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莉 伍群文
合作备课是教师群体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时间、空间结构的规范和优化过程。有效的合作备课可以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提升,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合作备课的实效呢?笔者认为以下四个环节不可或缺。
一、强化个体初备
备课是每位教师必须遵循的教学常规之一,强化教师个体的最初备课是合作备课的基石。教师个体的初备,须强调传统的“两备”:一是备教材,即依据课程标准,注重文本的前后联系,备教学理念,备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备知识链接;二是备学生,即深入了解学生,摸清学情,既研究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等智力因素,又研究学生兴趣、习惯、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教师拟出自己的初备提纲,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写出教学设计。
二、落实团队共备
新课程倡导每个教师都是研究者,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因此,团队共备是教师合作备课的重点。纵观当今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合作备课组织形式,无论是将各章节备课任务以“包干”的形式分给教师的“平均分配”式 ,还是尊重备课组长的权威而异化为一人备课集体使用的“一花独放”式,或是预先没有统一规划的“众说纷纭”式,均违背了团队合作共同提高的初衷。
好的团队共备必须有明确的团队合作方式。团队共备的组织者,在合作备课前要收集教师初备的相关问题,拟出集体共备时要重点讨论的提纲。组织者不能以“权威”的见解一锤定音,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交流氛围,组织和引领整个团队成员畅所欲言,以产生思想与智慧的火花,达到相互分享、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
三、优化个人精备
个人精备是合作备课的关键。如果仅有思维碰撞的团队共备,教师经历过“头脑风暴”后却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将它补充完善到自己的初备教案中,在课堂上依旧我行我素,就不可能真正发挥合作备课的作用。
个人精备是教师分享合作备课智慧,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再创造、再提升的过程。在团队共备结束后,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心得感悟,结合班情、学情、教情,对自己初备的教案进行认真修改、批判吸收、合理取舍,注重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使之更贴近自己的教学实际,以便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
四、注重课后再备
课后再备,主要是指实施课堂教学后的反思或札记,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二度设计和对教学行为的矫正与反思,也是合作备课的成果之一。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一堂课可能有成功的经验,也可能有失败的教训,教师将教学感受及时记录下来,既为自己积累了有价值的第一手教学研究资料,也为今后的合作备课积累了经验。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往往把课前准备和优化课堂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对课后再备环节的重视度不高。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因此,应积极提倡“将备课进行到底”,引领教师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性“再备课”。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教研室江西省赣州市厚德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