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向互动提问为契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2009-04-07 03:24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3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性课堂提问

雷 茜

【摘 要】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课堂互动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首先提出提问方式的改变是提高英语课堂互动性的一个突破口,然后探讨性的提出了以多向互动式提问为契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性的具体策略,希望能给广大的英语教师在实施新课改,建立互动式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课堂提问 英语课堂教学 互动性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合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是,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影响,不少英语教师不知如何使被动的学生变成课堂活动的积极主体。虽然,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学方法的更新等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是,提问方式的改变无疑是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一个突破口。我们可以打破以往师问生答的提问模式,以多向互动式提问为契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互动性,逐渐改变学生在课堂的被动地位并建立互动式英语教学模式。

一、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的缺陷

虽然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一直把教师的提问视为一种艺术,并鼓励教师在课堂提问。但是在旧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传统的课堂提问存在以下缺陷。(1)教师是课堂提问的主体。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提问是教师言语(teacher talk)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组织课堂活动最常用的技巧之一。教师的提问有时是为了检查学习成果,有时是启发和引导学习的一种手段,所以很多时候教师是自问自答。(2)课堂提问形式单一。在传统的教师主宰的英语课堂,提问的形式是单一的教问生答式。学生不积极回答问题也不参与提问,所以课堂互动性差、教学效果自然不好。(3)提问后等待不足。多数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考虑到时间有限,发现无人回答,就给出答案。这样以一来,就没有达到让学生积极思考的目的,更不要说互动与合作。

二、提问模式的改变是建立互动教学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大量的课堂教学观察和研究证明单项提问和双向互动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提问模式。单向提问模式一般由教师发问,不要求学生立刻做出反应(T→S)或不要求学生提出质疑。这种提问模式是信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单向流动,学生在课堂上仍然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双向提问又可以分为由教师发问(T→S→T)的问答互动和由学生发问的问答互动(S→T→S)。双向提问有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教师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主动探索,积极学习,但教师仍是互动的核心角色,并且信息仅仅是在师生之间上下流动,而信息在学生之间的平行流动和沟通则无法实现。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每个学生按照本身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主动进行意义的建构,而不是简单的由教师灌输给学生。所以,每个学生都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多向互动提问通过让学生自主的参与互动和交流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多向互动提问的具体模式灵活多样,即包括教师和多个学生之间的互动(T→S1→T→S2,S1→T←S2等),又包括多个学生之间的互动(S1→S2→S3,S1→S2←S3等)。它使每一个课堂教学的参与者都有可能成为互动的引发者或推动者。多向型互动视教学为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合作建构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生生之间全渠道的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彼此分享思想、经验和知识,彼此交流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和达到共同发展。这种互动模式使课堂的互动性大大增加,它有利于形成积极、活泼、民主的课堂气氛,优化英语教学的质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三、以多向互动式提问为契机提高课堂互动性的具体策略

互动式课堂提问和传统的教师提问不同,为了维护课堂提问的互动性,使提问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讲究提问的具体策略。

1.提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Ur(1996)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遵循以下六大原则:第一,问题要清楚。在提出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问自己这样两个问题:听者是否能迅速理解问题本身;听者是否会理解你期待的是什么样的答案。第二,问题要有学习价值。提问者必须问自己,它是否与我们所学的材料相关,对我们学习材料有没有帮助。第三,问题要有趣。别人会不会认为我这个问题有趣、有挑战性并且发人深思。第四,问题要难度适中。学生有没有能力回答我的问题。同学有没有能力回答我的问题。第五,要把握问题的延展性。这里尤其是教师,在提问之前必须问自己,这个问题会不会引发或鼓励较深入的回答、或多样的回答。第六,对提问反馈的正确认识。提问和答问会被老师和同学尊重吗,会不会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或嘲笑。

2.问题的灵活调整

提问的目的是为创造和提供语言实践及输出的机会。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最怕遭遇提问后无人回答问题的尴尬局面,而这种局面多数是由于提出的问题难度不合适或学生没有听懂问题所致,这就要求提问者尽快对问题做出调整。如果难度太大,问题就应该及时更换或降低难度。如果是其他人没有听明白,就可以用以下方法:重复前面所提过的问题,适当地暗示问题的答案或换一种表达方式或使用选择性问句。教师提出的问题还应该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的水平做出调整,向基础差的学生提较简单的问题,向基础好的学生提有较大思考空间的问题。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充分的训练。此外,学生也要学会提问调整策略,尤其是表达调整策略,即学会向教师和同学用不同的语句和方法阐释和澄清自己的问题,避免提出问题无人理解和无人能答的尴尬局面。

3.提问之后要有充分的等待

提问后的等待时间是指提问后留出的思考时间。提问后留给对方足够的思考时间是互动式课堂提问的重要策略之一。提问后,留出3~5秒或更长的时间思考准备答案,可以保证听者对问题的充分理解,增加回答的内容,并鼓励较高水平上的思维。这样学生的输出能力才能得到训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意义的交流活动才能实现。事实上较高认知水平的发问能刺激学生进行较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而这种问题需要等待的时间更长。教师在提问后不要急于把结果告诉学生,学生的提问也鼓励等待一定的时间,给更多的学生回答问题和参与学习的机会。如果提问后等待时间过短,让听者措手不及,答不好问题或挫伤回答的积极性。提问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技能,不是一种威胁或惩罚,更不是一种在同学面前的炫耀。如果提问后马上给出答案,学生容易依赖,不愿独立思考,只坐等提供的答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注意让他们有回答出问题的成就感,鼓励多思维互动,培养学生有意义的交际能力。

4.教师监控和教师反馈是多向互动提问延续的关键

多向互动提问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组织。提问组织主要表现在对提问模式的选择,提问过程的指导,问答过程的监控和对学生的问答做出评价和反馈。其中,教师对问答的反馈是多向互动提问得以延续的关键。虽然教师不是互动式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改变。教师在组织提问前要明确的告诉学生互动的组织形式。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有困难的学生随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难度和针对性给出建议,对不清楚的问题要指导学生适当调整提问方式或改变提问策略。在互动式提问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提问做出监控和指导,对学生的答问也要给出建议。而且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和答问表现的评价和反馈相当重要。教师的评价和反馈是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了解自己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如果学生互动之后,答案仍然不够完整、不够准确,教师可以提炼、补充和总结。教师首先要反馈问题的答案,它可以是简单重复学生的问答、对比学生的问答、概括或摘要学生的问答。可以重复一遍提出来的问题,然后把问题、答案或提示单词写在黑板上,帮助那些第一次没听清楚的学生。接着,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和答问的过程进行评价。针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教师的评价以表扬为主。对一时答不出来的或是答错的学生,千万不要轻易责备更不要讽刺挖苦。另外,教师自己也要认真的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给出的答案,以免评价时南辕北辙。评价要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多向互动提问才能在英语课堂更好的延续。

语言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进行课堂语言输出(output)的机会。多向互动提问正是迎合了语言学习的这种需求。然而多向互动提问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成功应用到英语课堂的。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在锻炼中遵循具体的原则和逐渐掌握提问的技巧和策略。当然,提问不是英语课堂增加互动的唯一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提问可以和分组活动、派对活动、游戏教学、角色表演相结合,取得更好的互动效果。

参考文献:

[1]屈社明.英语课堂多向互动提问方式的教学过程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6,(11):123-124.

[2]Ur,P.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张彦军.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空白效应”[J].教学与管理,2005,(1):55-56.

[4]应海双.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创建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4):57-58.

[基金项目] 宝鸡文理学院院级重点科研计划项目(ZK0766)。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性课堂提问
玩转表演
基于情景教学法的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微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对汉语研究的理论意义
城市户外广告互动性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