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琨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录像观察法对马林在2008年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团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决赛中的正手反拉弧圈球技战术在发球后反拉段,接发球后反拉段,相持中反拉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正手反拉孤圈球技术在三段中的合理使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马林正手反拉孤圈球技49届男团世乒赛
前言
反拉弧圈球技术是现代乒乓球比赛中对付弧圈球有效完成攻防转换争取主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是当今高水平运动员必备技术之一。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录像统计,对马林在2008年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四分之一决赛与捷克选手帕维尔卡、半决赛与中国香港选手李静、决赛中与韩国选手柳承敏中正手反拉弧圈球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笔者从中发现一些问题,为马林和其他优秀运动员的正手反拉弧圈球技战术的训练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马林,右手直拍反胶进攻型打法,3界世界杯男子单打冠军,49界世乒赛团体冠军,奥运会主力参赛队员,2008年5月世界排名第二。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2)专家访谈法;3)数理统计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1)发球后正手反拉弧圈球的统计结果分析
据统计,马林在三场比赛中的发球后正手反拉弧圈球的使用次数较少,共8次。在团体赛决赛与柳承敏的比赛中,马林的正手反拉弧圈球使用2次,得到1分,而在1,4决赛和半决赛中的也只分别使用了2次和4次,对于超一流选手来说,这样的使用次数稍显偏少。其主要原因有:第一,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男子运动员的弧圈球的力量大,旋转强,线路活,反冲机会不多。第二,发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争取进攻的主动。马林发球抢攻战术主要以发短球为主,为下一板进攻创造机会。而发球后直接反拉对手是作为一项辅助战术,起到扰乱对手的作用。第三,马林发球变化很多,并多以台内球为主,对手往往对马林的发球判断不清,难以直接上手,很少能给马林反拉的机会。
据统计数据结果和比赛现场情况分析得出:虽然使用次数较少。但成功率确很高。在8板反拉中。得分6分,仅有2次失误,得分率高达66.7%。这说明马林对此技术掌握较好,在使用此项技术时有很大的把握,对来球的位置和旋转判断清楚,能够变被动为主动,抓住机会直接反拉得分。
(2)接发球后正手反拉弧圈球的统计结果分析
据统计结果和比赛现场情况分析:如果只从统计数字表面来看,马林在这一环节表现一般,使用反拉的8次,得分2次,失误3次,得分率仅为40%,没有占得优势。但仔细观察和研究录像,可以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和原因。比赛中,马林的接发球主要以控制对手为主,并使用多种接发球手段,特别是台内球的处理上手法较多,如:晃搓、晃桃、晃撇、等技术手段。同时,多样的接发球手段配以适宜的节奏变化,往往使对手的发球抢攻战术不能奏效,没有机会直接抢攻。而马林接发球后正手反拉弧圈球主要是为了在进入相持段后争取主动奠定基础。这是马林在这一环节得分较少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这个环节中使用此技术的几率越少,所反映出运动员在接发球水平越高。
(3)相持中正手反拉弧圈球统计结果分析
结合数据和现场比赛的情况观察。如果接不好马林的发球或对手在发球后不能组织起有效的进攻,马林就会在第三板或第四板解决战斗,不绐对手进入相持阶段的机会。即使进入相持阶段,马林在相持阶段的进攻具有压倒气势。常常使对手处于被动状态。尤其是在半决赛与李静的比赛中,马林在相持段反拉中完全占据主动,使用反拉17次,得分率高达54.5%。
值得一提的是,马林的近台快带弧圈球技术运用的非常出色,能充分运用身体的力量且发力集中。击球点靠前,出手快,动作小,加快了政防转换的节奏,在防守或相持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和李静的半决赛中,李静与马林的打法相似。正手拉球速度快,落点刁钻,要在中远台反拉这样的来球难度很大,对于这样的来球,马林多选择站位近台快带为主,这项技术要求运动员对来球的判断要非常迅速和准确,手上对球的感觉要求很高。并且有很多球是在身体失去重心或不到位的情况下,完全靠手上功夫去完成。
(4)正手反拉不同弧圈球的统计结果分析
在正手反拉不同技术类型弧圈球环节上,反拉高吊弧圈的能力远不如反拉前冲弧圈。马林的正手反拉前冲弧圈球的技术掌握非常娴熟,使用24次,得分率达58.8%。正手反拉高掉冲圈的技术有待加强,使16次,得分率为46.2%。从录像观察可以看出,相持中虽然高吊弧圈的速度较前冲弧圈慢,但在比赛中往往能起到改变节奏,打乱对方的作用。但由于高吊弧圈旋转非常强,落台后反弹较高,反拉时借不上力,而反拉弧圈球的击球点又要求较低,所以不利于反拉。这是马林在此技术上失误较多的主要原因。
(5)正手反拉线路的统计结果分析
据统计;从反拉的线路上分析,斜线与直线的运用比例接近1:1。符合马林的个人技术特点。虽然反拉直线的难度大于斜线,但反拉直线的弧圈球相对于直线更有威胁。马林在比赛中还是能够大胆运用反拉直线技术,利用多变的线路,打乱对方的节奏,从而能够多点。多线路地突破对手防线,从而丰富了自己相持段的反拉技战术得分手段。
3结论与建议
(1)马林在发球后正手反拉弧圈球的使用次数偏少,三场比赛共使用8次,其原因在于马林发球抢攻战术主要以发短球抢攻为主,而发球后直接反拉对手的是作为一项辅助战术,起到扰乱对手的作用。但马林在发球后正手反拉弧圈球的得分率较高,说明马林在使用此项技术时有十足的信心,每一次出手都有较大的把握。
(2)马林的接发球后正手反拉弧圈球的能力较强。其原因在于,马林的接发球控制的非常严密,主要以摆短来回接对方的发球,接发球质量高,很少给对手能直接抢攻的机会。如:晃搓、晃挑、晃撇、等技术手段并且能够利用多种接发球手段,干扰对手拉出高质量的弧圈,从而积极上手反拉。
(3)相持段正手反拉弧圈球马林表现的非常出色。其动作快,力量大,反拉线路灵活,又有良好的手感作为保障,在相持阶段反拉中占据了主动。
(4)与反拉前冲弧圈相比,马林的反拉高吊弧圈的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在发球后或接发球后的侧身反拉对手的高掉弧圈时,失误率较高。
(5)在反拉线路中,马林的反拉线路很灵活,反拉斜线与直线的比例接近1:1。利用多变的线路,打乱对方的节奏。并且能够根据对手的站位,抓住对手的空挡,伺机反拉。
对如何提高正手反拉的几点建议
(1)发球后反拉。如果想在比赛中较好的运用第三板反拉技术,自己发球时,要有一些掩护动作,提高发球质量,长短配合,发长球要有突然性,而且旋转要强,让对方在旋转的判断上不能很果断,迫使对方只能拉高吊弧圈,然后用反拉进攻。如果发球的质量不高,对方接发球直接抢攻,就会造成自己被动,这时再想用反拉技术就不太可能了。准备侧身进攻时。必须是对方的接发球接在自己的反手,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才适用。一般情况下,当对方接发球抢拉到正手时,用正手反位斜线(对方的正手位)。
(2)接发球后反拉。接发球后正手反拉成功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发球的质量。在反拉前应提前做好准备,接发球尽量劈长,将球接至对方球台底线,或将球控制到近似出台的位置,迫使对方只能拉出质量不高的高吊弧圈球,为反拉创造机会。
(3)相持中反拉。首先要自己发力,尽量少借对方的旋转,用自己拉球的力量去抵消对方来球的旋转。其次是在反拉时摩擦球一定要薄,摩擦球的上部甚至顶部,既要借对方来球的旋转的力,还要自己发力摩擦球。越是自己发力反拉,命中率越高,越是怕对方的旋转去碰球,越容易吃对方的旋转。
(4)反拉落点的选择。在用正手反拉的同时,落点尽量控制在对方意想不到的地方。对方侧身拉高吊弧圈后,通常正手位是空档,这时应该打对方的正手位。当对方注意正手位时,就会提前移动,这时就要打对方的反手。位,这是打落点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