新评价。在传统批评家看来,康拉德的“政治小说”描写的是卷入欧洲政治生活中人物的生活悲剧,如伦敦的无政府主义者或是沙俄专制下的小人物拉祖莫夫的政治命运等。然而,据本书作者考察,“城市小说”则可从伦理视域这一更高的层次统摄“政治小说”,将传统意义上人的政治活动场所(大都市如伦敦、巴黎、圣·彼得堡、萨拉科城等)纳入考察人类道德危机的场所。正是由于这一视角的变化,呈现在作者和读者面前的康拉德小说的整体格局有了重大改变,作者按照伦理主线勾勒出康拉德小说中“海洋”、“丛林”和“城市”三个世界之间的道德逻辑,认为“海洋”象征自然的力量,人在与暴虐的自然力量的搏斗中形成了维系人类生存关系的美德;“丛林”象征原始和荒蛮,表现西方殖民者在丛林法则掩盖下的道德堕落及弱肉强食的帝国伦理;“城市”是政治斗争的中心,更是物欲横流的道德场所,表现的是都市人虚伪、自私和道德虚无主义的一面。这样,作者就对康拉德小说在伦理结构上作出了一种新的阐发与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加以讨论,对一些重要的问题进行了全新的探讨。
本书的另一特色是从英国商船航海伦理的角度切入康拉德的作品,并藉此窥视康拉德小说伦理道德观的形成过程。作者认为,康拉德在《“水仙号”的黑水手》中认为艺术在根本上探究的“根本的、永恒的、本质的”东西就是人的良知,即人作为一种道德存在的基本伦理规范。这一规范与康拉德本人亲历的英国商船航海伦理传统密切相关,与航海相关的传统伦理道德吸引着康拉德。通过周详论证,作者提炼出康拉德小说内蕴的哲思:人是一种道德存在。这一结论不仅是可靠的,并且具有一种深刻与高远的意义。
《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脉络清晰,多有新发。作者依据扎实的文本分析,佐于可靠的史料和书信,对康拉德的三大类小说进行条分缕析。作者指出,康拉德是以英国商船航海伦理道德为基点来看待并描绘世界的。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他的小说大力弘扬与英国商船航海伦理相关的某些朴素而高贵的美德,诸如忠诚、责任、节制等;第二,他的小说充满了对上述这些人类美德在世纪之交面临崩溃的忧思;第三,他的小说在形式上和内容上恪守“忠诚”这一商船航海伦理的核心原则。作者进一步指出,康拉德小说的伦理观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激烈斗争中痛苦地显现出来的,因而具有相当的悲剧色彩。康拉德将人物置于极致的冲突和痛苦状态中来凸现人物的道德精神,这一做法具有极高的审美意义。通过其分析表明,康拉德的三大类小说呈现出一条清晰的以英国商船航海伦理为主线的发展脉络:由对英国商船航海伦理的倡导(“海洋小说”),到对这些美德在文明进展中面临丧失表现出的忧虑和批评(“丛林小说”),再到对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物质利益对个人道德的腐蚀的揭露并由此主张以忏悔之心来拯救自我(“城市小说”)。可以看出,康拉德的三大类小说呈现出“对美德的倡导——对美德丧失的忧思——对重建美德的呼唤”这一内在的逻辑关联。作者对康拉德小说中倡导的人之为人的基本道德准则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深刻地指出,坚守几条“简简单单的信念”,维护人仅存的“微乎其微的一点体面”,这正是康拉德小说中的道德精髓和博大的人文情怀,它们平凡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是康拉德为我们留下的超越历史时空的宝贵精神遗产。从作者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本人作为一位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独有的强烈的人文情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行文朴实晓畅。作者能娴熟地驾驭诸种文学批评理论,并灵活运用到批评实践之中,整部著作不乏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叙事学、结构主义等批评理念,却没有晦涩虚浮的学术术语堆砌。这体现了作者踏实的治学态度,我们赞赏并倡导这种融学术性和可读性为一体的文风。
当然,这部著作也有部分论述尚需进一步讨论。例如,对于“城市小说”的划分问题虽然颇有新意,但在理论上似乎缺乏充足依据。若是作者能结合现代主义有关“都市空间”的理论,再旁及其他欧洲现代主义作家小说中的地域变化,反观作为现代主义小说先驱的康拉德在其小说中超前的现代都市空间意识,那么有关“城市小说”概念的提出将会更有意义。
康拉德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牛津英国文学史》将他列为20世纪英国八大小说家之一,利维斯认为他的作品与简·奥斯汀、乔治·爱略特、亨利·詹姆斯、D,H_劳伦斯的作品一起构成了英国小说的“伟大传统”。国外对康拉德有非常全面深入的研究,但迄今为止国内还缺少对其小说的系统研究,尤其缺乏具有中国学者学术立场与批评特色的研究成果。王松林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完成的《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可以说弥补了国内康拉德研究的这一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