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60年的今天,中华民族大步迈向了伟大的复兴之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小康社会的到来,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求日益高涨,音乐艺术,作为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不仅通俗音乐深受大众喜欢,包括交响乐在内的高雅的音乐艺术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为了帮助人们提高对音乐的鉴赏水平,更好的欣赏音乐,下面将从音乐风格的角度谈谈如何欣赏音乐。
音乐通过演奏、演唱来表现作曲家的思想、内涵和精神世界。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性格的作曲家对音乐的诠释都会有所不同,都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了解并把握各时期的音乐风格,对表现和欣赏音乐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音乐是什么?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音乐是表达或寄托人们感情的“艺术语言”,它比一般的语言更直接地传达情感。音乐是一种意识形态,有人类的共性,也有民族的个性,地域的个性,流派的个性,作者的个性。并且有它一定的时代特点、群体特点、地方特点、环境特点、个人特点等等,有一定的风格特色,即使只是微小的反映在具体音响之中,却能以一种特殊的魅力让人们去爱好它、迷恋它。
风格是什么?风格一词,英文为Style,在英汉字典里的解释是时尚、风格、样式、文体、体裁。“风格”二字就中国的字义解释来说,“风”为作风、流风,是属于精神部分,“格”是指格调、格式,是属于形式部分。因此,所谓“风格”即是指“一艺术作品之形式与内容的综合特征”。也就是说,一位艺术家运用他所拥有的素材,组织成他所特有的表达艺术技艺的语言方式。
在音乐史上,自十七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艺术风格”的概念就成为音乐家的一个核心概念,尤其所谓“巴洛克”风格,更是在当时的音乐美学上,成为创作与演奏的共同重要的硬性要求。自此以后,无论是音乐的创作或演奏,都越来越重视“风格”的问题。
风格似乎无法用具体的语言将其明确地分类,但在音乐领域中,经常将其简单地分类为:
时代风格:各个不同时代文艺思潮影响下所产生的不同风格。
民族风格:各种不同民族间,因不同风俗、生活习惯、语言所产生的不同民族特性。
作品风格:包括同一作曲家不同作品、不同作曲家同类型作品。
在音乐史中,根据时代和音乐创作特征将音乐分为巴洛克、古典、浪漫、印象等风格流派。
一.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时期通常认为大致是从1600年至1750年,即从蒙特威尔地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1750年,对位法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与世长辞,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终结。
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自法语,追本溯源是葡萄牙语barroco,意为形态不圆的珍珠。是巴洛克末期评论家们在评论此一时期的音乐时所首先使用的,而且一般含有贬意,指粗陋的、奇异的、夸张的音乐。指十七世纪及十八世纪前期的艺术及音乐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讲究清晰、统一和协调,音乐进行流畅,各个声部(通常为四至五个声部)相互交织,同步进行。1600年以后这种织体日渐少用,只有在教会音乐中才能见到,
随着时代发展至十六世纪末期,艺术中感情的因素日益增加,明净清澈和完美的形式被表达感情的需要所压倒,文艺复兴时期平稳的复调音乐已不适合新时期所需要的特色,巴洛克时期创造了“对比”的概念。
“对比”可以表现为各个不同的方面:音的高与低;速度的快与慢(快与慢的段落对比或快慢声部间的对比);力度的强与弱;音色的不同;独奏(唱)与合奏(合唱)等等。所有这些都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结构中存在,各有它们的地位。许多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使用协奏曲或复协奏曲形式,这种形式的基本特点是织体的变换,有时用一个声部(独奏)或几个声部,有时用较大的群体合奏。
二.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是一个意义不太明确的词,它有几种含义。其中一种不太恰当的用法是将它指为流行音乐以外的音乐,包括所有种类的严肃音乐,不管它是何时创作的以及为什么目的而写作的。而此处所指的是大约1750年开始至1827年贝多芬逝世为止这一时期的音乐。其中的三巨头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这就是所谓的维也纳古典乐派。
这一时期的作曲家在考虑音乐结构时都遵循这一基本概念:一种调性间平衡的概念,给予听众明确的感觉这音乐如何进行;还有段落之间的平衡,听众在聆听一首乐曲时可以准确地知道紧接着出现的内容。
作曲家的创造性只是对这个作曲系统和轮廓稍加变化,却仍然优美动听,演奏起来饶有兴味。这就是引起风格转变的原因,转向更有规律的和旋律的风格。
“古典时期”的“古典风格”音乐,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一乐派的主要特征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思想要求,他们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予人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三.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原指用罗曼语(Roman )书写的故事,进而专指骑士故事和传奇小说等。浪漫主义在艺术上的兴起,最早见于十八世纪的文学作品中,这些作品以个人的感情、趣味和才能为主要表现内容。初期的浪漫主义音乐也是发自欧洲“启蒙时代”的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自由民主思想。从时代上讲,十九世纪中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全盛时期。其代表作曲家有肖邦、舒曼、李斯特、瓦格纳、柴科夫斯基等。
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音乐的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不同,偏重于色彩和感情,并含有作曲家许多主观、空想的因素。对弥漫在社会上的各种新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不管是科学的、民族的,还是艺术的。最重要的是,他们对文学的陶醉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他们的前辈仅满足于用器乐表达纯粹的音乐思想,浪漫主义音乐家则致力于让音乐在表达的广度上与语言并驾齐驱。
浪漫主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十分强调单个的人,而不是那种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被仔细地划入某个阶层而根本无法摆脱其束缚的人。因此,对独立个性的重视使作曲家们有意识地追求个人的特点,有时成了自我主义。这样,他们离那些因为循规蹈矩而压抑了自己部分创造才能的古典主义作曲家就越来越远了。
四.印象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时期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以法国音乐家德彪西和拉威尔为主要代表。
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
在乐曲的形式上则多采用短小的、不规则的形式,以便更好地体现出印象主义音乐较为自由的特点。其音乐注重色彩的描绘和抽象感觉的体现,为了追求色彩印象主义音乐大胆的采用了许多新颖的和声和配器手法。
印象主义音乐盛行的时间不很长,它很快就被更加激进与富于变化的现代音乐所代替,但印象主义音乐却是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从此音乐艺术开始了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转变。
现代主义音乐与其他现代主义艺术一样,无论怎样反传统,怎样革命,都还是有序的,只不过相对于传统而言是新的有序。比如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梅西安的“有限位移”体系等,它们取代了传统的大小调体系。而后现代音乐则走向无序,走向行为过程,走向复风格,或走向广场,走向世俗,走向虚拟空间。
巴洛克时期的风格是奇异、夸张,讲究对比;古典主义音乐的风格是严谨、规整;浪漫主义音乐是注重情感的表现与激情的发挥;印象主义音乐更多地描写那些感觉或印象,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
由此看来,不同时期所产生的各类音乐作品都有着其自身的时代特点,带着迥异的风格烙印。其作品的本身就给我们展示了它们不同的内在意义,需要我们以不同的思考模式来诠释和表现。只有比较准确的掌握了不同时期作品应有的艺术风格,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使音乐更富有表现力。
要了解一首作品的风格,我们必须知道作曲者的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影响创作的其他状况、作品的标题、献词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乐谱中的标记指示,作曲者在形式、速度、调性的构想,作品产生时期音乐整体的风格潮流,才可能完整的把握作品的风格,然后进行合理的诠释与表达。只有如此,才能称得上了解这一首作品,并能比较准确的展示出来。
因此,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在表现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准确地把握了作品的风格才能真正做到把握作品的本身,作出准确的演奏或欣赏。
丁书星,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