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明
关注课堂教学·合作备课篇
·策划人语·
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新课程改革以来,“唱独角戏”的备课现象越来越少,教师之间集思广益、同伴互助的合作备课备受推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合作备课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也存在形式化、肤浅化、虚假化等问题。如何让合作备课发挥其固有的启迪教师群体教学智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本刊策划专题刊发相关文章,以期能给在合作备课大道上探索的广大读者有所启示。
从管理学的视域来看,一些学校在开展合作备课时步入了形式化、肤浅化、虚假化的困境,致使合作备课的绩效前景颇为黯淡。剖析合作备课面临的困境,探寻合作备课的出路,让合作备课发挥作用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应有之义。
理性审视与深层追问,科学定位合作备课之所以出现合作备课形式化的不正常现象,主要是学校和教师对合作备课的定位失误。虽然合作备课具有促进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功效,但是,我们必须明确,这些功效只有在合作备课真正落实了才能发挥出来。合作备课具有很好的价值,值得提倡,但是合作备课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合作备课,而是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须明确的是,合作备课的功能定位不仅仅是形成教案,更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合作备课的价值目标不仅仅是实现教学目标等的整齐划一,更应该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合作备课的主要任务不是进行教案设计,而是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完善专业引领制度体系,避免合作备课肤浅化教师的个人实践性知识是合作备课的宝贵资源,但这些知识属于内隐性知识,具有个体化、不易言传、不易模仿的特点,它蕴涵于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之中。通过合作备课,教师虽然对于个人实践性知识有所了解,并且也能做到价值认同,但要真正把它化为一种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实践,由于教师理论水平和专业视野的限制,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专业引领可以对教师的合作备课进行理论提升,拓宽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合作备课的作用。因此,适时适当的专业引领还是必要的。须注意的是,专业引领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内的骨干教师引领,应该打破地域限制,走出学校,定期让教师外出学习,请名师莅临指导或者借助网络跨区域进行学习。
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激励教师既出工又出力传统的教师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基本上是根据学生成绩对教师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以升学率的高低论英雄。在这种评价机制背景之下的合作备课,教师之间因为恶性竞争,很难自觉地在合作备课中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教师间的合作往往人在心不在,出工不出力,不愿说出个人实践性知识。必须承认,与每一个人坦诚地分享知识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通常的行为方式是对立的。因此,只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重视对积极参与个人实践性知识共享的教师进行奖励,让教师看到知识共享所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将自己的知识占为己有所得到的利益,他们自然乐于参与到知识共享中去。当前,一些学校正在实践的发展性评价机制把评价看做是帮助教师发展的一种方式,注重评价指标多样化,重视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评价,这一实践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因为在这一实践中,教师把评价看做是促进自身发展的一种积极的、动态的、连续的、终身发展的过程,是自身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因而就会以一种积极、主动、自觉的合作心态投入合作备课,从而实现合作的高效。(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