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娜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前四十天,文学大师孙犁先生溘然长逝,所以,每当我们庆贺集团成立的日子,也便是纪念先生的日子。
为了赶在集团成立五周年之际能够出版《天津日报珍藏版孙犁文集》,许多人都在忙碌着。五一节前,一百万字的校样摊开在我办公室地面上,文字之多,使所有进出的人都必须跳跃而行,而我“打坐”于白纸黑字之上,纸张文字皎洁如荷花。我小心翼翼,将先生的照片一帧帧安置于他的作品中。在我见到的所有孙犁照片中,有两帧最美。一帧,他静立着,身后,荷花连地接天,盛开的荷花映照着这位浪漫而忧郁的青年,给人深深的打动和联想;另一帧拍摄于晚年,他坐在书房藤椅上,镜头在他的左侧,他的眼神也就缓缓地向左边转过来,那时他身体尚可,脸上现出些微少有的丰润,而神态是那样的平和澹定,平和澹定得令人神往,令人气定神闲。五年前,在编辑先生逝世纪念特刊时,我选发这两帧照片并撰写了题记,第一帧为“人格花品两相映”,第二帧为“回眸:向着你深爱的生活之美、文学之美;向着你深爱的事业和报纸;向着你深爱的人们……”后来,再选发孙犁照片时,大家习惯了叫这帧为《回眸》。现在,这幅《回眸》就展开在本书的封面上。
五年来,孙犁就是这样平和澹定地望着我们。
还记得“文艺周刊”出刊2000期纪念。2002年8月8日,“文艺周刊”将出满2000期。为了做大做强这块副刊,我们策划了一系列社会活动,从版面上走出去,从报社大楼里走出去。集团领导确立了总体方案,即为五个一:一本书、一个研讨会、一个提高班、一台演唱会、一套好版面,此外还要筹措经费。留给文艺部的时间不足两个月,每个编辑在一瞬间成为变形金刚,三头六臂并且上足了发条。从50年报纸合订本中选出“文艺周刊”优秀篇章,由百花出版社出版了《半个世纪的精彩【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散文精选》;联络协调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中国新闻出版报在天津保税区国际商务交流中心与本报联合举办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与报纸副刊暨文艺周刊2000期纪念座谈会”,并出刊纪念专号,对开4版,刊登座谈会纪要和著名作家的贺文;将12位从区县擂台赛活动中脱颖而出的青年业余作者集中起来举办提高班,由“文艺周刊”为他们邀请评论家、作家讲课,一对一地修改稿件;纪念日当天晚上,由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华夏未来少儿艺术团和天津日报共同举办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诗歌散文朗诵会,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实验剧场上演,至此,“文艺周刊”2000期纪念活动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强化了“文艺周刊”在读者、作者心目中的影响力。
还记得先生逝世一周年,集团主办“孙犁与天津”研讨会,我受命邀请著名评论家与会。听说是为了孙犁,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炯、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文艺评论家吴泰昌都欣然应允。当我通过中国作协办公厅的同志邀请党组书记金炳华与会时,金书记说,孙犁逝世时没能亲往吊唁,一直是个遗憾,这次一定要去。他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天津文学的骄傲 中国作家的骄傲》的发言,那时,三楼会议室里很安静,大家都在倾听,只有我,因为要安排记者采访和中午的活动,在不停地走动。我尽量让自己的高跟鞋不发出声响,我感觉到头顶上那温暖的目光。
还记得每到7月11日,我都会在版面上安排一些有关先生的研究纪念文章发表。五年了,这成为版面的习惯,也成为文坛的习惯。我们在一点一滴地积累,积累孙犁研究成果,积累天津日报副刊的丰富,也积累着每一位编辑的成长,因为文艺部从来也没有像这五年间这样三头六臂过,这样大张旗鼓地组织社会活动。但是,不管热闹还是寂寞,先生总是无时无刻不在望着我们,一如他生前,那样平和澹定。
孙犁的文学道路与天津日报息息相关,自1949年1月17日本报创刊,他就作为创刊人之一,辛勤耕耘着副刊的文艺苗圃,特别是对1949年3月创刊的文学副刊“文艺周刊”,他倾毕生精力,开创了它扶植新人的传统,奠定了它现实主义风格,还以他的高尚人格,树立了它“敬业一丝不苟,奉献甘为人梯”的编辑精神。五十多年来,孙犁的大量优秀作品也发表在本报文艺副刊上。如他的代表作《风云初记》首先在本报连载,他的理论文章《论作家的修养》也是首先在本报发表随即对全国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部文集以编年体的方式,纵向展示孙犁半个多世纪的文学成就,脉络清晰,具有厚重的历史纵深感;它收录孙犁发表在本报的全部文字,除个别字按现行惯例做了规范以外,未作任何改动,保留了大师文字的原汁原味,是一部孙犁作品原生态的文本,极具学术价值;我们还约请了与孙犁共事多年的本报部分编辑记者,就孙犁文章发表的背景、文字修改的过程等史实做了大量注释,提供了迄今为止孙犁作品任何版本无法提供的珍贵史料;本报文艺部老编辑葛瑞娥同志将本报原发稿与孙犁亲自修订的1982年百花文艺出版社版《孙犁文集》做了比较,写出大量注释;百花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张雪杉、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刘运峰对全文分上下两部分进行了校读。附录中收入回忆孙犁的文章,作者全部为本报职工,以不同角度、不同个体体验,描述了孙犁工作生活的多个侧面,亦不失为一套记录孙犁的口述史。孙犁家属对本书的编辑给予大力协助,除无偿出让版权外,还提供了近百幅老照片,本报原美术编辑、老画家林浦为《风云初记》首发而配发的插图也收入书中,使本书图文并茂,是一部难得的珍藏本,极具文学价值、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
编辑先生的文字,再一次阅读先生的文字,仿佛又看见先生。
见字如面。见字如面。
(此文为《天津日报珍藏版孙犁文集》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