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琼
摘要:客观性是新闻学的核心价值要素之一,以神话叙事的方式,使新闻文化自然化。客观性的生成逻辑中,媒体和从业者的选择是自内而外的内生型动力。权力话语的寻租是由外向内的隐蔽型支撑力,技术逻辑是稳定型催化剂,公众期待则是由下及上的伴生力。
关键词:客观性生成逻辑
新闻客观性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命题,争议的焦点常常集中在新闻能否客观、何以客观,以及客观性究竟是一种方法、态度、技术规则。还是一种体制文化等问题上。正是围绕诸问题的论争丰富了客观性的研究视角。并于无形中见证了客观性命题在新闻学领域的独特地位——以一种神话叙事的方式。使新闻文化自然化。
自20世纪以来的大多数时间里。西方新闻界一直粟持着客观性原则,以通俗化、商业化的媒体运作一方面规避政党报刊鲜明的政治立场与倾向所带来的显而易见的行业发展缺陷。另一方面则在客观性话语的标注下大行市场拓展之道,用“不强调观点。而强调信息,尤其是轰动的信息”的方式逐渐巩固了作为正在形成中的专业主义概念组成部分的客观性之地位。
客观性——媒体与媒体从业者的荫蔽
大众新闻业早期发展的基本逻辑是:以经济独立谋求言论独立。而经济独立的根本在于争取最多数的受众和广告商。客观性遂成为媒介争取最大化市场的理想选择:无偏见(unbiased)、无党派色彩(un-eolored)、平衡(balance)、公正(faiiness)等作为客观性的具体要求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和广告商的利益——在不偏不倚中追求“多数法则”。
客观性是一种规范化的理想,一种认识论。一套采写新闻的实践和统一的技术标准,以及受众对新闻期望的共识的一部分。其作为主流新闻文化的重要构成发挥着类似于意识形态的隐蔽的控制功能。譬如在客观性的技术操作层面,依赖新闻来源成为淡化媒体介入色彩的重要手段,新闻媒体以忠实于新闻源的方式来表现客观性理想,从而在新闻源支配媒体表达的过程中巧妙地实现对主流政治话语的配合,政治风险悄然释放。
经济利益的获取与政治风险的化解,进一步增强了客观性的生命力与行动力。无论是《大公报》所主张的“不党、不私、不盲、不卖”,还是《纽约时报》所宣称的“无私、无惧”,都体现了真实、均衡、公正等客观性内涵在媒体组织内化的倾向。
事实上。客观性报道准则与媒体从业者的工作是有矛盾冲突的,如过分依赖公认的权威去获得对现实的描述,很少质疑来自官方信源的自利性观点等,这些都抑制并束缚了采编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削弱了他们对新闻工作过程和结果的控制感。此外,客观性使记者置身事外,成为政治生活的观望者。不得提出主张。参与争论,不可以在争论双方之间作出判断。从而否认了记者发挥独立判断才智和行使参与政治活动的公民权利。或更进一步说,客观性表现了新闻创作商业化之下记者脑力劳动的异化。但客观性却成为一种普适性的职业理念被中外媒体从业者广泛认可与追求。
新闻业巨大的社会影响要求从业者必须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同时客观性还是从业者建构相对独立的社会形象与地位的根本所在。首先。记者所获得的较之普通公众广泛和深入得多的采编播的权利是建立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客观性至少是确保公共利益的形式要素之一:其次,记者正是凭借如科学家、律师、医生一样的有道德、客观地运用自身所拥有的特殊技能来建立自己的职业工作者形象——通过追求客观性突出强调其工作的文化意义和政治意义。淡化和隐藏其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雇员的身份。此外,通过遵循客观性的系列操作规程。记者能降低遭遇编辑责难和因诽谤而吃官司的风险。同时还使其不必为报道中暗含的价值观和后果负责。
中国的媒体和从业者迅速而广泛地吸纳新闻客观性,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本土化特色要求的考量:一是对长期以来新闻生产领域过于浓重的倾向性的中和,预示着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萌动和建构高可信度行业形象的努力;二是媒体适应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追求更大经济效益的自觉要求。同时还体现了媒体主动适应开放与多样的信息环境的努力。
客观性——权力话语的寻租
如果用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来观照客观性的历史发展进程就会发现,媒体和从业者的选择只是客观性达成的外显方式,权力话语对客观性的寻租才是维系客观性神话的根本。
以鲜明的党派性、倾向性著称的政党报刊时代终结于强调无党派性、平衡中立的大众新闻业兴起之时,这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新的新闻语态支持与荡涤泾渭分明的立场。国家、政府、政党等为代表的政治权力话语不再用一种鼓噪、张扬的方式来表达观点,传递立场。转而用一种制造“社会合意”的方式温和、隐蔽地维护现存的社会体制。这种温和隐蔽的方式——召开新闻发布会、制造媒介事件、新闻源控制——通过为媒体设置议程来达到影响社会和公众的目的。
一方面是客观性作为一种镱略仪式深入到新闻生产的全过程。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为了达到客观报道的目标,新闻机构与记者在汇集、采访、报道新闻事实时,经常采用以下几种做法:以倒金字塔方式在第一段简述基本事实;以五个W报道:以第三人称(语气)报道;引述当事人的话;强调可以证实的事实;不采取立场:至少表达新闻故事的两面。这些做法,行之多年,渐渐成为新闻制作的例行程序或惯例。另一方面则是政治权力话语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所发挥的独特而重大的影响,重大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社会矛盾的缓解与消融、公民权利的承诺与保障、社会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等,权力体系充当着天然的新闻源角色。但这并非意味着新闻就只是事实的呈现,大众传播促进社会整合的功能在任何时代和社会都非常重要,遑论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国家内部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媒体在“强调可以证实的事实,引述当事人的话”等客观性规则的制约(也可以说是保护)下,巧妙地呈现了主流话语的立场与姿态。诚如某些学者所言,新闻越是“客观”,它成为官方机构纯粹的传声筒的可能性越大。0很多时候,媒体本身不发表评论,而是邀请嘉宾就某一新闻事件发表看法,而嘉宾专业和身份的标明从媒体生产的角度来说是体现其客观性的途径,究其本质却展示了权力话语对新闻从事实到观点的操纵。
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一书中提到媒介所受到的商业形式控制的时候指出,新闻媒介的内容反映广告商及其商业伙伴的思想观点……甚至在计划经济中。一些商业影响仍然有所表现(尽管这种影响只是通过间接的途径产生)。这无疑是对经济权力寻租新闻话语的注解。
在西方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广告商和媒介所有者对新闻生产的隐性制约几乎是一种普遍现象。从号称媒体客观典范的《纽约时报》到宣称电视真实的CNN,从有世界性影响的通讯社到地方性的小报,都
能窥见广告商或媒介所有者影响的影子。经济势力除了采取撤销广告、压制新闻等赤裸裸的方式对新闻业施加影响外。还通过充当新闻来源、制造新闻事件等来设置新闻议题,吸引或转移公众注意力。
在当今世界性的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从地方到中央,从个人到国家,对经济信息的需求(尤其是对经济环境的感知和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激增,经济势力开始更显著和更具规模地渗透到新闻生产中。跨国公司高管访谈。理财类专家的建言具有了更广泛的市场——为困顿于经济衰退阴影中的人们指点迷津,进而凝聚人心、整合社会。
如果对寻租新闻客观性的权力话语进行细分会发现。政治权力、经济权力与知识权力愈来愈呈现出合租客观性的倾向。布尔迪厄很早就注意到经济、政治、文化资本之间的转化现象。在“知识就是生产力”的当代社会,将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优势转化为权力资源不足为奇。各类专业媒体的勃兴一定程度上依赖相应领域的专家参与新闻的专业制作,如特邀嘉宾撰稿、特约评论员文章、嘉宾点评等。从社会民生到国际纷争,从经济“名人”到学术“明星”,知识以其自身的公益性与客观性掩盖了知识权力阶层对其解读和运用过程中的选择性与功利性。
客观性——技术逻辑与公众期待的耦合
新闻业的诞生发展与传播技术的创新扩散具有高度的同步性。电报作为一种传播新闻的方式,以及随后产生的建立在电报上的新闻机构,对客观性的形成至关重要。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技术的电报,在改善社会信息传播环境的同时,也直接促成了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由于早期的电报按字节发送。其较高的成本和偶尔的不可靠使得新闻生产在适应新技术的过程中追求更短小精练的新闻报道,19世纪早期以冗长、深思熟虑、解释性为特征的报道风格被电报发明后追求独家、轰动新闻和事实真相的报道风格所取代。@
新闻通讯社的建立也被认为是促成客观性诞生的重要技术因素。通讯社是新闻商品的批发商,其提供半成品式的中性的以事实为根据的直接报道非常适应通讯社的政治经济逻辑。此外,新的传播技术如广播、电视都对客观性具有重要意义。广播声音传播的真实性和现实性具有较好的客观性优势;电视则以镜头真实的方式来表现对现实世界的“透明性效果”。不是如报纸诉诸对陈述者角色的排除,而是通过电视技术创造的错觉——仿佛不经过媒介中介而呈现一个“自在世界”。
由此可见,新的传播技术的叠加扩大了媒体创造更逼真世界的潜能,不论是报纸事实与观点的分离,还是电视忠实于镜头与画面,都进一步强化了客观性规则在新闻生产中的支配性力量。
公众期待是客观性新闻文化普及的重要因素。媒体言论自由权的获得和证明是以实现和保障公民知情权、传播权为基本逻辑前提的。知情权要求媒体将事实与观点分离,尊重公民的个人理性和判断;传播权要求传播多样化、差异化的声音,以维护“观点市场”的均衡。公众对客观性的期待正是建立在上述权利基本要求之上。不仅如此,客观性还成为公众评判媒体表现的重要指标,成为有关新闻的公众话语中最活跃的部分。
虽然由于技术原因。报纸和电视在表现客观性的形式上有较大差别。即报纸强调事实与观点分离,电视则强调忠实于镜头和画面。但公众在对客观性的评价上却更倾向于相信技术制造的错觉。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69%的被访问者首先把电视作为其主要新闻来源,而且普遍认为电视更可靠。特等人也表明,在大众对可信度的看法上,电视越来越超过其他媒体,各类报纸更不在话下。一方面是技术逻辑催生的客观性效果的实际差异,另一方面则是公众期待构成中的评价区分,这实际上提示了不同类型媒介客观性比较的可能。
客观性神话的生成与维系。媒体和从业者的选择是自内而外的内生型动力,权力话语的寻租是由外向内的隐蔽型支撑力,技术逻辑是稳定型催化剂,公众期待则是由下及上的伴生力。
虽然新的传播技术所带来的新闻的个性化生产,以及个体对传统媒体依赖的减弱,可能削弱客观性准则的适用范围与效果,但因此而断言客观性过时或消亡则为时尚早。客观性作为新闻业成熟与专业的象征,其建构与维系的历史过程清晰地揭示了多方力量的博弈与平衡。甚至可以说,维系这种平衡也就是维系客观性神话的历史选择性与现实合理性;而要消解客观性神话,则必须打破这种力量平衡,或找到更合适的替代性选择。至少从现在看来。一切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