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题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2009-04-08 08:45何泽金
考试周刊 2009年7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教学反思教学策略

何泽金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当前的初中思品社会课教学中得以普遍实施,课堂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本文作者从《中国人权的百年巨变》先后两次教学的成败中,通过反思得出一些策略性认识,从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置、情感的需求等几个方面着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使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发展,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得到增强,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关键词: 教学反思 《中国人权的百年巨变》合作探究 教学策略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过教师的成长公式:“教师成长=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也提出过类似的说法:“优秀教师=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些公式都明确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实践的过程,离开了教学反思,教师很难成长。我曾经就同一内容前后上过两次公开课,由于策略有异,效果迥然不同。经过反思,获益良多,特分为三篇,试作引玉之砖,与大家共勉。

一、问题篇

《中国人权的百年巨变》选自人教版九年级教材第三单元的第一课《人权的历程》第二课时,本课以中国人权的百年巨变为主线,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两个五十年我国人权状况的比较,反映我国在人权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前后教材的衔接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世界历程承接到我国人权的百年巨变,也为第二课我国公民享有当家作主政治权利作了铺垫。通过中国人权的百年巨变,学生能感悟主权与人权的关系,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权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第一次的公开课是3月中旬,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分析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力求不遗漏教科书知识点,按照“情境导入—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归纳总结”的教学流程进行教学设计,在问题的设置上,按照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安排了四个问题:

1.旧中国的人权状况如何?

2.新中国成立后人权状况如何?

3.比较旧中国与新中国人权状况的不同,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4.概述中国人民自己的人权观。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我按照其他教师常用的前后排四人分组的办法进行,也考虑到了很多细节,自以为这样的准备近乎十全十美,确信这堂课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出乎意料的是这堂课失败了。表现在: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始终处于让教师“牵着走”甚至是“抱着走”的被动局面;分组讨论时气氛不热烈,缺乏合作技巧,课堂成了优秀学生的“一言堂”,基础差的学生只能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根本没有融入小组的活动,整个过程既没有充分的信息交流,更谈不上共同的情感体验,可谓“效率低下”。

课后的评议上,同学科的教师为我搭诊把脉,指出了本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症结,如忽视了教育活动的可行性,忽视了学生本身的需要,小组成员组合也不科学,组员之间分工不明确,小组合“坐”并不等于小组合作,教学内容不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出发,教师的问题设置不尽合理,未调动学生兴趣,学习评价也不到位,让人感觉记记背背就行了。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同事的中肯评价,通过自身的总结反思、同行的建议指导和请教有关专家,我对教学方案进行再次设计,准备3月下旬,就同一内容再借班上公开课。

二、应对篇

客观上讲,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人权问题确实比较陌生。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的局限,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他们难以把零碎的知识上升为系统的理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我国人权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一定难度。但是,这种情况也为合作探究提供了契机,“前后巨变”既有内容可探究,又有探究的必要,它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轻易解决的,借助于小组的合力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我认为,该内容选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身是正确的,只是教师的调控、使用的方法等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我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记录本,在班主任配合下,教学时对学生座位编排进行了适当调整,保证组与组之间实力的相对均衡,各组6-8人,设组长1人,发言人1人,计时员1人,分工相对固定,适时作阶段性调整,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兴趣,给每个学生以公平表现的机会。

在问题设置上,遵循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注重知识梯度,面向全体,“搭”好“台阶”让学生能够逐步展开思路进行探究;在学习评价上,对学生的行为及时点评,激起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将团体评价与个体评价结合,以团体评价为主;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大胆处理,重点抓住主干,与时事热点结合。如举办奥运会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也是中国人权发展的有力证明,学生非常感兴趣。我就以此为切入点,由浅入深,步步推进,把合作探究的问题设计成四个板块:

板块一,说奥运会问题。把这一问题按时间先后、影响大小分解成三个小问题:

1.中国何时何人最早参加奥运会?

2.中国何时最早派一支代表团参加奥运会?

3.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

板块二,由奥运问题说当时中国的国家主权和社会状况。该板块设计两个小问题:

1.旧中国时的国家主权和社会状况如何?

2.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国家主权、社会状况如何?

板块三,由国家主权和社会状况说人权状况。这一板块分列三个小问题:

1.旧中国时代的人权状况如何?

2.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人权状况如何?

3.由此分析主权与人权的关系如何?

板块四,联系国情说中国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下设两个小问题:

1.我国基本国情特点有哪些?

2.由此决定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是什么?

在板块和问题设计完成之后,这堂课的线索思路就非常明晰了,至少有四条明显的线索。它们分别是:

1.20世纪初到2008年奥运会这百年间从前到后的三个奥运问题。

2.旧中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国家和社会的现状。

3.第二条线索中各个时期里中国的人权状况变化。

4.最后得出中国人民自己的人权观。

改动后的教学简案如下:

《中国人权的百年巨变》教学简案

对话视频导入

教师旁白:同学们,今年(2008年)是奥运年,奥运圣火正在华夏大地传递,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告诉我圣火在哪些城市传递。(学生看视频,随机回答)这节课先谈谈与奥运有关的话题,下面老师有三个小问题向同学们请教:

1.说奥运问题。(教师板书)

(1)中国何人最早参加奥运会?

(2)中国何时组队参加奥运会?

(3)中国何时举办奥运会?

(投影显示问题,激发兴趣,学生看书,举手回答)

新课过程

创设气氛:第一个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是刘长春。1932年,刘长春因缺乏路费,在张学良将军的资助下,他才参加了奥运会100米、200米比赛。

第一次组队参加奥运会发生在1936年,大会闭幕后,代表中国的运动员买不起船票,最后靠当地的华侨和学生募捐才得以回国。

问:从这两次相近的遭遇中,你能发现两件事之间有何区别?有何共同点?

(问题简单,概括表面现象,举手回答即可)

播放视频: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问:2001年7月,中国申办北京奥运会成功,你有什么感受?我们一起分享。

(学生自己独有的心理体验,情感内化,鼓励学生交流)

2.由奥运问题说当时的国家主权和社会状况。(教师板书)

幻灯出示帝国主义五次侵华战争相关图片

问:旧中国时的国家主权和社会状况如何?

(国家积贫积弱,主权遭受践踏)

幻灯出示开国大典、十一届三中全会、国家新发展图片

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主权和社会状况如何?

(国家民族独立,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3.由国家主权和社会状况说人权。(教师板书)

问:根据我们已经学到的知识,对于主权与人权之间的关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分组合作讨论,教师深入小组中,提示学生全面看问题,即能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问题)

强调:(1)国家主权不完整,积贫积弱,人权就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国家主权完整,综合国力强,人权得以维护和不断改善。

结论:人权要主权来保护,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我国的人权观一)(板书)

4.联系国情说人权。(教师板书)

问:对于中国来讲,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是什么?

(继续分组讨论,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及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明白中国在维护人权方面最紧迫的事是什么)

结论:生存权、发展权是中国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我国人权观二)(板书)

5.针对西方某国记者对中国人权问题的责难,请你以一名外交部发言人的身份,对其进行驳斥。

此环节是合作探究的高潮、培养能力的关键环节,回归教材,指导学生看书P86,然后讨论,由小组发言人代表全组发言。最后师生评出最佳学习小组。

教师帮助学生归纳要点,用事实说话,注意层次。教师准备答题要点:(1)旧中国主权不独立,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广大百姓没有人权;(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人权事业飞速发展,目前是中国历史上人权最好的时期;(3)我国人权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正努力改进;(4)某些势力借人权干涉中国内政,是别有用心的,也是不会得逞的。

课后感悟:第二次公开课效果良好,受到了听课者的高度评价。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得到发掘,受教育者普遍感觉到合作探究的学习是快乐的,课堂是美好的,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是有效的。

三、策略、反思篇

1.材料的选择要精练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据此,我认为教学的内容要依据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要求,随时调整与更新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求知与发展的需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学会“扬弃”。

本课教学中,我大刀阔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处理,充分与时代热点结合,不求面面俱到,对太抽象的、离学生实际生活经验较远的内容进行了删减,根据教学需要补充了大量感性材料,通过实际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和理解我国人权的发展,帮助学生透过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如插入申奥成功的录像,以喜悦和振奋之情感染学生,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用生动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

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是有兴趣的。因此,我第二次公开课上所选择的材料,特别是奥运会一系列材料的选择,都极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既符合了学生的认知,又遵循了新课标的要求,也让我的第二堂公开课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背景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造性地选择材料,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处于“愤”、“悱”的状态,课堂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情感的需求要满足

合作学习的终极目的不是为合作而合作,也不仅仅是通过合作完成教学任务,而是通过学生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提升并满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只有在一个彼此信任、团结互助和有成功体验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激活思维,大胆合作。学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渴望爱和关怀,渴望被人尊重,渴望一种民主的氛围,渴望融洽的师生关系。一旦学生觉得自己情感的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无穷的学习动力。无论是基础好的,还是基础差的学生,我们都要一视同仁,而且应把爱更多地给予后进生。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生体验创造成功的喜悦,体验被人欣赏的快乐,体验团结互助的乐趣。

具体说来,要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要对小组进行整体搭配,避免小组成员之间的性格冲突、语言攻击、心理歧视,力求疏导化解成员之间的矛盾。第二,课堂上要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将课堂变成如同家庭一般温暖和友爱,体现出竞赛和互助,小组成员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能够接纳并修正别人的观点。第三,合作探究中,要进行积极的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教师应尽可能多“点头”多“微笑”鼓励学生,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主动将自己的思路融合于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换句话说,教师要乐于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3.问题的设置要科学

探究性学习不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将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知的过程,这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进行探究学习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有设置好的问题,探究和合作才有中心和依托,才能启发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思考,才能激发学生动用集体智慧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而言,探究也是对“未知”的一种探索,特殊之处在于亲身经历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设置要注重层次,不能太易也不能太难。起始阶段任务更容易些,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越多,学习兴趣就会越浓厚。问题必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离学生已有的经验不能太远,但又要经过探究和“跳一跳”之后才能解决,以使学生一层一层往上走。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是否愿意学是教学过程是否有效的首要条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来源于他们认知的内在动力,通过问题的恰当设置,创设认知冲突的矛盾情境,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矛盾情境发生冲突,学生就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强烈的探究欲望,形成学习动机。

本节课中,在让学生思考回答旧中国时代我国在奥运会的尴尬的原因和新时代我们能办奥运会的荣耀的原因之后,学生的认知冲突已经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我接着设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这与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有何联系?他们谁说得更有道理?等等,这样学生很容易地与国家民族的状态去联系,去思考,最终达成三维目标。

4.合作探究有技巧

《学记》中有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古人已经发现了一个人独自学习,效率是低下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这说明了探究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合作和探究,两者相辅相成,同等重要。

合作是探究的基础,合作能生成探究智慧。合作就是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协作和交流,将学生之间的个人竞争转换为小组竞争,以合作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在合作中,成员的搭配、合作的时机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所以小组的实力要均衡,应按学业成绩、学科兴趣、性别、性格以及家庭背景进行异质分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公平竞争,把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及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合作的时机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足够的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就缺乏独特的感受,何来独创精神?合作探究是个人探究的补充,当个人探究过程中止或少有成果,个体需要与他人相互交流时,合作才有价值。

按照美国国内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我们可以认为,探究也指学习过程,它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换言之,就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启发诱导,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学生充分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尝试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求知能力。

由于受长期的“只准独立思考,不准交头接耳”观念的影响,个别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很少在公共场合发言,缺乏相应锻炼,一旦回答问题,就显得口齿不伶俐。教师应经常给他们机会,有意识让他们承担任务,克服畏难情绪,让他们与其他同学共同成长。此举也将使优生思路更开阔,合作探究过程更完美。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教学应大力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想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学有所得,教师就应该成为自觉的反思者,对教学持开放和批判的态度,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取向,激活自己的教学智慧,在教学中寻找问题,在问题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让合作更默契,让探究更生动。

参考文献:

[1]马兰.合作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2]毕田增,周卫勇.新课程教学设计.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3]任长松.课程的反思与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

[4]盛群力,郑淑贞.合作学习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7.

[5]杭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教育动态,2003,(1).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教学反思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