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理念的思考

2009-04-06 07:33马海燕
中国经贸导刊 2009年20期
关键词:教务管理人员教学管理

一、现行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困境

教务管理不仅要讲质量,还要讲效率。随着学分制的不断引入,教务管理工作不断有新的需求,虽然有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者终日忙碌在岗位上,但是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着热情有余而能力不足尤其是创新能力偏低的现象,在管理观念上过分强调工作的服务性和规范性,强调刚性的“管”,柔性的“理”不足,只仅仅满足于完成上级教务部门和其他部门布置的工作和任务,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在管理模式上僵化现象严重,造成整个教务系统出现一种机械、反复、低效的局面。

二、造成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困境的根源

造成上述困境的根源归根结底是仍然深受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影响,现行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理念不能适应社会新形势的特点,仍较为落后,许多教务管理人员缺乏对学分制条件下教学管理的本质、内容、方法、特点和规律深入的了解,“以管为本”、“任务导向”的观念和工作意识仍是管理中的主流价值取向。

随着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日益信息化、现代化,对高校的教务管理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要摒弃过去那种“刚性”过强、“柔性”不足、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的倾向,改变“制度淡化、管理弱化、手段老化”的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要消除现行教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创新,基于本校(院)实际实施教务管理上的创新。要将先进的教务管理理念贯彻到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中,营造一种激活教务管理人员创新力的管理机制,为管理者提供创新的环境和机会。提高教务管理水平。

三、创新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理念的思路和路径

(一)创新教务管理新理念

它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变“客体管理”为“主体管理”、变“被级管理”为“主动管理”。传统的教务管理组织缺乏自主性。二级教务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按照上级要求被动进行,在一般人的眼里,教务员只是被动的操作者、执行者,从事的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说白了就是一个勤杂工。这种偏见,直接导致了高校教务员的整体地位长期处在低下的状态。因此,为了提高教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二级教务管理人员应该树立教务管理新理念,在工作中要做到三变: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为事前,变一般为满意,提高管理的条理性,增加管理的主动性。其二:淡化在管理中以“管”为主的思想意识。长期以来,教务管理重“管”轻“理”。思想僵化,态度生硬,给人以“被动接受和服从”的感觉,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刚性的“管”与柔性的“理”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以“师生为本”的“理”应是教务管理工作的润滑剂,因此,应淡化以规定性、强制特点为主的“管”的管理观念,建立以沟通、协调和说服等特点为主的“理”的管理观念,强化教务管理工作为教学、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思想和意识,真正做到管理“以师生为本”。

(二)机制创新,规范管理

管理者只有树立了教务管理新理念,才能用创新的独特的思维去思考,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趋势和发展方向,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研究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建立并完善课程新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新体系,力求教务管理制度要“内容精练,规定明确、条例简明、注重实效”,提高管理水平。

(三)管理创新

教务管理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在管理方法上动脑筋,对其进行创新,往往能使复杂的问题简易化、困难问题简单化。例如:每周一的例会制度和每天上下班“一分钟管理”都很适合二级学院的教务管理。每周一的例会就是针对学校里安排的前周时间的任务做个总结和落实以及本周的事情做个安排,每周一的教务会议,能够给相关人员及时的提醒,既做到分工,又能够协助。每天的“一分钟管理”中让管理人员能够每天上班前明白今天的任务,下班前检查工作中完成的情况,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只有在管理上进行了创新,才能理清教务管理思路,在复杂、繁杂的教务管理中处理好“人流”、“物流”、“财流”、“时间流”、“信息流”等难题。

(四)加速实现教务管理的现代化

加速实现教务管理的现代化,必须做到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管理人才的现代化。近些年来,各个高校纷纷兴建校园网,建立信息中心,构建了高校现代化教务管理支撑平台,实现全校和各院的教学资源共享,信息现代化给教务管理工作带来崭新的局面。教务人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本上走上了“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之路。

(五)营造良好的教务管理氛围,激活教务管理人员创新力

“任何人都有可能真正被激励起来,人们应当在能够培植自我激励、自我价值、充分自信的氛围中工作”。教务管理环境是由内、外部分组成的,外部环境指的是学校的整体发展状况,教务管理与广大师生和其他部门的互动关系,学校和学院要重视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工作,摆正二级学院教务管理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人员的个人业务、能力、声誉与地位上,努力给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人员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总之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创新,提供一个有利于教务管理发展的自由空间,这样才能提高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不断为教务、教学法管理进行探索与创新。

内部环境指的是开展教务管理活动的直接依据和条件,其中以教务管理人员的人际氛围和团队精神力量对教务管理效率的影响最大。要让教务管理者明白:教务管理既是行政管理,又是学术管理。教务管理工作者要改变过去那种只当“收发员”,“通信员”“传声筒”,以及只是被动应付一些上传下达的事务性的工作观念。只有观念更新了,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要求,才能明确自身的定位问题,才能树立主体意识,主动自觉地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激活创新力。养成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好习惯。不断思考新问题,产生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取得新成果。

总之,面对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二级教学管理工作者应该营造创新氛围,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新理念和思维方式,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体系。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本领,从创新的成功中获得成就感,成为理论型、实践型、才能型的教学管理人才,使教务管理工作能够上层次、上水平,永葆蓬勃的生机和青春。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商学院校级课题“教学院部关于实施质量工程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7年47号)

(马海燕,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务办讲师)

猜你喜欢
教务管理人员教学管理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关于教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我国成人教育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问题探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教务员业务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探究
写在最后
高校教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