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扬先抑”方法的运用非常广泛,它不但可以运用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还可以运用在同一体裁不同类型的文章中。下面我们针对不同的出现情形各举出一个例子进行分析认识。
1.写景的“欲扬先抑”
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如果运用“欲扬先抑”方法,能够使所表现的景物的特征更加鲜明,能够使描写更加生动活泼。朱自清的著名散文《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绿》的第三段中,作者极力赞美梅雨潭的绿,先运用拟人手法,说“想张开两臂抱住她”。接着,又一连运用三个比喻,说绿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像“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像“一块温润的碧玉”。如此拟人、比喻,作者心中的喜爱之情已经得到宣泄了。然而,在正面描写之后,又侧面描写道:“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这里,作者欲褒“扬”梅雨潭的绿,先贬“抑”北京的绿杨、杭州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水。如此先“抑”,而后再直抒胸臆,赞“扬”道:“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这样,梅雨潭的绿的“不浓不淡,不明不暗,恰到好处”的特征表现充分了。
2.记人的“欲扬先抑”
文章中要褒扬一个人物,却不先说他的好处,而故意先贬低他,最终回到褒扬上来。这样“欲扬先抑”地记人,能够更好地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琐忆》中,作者为了鲜明表现鲁迅先生的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在文章开篇并未正面写鲁迅先生,反而写有人议论鲁迅先生“多疑”、“世故”、“脾气大”、“爱骂人”,对人“睚眦必报”。在别有用心的人的毁誉声中,“我于是相信了”。接下来,叙写“我”与鲁迅先生不期而遇,鲁迅先生亲切的问话、呵呵的笑声,使“我”心头积聚起来的疑云,“一下子,全都消尽散绝了”。这里的先“抑”后“扬”,使那些“一次一次的造谣诽谤”不攻自破,而鲁迅先生的平易近人的性格特点突出出来了。
3.记事的“欲扬先抑”
记事的文章中,如果运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就会使叙事生动,就能突出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李健吾先生在《雨中登泰山》的首段中,写自己“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对于当面错过登山的机会,心中一直存在着惋惜和愧疚。久久渴望,“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可是,作者却写“偏偏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天是灰的,心是沉的”,雨滴“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这是在“抑”。接下来,“天色转白”,一行人“兴致勃勃”出发,开始爬山。接下来写雨中之趣,写雨后之景,写登顶所获。文章最后两段议论抒情,写这次登山的“独得之乐”,写登山后的“意兴盎然”。这是在“扬”。
4.议论的“欲扬先抑”
郁达夫《故都的秋》的结尾部分,是对故都的秋的描写之后的议论。在尾第二段中,先“抑”的是“南国之秋”:“譬如二十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它们当然也有特异的地方,“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然后,作者说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这里通过设喻议论,表达出自己对北国的秋味的独特感受。
文章中议论的“欲扬先抑”,能够使所要表明的道理更加明确,使所要抒发的感受更加深沉,所要表现的思想认识更加彰显。
5.抒情的“欲扬先抑”
舒婷《致橡树》是一首著名的抒情诗。诗的开首,就一连运用四个比喻句贬“抑”常青藤的攀附、鸟鸣的颂扬、春雨和阳光的一味奉献,批判不正确的爱情观。之后,着力赞美橡树像木棉一样平等、坚定地站在一起,不动不摇,从而表现了作者平等、独立、互助、坚贞的崭新的爱情观。。
总之,“欲扬先抑”的方法,就是文章中本来对于写作对象是要“扬”的,而为了更好地达到“扬”的目的,故意先“抑”一下,然后再“扬”起来。这样的一种写作方法,如同运动员跳高一样。赛场上,假如运动员在标竿前直立着身体向上跳,是无论如何也跳不高的;他只有缩身屈体,压低身子,旋即纵身跃起,才能达到理想的高度。
张兆华,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