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泗建
在当前新课程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主张师生平等对话的背景下。教师教学用语尤其要仔细斟酌,不断向人性化、文明化、平等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但我们在日常听课时,常常能发现许多不和谐的教学用语在课堂上响起。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低俗
[例1]
一位青年教师正在上《孔雀东南飞》,该教师在分析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生死爱情时,一时心血来潮,讲出了这样一句话:“刘兰芝是一位贤淑、能干、痴情的靓女,焦仲卿作为一个一般的府吏,居然把刘兰芝搞到了手。”话一出口,学生们有的发出嘘声,有的露出诡谲的笑,表情各异。
思考:当前的语文教学强调老师、学生要敢于说真话,新课程更是如此。那么,语文教师们到底该怎样理解和对待这个“真”字呢?是否社会上所有的语言现象,教师都可以不加分析、原汁原味地带进课堂?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语文教师都应该注意净化课堂语言,永远追求营造优雅、高尚的课堂语言氛围,不要一不小心走人课堂语言庸俗化的歧路。语文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塑造人的灵魂的突出功能,诸如“搞到手”之类功利化、低俗化的语言,怎能登大雅之堂,怎能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的功能又从何谈起?语文教师要把自己在课堂上使用的各类语言进行筛选,把庸俗化的不健康的语言在脱口而出之前冷静地过滤掉。语文教师要防止被社会上各种思潮侵染,不能以任何名义和任何方式把自己不正确的、不健康的东西拿到学生面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和阅历,追求高远的人生境界,提高综合素质。
二、戏说
[例2]
一位老师讲解毛泽东的《咏蛙》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大致如下:写的是青蛙,我们却看到了毛泽东的内心的活动,一些情感,一些寄托。“独坐”,别人一边拉倒去。我独坐!“如虎踞”,老虎是什么?兽中之王嘛!有味道,这青蛙绝不是一般的青蛙。为啥“养精神”?精神足了,下边有活动。春天到来的时候,我要不先开口来报春,别的虫儿敢做声,我跟你没完!——霸气!霸气!男孩子应该有阳刚之气,阳刚之气就是霸气的变形。小孩子打仗的时候,都争着当官,谁也不愿意当兵;没招儿了,我当个二把手吧。霸气,就是当头儿的精神,就是领导意识。
思考:“霸气”,“当官”,“我跟你没完”,“领导意识”,这里鼓吹的是怎样的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呢?诚然,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大话《西游》,爆笑《三国》,戏说《水浒》,经典被解构了,崇高被戏谑了,圣洁被玷污了。但语文教学却担负着使学生身心得以涵养,精神得以澡雪,实现心灵净化和人格升华的使命。语文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传授或接纳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要让学生陶冶性情,唤醒灵魂,建构情感与精神世界,促使其生命感、价值观、创造力的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的建构。这一过程不仅是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唤醒成长者的人格和心灵,促进生命个体的总体生成和完整性建构,
教师思想言行的许多方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身心的成长发育,这种影响多是隐性的,但对学生而言又是长期甚至终生的。面对处于成长阶段,对社会、人生认识还比较幼稚、片面的学生,我们更需要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站在更高的角度,帮助、指引他们更好地透视各种社会和人生现象;反之,教师如果对各种社会现象(尤其是各种负面现象)不加辨析地简单传递,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见惯不怪,逐渐远离善与美,走向心理的冷漠与偏狭,甚至最终走向灵魂的自我扭曲。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不可谓不大。
三、疏远
[例3]
学生:老师,《记念刘和珍君》为何不写“纪念”,难道白话文也“通假”吗?
教师:老师发现你们班上的同学就是有眼光,善于发现问题。哪个愿意来为这位同学释疑?
思考:乍一看,这是一则充满教育智慧的对话,老师既能赏识和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又善于调动学生思维、引导生生对话。但若是深究起来,教师的硬伤也很明显,没有新课程倡导的情感交流。首先。“你们班”拉远了师生距离,造成师生间的陌生感。其次,个体的有血有肉的“我”并没有参与到教学中来,参与师生对话的只是职业化的“老师”。这就容易给学生留下一种“机器”“演员”的虚假感觉,从而无法对教师形成情感上的亲近。
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放下架子。做“人师”而不是“经师”,在情感上多一些亲和力。走近学生。走进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可亲可敬,而不是凶神恶煞,缩短师生的空间和心理距离。亲和力是语文教师的生命线,热情是起点,真诚是轨迹,和谐是终点。有较强亲和力的语文教师,师生之间有着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有助于造就学生对课堂的信赖感,消除敌意和冷漠,使心灵乐于吸纳新知与异见,变得敞亮而充实。
四、干扰
[例4]
在课堂上,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几个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似乎并不是很满意,于是又问道:“还有没有补充的?”一个学生将手迟迟疑疑地举了起来。教师异常高兴地说:“好,你来说!”这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道:“这是……”还没等他说完,教师就急忙打断:“这个观点刚才有位同学说过了,请坐!”接着又叫另一个学生起来回答。这个学生似乎有点紧张,说话有点结巴,回答也不完整。教师淡淡地说:“请坐,等想好后再说!”全班一阵嬉笑,这个学生红着脸,悻悻然地坐了下来。然后,教师又请一个女生来回答。这个学生似乎有些胆小,声音细若游丝。教师见状,果断地说:“好,坐下,以后声音要响亮一点。”
思考:细细观察一些常见的教学细节,我们就会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成了学生学习的干扰者,而不是促进者。有些教师要么不注意课堂教学的节奏,教学指令一个接一个。学生还没完成第一个任务,第二个任务便接踵而至;要么教师适时的引导变成了“课堂上的话袋”“话匣子”,教师喋喋不休,学生则被搅得头昏脑涨:要么不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连珠炮、走马灯似的提问让学生疲于应付。事实上,教师关注学生怎么说、想说什么,比关注学生实际在说什么更重要。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看似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实质上却没有留给学生一个深入思考的“静场”。给学生一个安静思考的时空、场合,才能让每个学生都与文本“零距离”接触,默读文本、品味文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自由的时空中对各种疑问进行深入地思考。对思维障碍进行深度探究,为课堂教学活动进展提供个性化的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设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一个细细品味的“场”,引导学生读书;感悟、体验、欣赏、评价,这样才能够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简约,走向真实,洗尽铅华,回归本真。
另一方面,通过这则案例也可以看出教师缺乏对学生起码的尊重,而且干扰了学生的思维进程。尊重学生思考的价值,尊重学生表达的权利,这是每个教师都应遵循的教育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保护学生的理解。学生是独特的人,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理解能力、理解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在阅读课文时,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和课文、作者进行直接的对话和交流,从而得出自己的感悟。因此,教师要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做到“读出文本”,“读出作者”,“读出自己”,发别人之未发,及别人之未及。新课堂,应该给学生以活力施展的空间、给学生个性表现的机会,有思想的飞翔和生命力的舒张。
五、怀疑
[例5]
在课中常听到这样的话:“大家昨天学了一些新的字词,现在我们来听写,老师来考考大家学得怎么样”“我要求大家做到以下几点”“希望大家能做到以下几点”……这几句简单的话里蕴藏着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怀疑,同时,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向外在(只不过是出于应付教师的检查),学习责任被视为教师的事。没有把学习的责任交还给学生自身,没有真正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每当布置作业的时候,老师一般都是这么说的:“请大家注意今天的作业是课后练习题一到五,下节课老师要好好检查,大家要好好完成,否则的话……”。这句话中的“否则……”传达着教师对自己布置作业的有效性的怀疑,他对学生是否会完成他布置的作业心中没底,于是,只好用一些强制性与威胁性的语言来辅助。同时,这里也反映出教师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能力与习惯的极大的不信任。
思考:臻于至境的课堂用语应该是心灵明净清澈的交流,是温馨的情感的磁应般的吸引,是深刻的思想的互燃般的启悟。然而,我们的课堂用语常常不知不觉间夹杂着泥沙甚至垃圾,在一些粗糙的、不加打磨的、拙劣的言词的浸染下,原本生鲜灵动、活色生香的课堂生活变得索然无味,让人不堪忍受。
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给与学生极大的信任。没有信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信任之中,信任能带来温情和力量,信任能给人一种安全感,信任能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行更有信心,信任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信任能使学生乐于去尝试和表现。“那些不能显示对孩子充分的信任的成人,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老师或作为教育者的父母。”信任引领着学生的自主发展。用尊重和信任给学生铺设一个进步的台阶,就是赋予了学生一个主动成长的机会,也就是给他们插上了一双自由飞翔的翅膀,让他们有机会亲身感受自信快乐的阳光。
总之,教师多姿多彩、恰如其分的教学语言是触抚、涤荡学生心灵的一溪活水。我们也许无法字字珠玑、咳珠唾玉,但是当我们面对课堂、面对学生们如星星般闪亮的目光时,我们能不能用心来改造我们的课堂用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