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宁,王 晖
(1.常州电视台,江苏 常州 213003;2.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北京 100024)
在电视深度报道的节目形态中,调查性报道是备受电视新闻工作者推崇的一种节目形态。目前,在美国乃至西方的新闻界,调查性报道与解释性报道、客观性报道鼎足而立,成为主流流派之一。尽管直到1985年普利策新闻奖中才增设了“调查性报道”这一奖项,但是调查性报道的方式早已为众多记者使用,1972年的“水门事件”则把调查性报道的声誉推上了顶峰。
调查性报道因为对社会的重大影响被西方新闻界称为“报纸再生的希望之星”。美国学者大卫·安得生和皮特·本杰明早在1975年就提出,调查性报道就是“报道那些被掩盖的信息……是一种对国家官员行为的调查,调查对象也包括腐化的政治家、政治组织、公司企业、慈善机构和外交机构以及经济领域中的欺骗活动”。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写作教程》编写组强调:“调查性报道指的是一种更为详尽,更带有分析性,需要花费时间的报道,目的在于揭露被隐藏起来的情况。”《新闻日报》记者鲍伯·戈拉博斯基和波尔·威尔森也认为调查性报道就是“揭露一种被某些人或组织故意掩盖的新闻”。我国学者张威说调查性报道是新闻媒体相对独立的、揭秘的、深入的采访活动。它比较费时,篇幅较长,经常以连续报道的形式出现。西方国家的调查性报道有两个普遍特点:一是报道内容多针对政府以及众多公共组织的弊端;二是媒体在这种报道题材中彰显了其独特的品格,要求报道的自主性。尽管调查性报道在西方已经相当成熟,但在我国尚属于探索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色是既积累了一些可贵的报道经验,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对照西方调查性报道的两个特点,文章主要探讨我国的调查性报道呈现出的状态及其本土特色。
我国的调查性报道并不单纯地等同于西方新闻界所定义的内容——“一般是报道某些人或某个组织企图掩盖的新闻”,并且“常聚焦于不义、丑闻和违法活动”。调查性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西方某些资产阶级新闻学者不承认这种新闻报道的倾向性。他们提出“只报道事实,不报道意见”,提倡“客观主义”。他们在极力反对新闻报道的倾向性的同时,又十分强调新闻价值说。然而,按照新闻价值理论,并不是任何事实都能够写成新闻报道,只有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才能写成新闻。因此新闻报道是必须加以选择的。既要选择,那么报道的倾向性就不可避免了。实际上,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新闻传播者的一些主观因素,如政治理论水平、新闻敏感性、写作能力、知识修养等等,这些都能影响新闻价值实现的程度。
说新闻报道没有倾向性而纯客观,其本身就是不客观的。我国公开承认我们的新闻报道具有倾向性。我国选择新闻报道的标准主要有两个: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新闻价值决定新闻事实值不值得报道;新闻政策则决定新闻允许不允许报道。这也可以说是新闻选择的“大倾向”。当新闻事实既具有新闻价值又符合新闻政策时,毫无疑问,这条新闻事实将会被采写报道。但是以什么样的角度去报道,又以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对这一新闻事实怎样评价,不同的新闻传播者往往又会作出不同的选择。
在新闻事实的采访和写作过程当中,新闻传播者自身的立场、观点、知识水平、认识能力都会或明或暗、或强或弱地表现着。新闻产生阶段,记者对各种事实信息进行选择、反映和加工制作,新闻传播阶段,编辑对种种新闻内容进行筛选、鉴别和修改剔除,新闻传播者的倾向性也就被无形地注入到了他们发布的信息当中,新闻报道因此兼有了新闻传播者的倾向性,而成了反映新闻传播者的倾向性的有形载体。
西方媒体选取的题材主要涉及公共机构和政府机构、经济机构、犯罪集团等领域的黑幕和内幕。中国的报道有着更深层次的新闻理念、新闻体制以及社会环境。我国的调查性报道在表现非揭露性题材,即中性、正面题材方面同样可以大显身手。在西方,媒体本质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服务的,它们掌握在大的财团手中,追求商业利润是其终极目标。在中国,媒体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喉舌,“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任务。大量正面的、中性的题材需要记者去挖掘。
我国的电视媒体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众传播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真实、客观、全面地记录和反映我们国家、我们所处时代的精神面貌。我国的电视台公有制的性质也决定了它不会像西方商业电视台一样把获取高额利润放在首位。中国的调查性报道除了调查一些部门和机构存在的问题之外,还要报道反映社会重大变革、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与整个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内容。这些内容,有负面的问题,但更多的是中性的和正面的内容。从全面、客观这一角度出发,我国的调查性报道就不能只做或主要去做那些反映负面问题的报道。这其实也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受众理念。
《新闻调查》前任制片人赛纳认为:“有真相可以探询的题材,无论是内幕调查还是对复杂问题的深入探究,都可以进入调查性节目的选题范围。”所以不仅要选取人们关注的话题,一些起初人们不怎么关注的问题,也可能成为报道的对象。视受众为消费者,媒体可以纯粹从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出发选取题材,那么一些潜在的,还未被大多数人关注的内容往往会被媒体遗漏或忽视。《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栏目都充分体现了调查性新闻报道的不同的内容取向。
《新闻调查》早在创办初期的1998年就提出了“广泛的大众关切度”这一标准,直到今天仍然选择这一标准,这也是我国调查性报道选择内容时最重要的标准。《新闻调查》在实践过程中也对调查性报道的内容有过相对明确的界定,1998年曾提出了三句话理念:重大新闻事件的背景全面深入、国计民生的改革话题难点疑点解惑、大时代新闻背景下的故事一波三折。到了2000年,《新闻调查》又增加了“从人本的角度去透视人物、事件、时代、历史的相互关系,展示事件中的人物命运和心路历程的题材”。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新闻调查》不仅播出了像《透视运城渗灌工程》、《药品回扣内幕》、《南丹矿难内幕》等揭露内幕、黑幕的节目,同时也播出了像《眼球丢失的背后》、《婚礼后的诉讼》、《打工子弟学校》等揭示事物复杂状态的节目。直到现在,《新闻调查》还没有把题材界定到某些具体的领域,这种特色实质上是对西方调查性报道内容取向的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内容取向不再局限于西方的“揭黑幕”的范围内,关注的领域更为广泛,显示出了调查性报道的中国特色。
一直以来,国外学术界对我国的调查性报道提出怀疑,认为它没有独立的调查过程,总是在一些部门的配合下进行。其实我国媒体也具有相对独立性。我们要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党和政府的领导是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媒体完全可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负责精神,发挥工作的自主性。在具体业务上,媒体应该按照大众传播的规律,按照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来具体运作。新闻报道要“忠于事实、忠于真理”,这是实际工作中相对独立性的要求,也是媒体相对独立性的要求。在事实和真理面前,媒体是独立的报道者,它必须不受干扰地还事实和真理以本来面目,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新闻事业的基本要求。
除了身份上的相对独立,调查性报道的独立性主要指媒体的独立品格,即媒体在整个报道活动中要保持自己的独立行动、独立思考和判断,不轻信任何一方,包括与媒体配合的部门,媒体只能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去调查了解。
当《新闻调查》旗帜鲜明地打出调查性报道的口号时,国内关于调查性报道的理论研究还不深入,大多是在舆论监督的语境下进行的理论探讨。因此,在进行调查性报道实践的同时,《新闻调查》对调查性报道的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梳理和研究,形成了自己的操作理念。《新闻调查》认为,一个选题能否算得上调查性报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调查的内容是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2)这种行为被掩盖;(3)调查是记者独立展开的。只要符合这三个要素,就是调查性报道。电视调查性报道是调查性报道中的一类,从实现的过程来看,电视调查性报道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独立的电视媒体调查。是电视媒体自己进行的调查,并非报道他人的调查行为和调查结果。借助司法或纪委的力量所做的大案要案属于调查节目,不是调查性报道,因为它不是独立调查。
第二,个性化的调查记者。对于电视调查性报道来说,出镜记者的表现尤为重要,既是调查行为的主体,同时也是一个节目的结构元素。他是调查行为的实施者、调查过程的表现者,是栏目的外化标志和品牌形象,也是《新闻调查》最具调查个性和优势的因素。《新闻调查》记录和展示的是出镜记者如何通过各种手段进入事实本身一步步获取真相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认为,《新闻调查》更多的时候是在“拍摄自己”。
第三,深入的独家发现。强调调查记者必须有新的独家发现,这种发现对揭示事实真相具有推动的作用,能够深化节目的主题。比如在《运城渗灌工程》节目里,记者王利芬从蓄水池的地上拔出塞着木头的水管,揭开渗灌过程的造假真相;《死亡名单》中,记者曲长缨在太平间核实死亡人名单,发现被隐瞒的死难矿工;《“非典”突袭人民医院》中,记者柴静在北大人民医院发现把SARS患者写成普通患者的名单,甚至划出一条线就是隔离区,这些都属于新的独家发现。
第四,完整的调查过程。记者作为调查行为的主体,他的行为贯穿节目的始终。记者在调查当中,提出问题,求证问题,得出结论或者判断。得出结论、完整地揭示真相是调查性报道的最高境界。比如《死亡名单》中,曲长缨通过自己的调查得出死难矿工人数被大量隐瞒这样一个结论,这是最高境界。但是很多节目做不到这一点,只能得出一种判断,比如《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通过记者的调查分析,得出死在派出所的刘骏,死因可能并不是像官方报告的是自杀,这是一种判断、质疑,为观众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
电视调查性新闻节目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新闻节目,其故事性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这种故事性的表现形式越来越明显。调查性新闻节目有时候就像在侦破一个案件,丝毫的蛛丝马迹都可以让调查得以进行下去,并且让观众觉得是在关注一个案件或故事发展的全过程。这种叙事方法,比原先那种简单的画面加解说的新闻表现手法效果要好得多。悬念设置的根本出发点是把握好观众的心理,让观众和记者同时面对一个疑点,用摄像机代表观众的眼睛,记者的采访代表观众的疑惑。
尽管根据节目流程,记者在进入采访过程时已经知道了很多观众不知道的内幕,但是记者必须不停地代表观众提出问题,像剥笋一样地把调查情况层层展现在观众面前。未知事实对受众来说是种诱惑,选题的“独家性”能够大大增加报道的吸引力。
由于对时效的要求不高,调查性报道有了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那些有真相、有疑问、有新意可以挖掘的,受到百姓关注的,反映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典型特征的社会话题都可以进入调查报道的选题范围。像《大官村里选村官》,从小事反映中国农村民主化进程,很有典型性和新意。很多非揭露性题材其他媒体已做过报道,《新闻调查》力求在已知的新闻事件中发现未知的新闻事实,在重新调查、重新阐释上下功夫,用深度和新角度来吸引受众。比如《铁面局长》,主人公段荣才的光荣事迹不少人耳熟能详,但节目中记者展现了多处观众不知道的内容。如他即将调离涞源县时,全县的公安干警除了值班的干警,全都聚集到公安局大院来送别他,院子上空响起《送战友》的歌声,这时他第一次流泪了;而当他作为新任的蠡县公安局长走进蠡县公安局时,迎接他的却是一栋空无一人、漆黑的办公大楼,这时段荣才第二次流泪了。一天之内两次“英雄落泪”的细节成为这期节目中的亮点。
《新闻调查》根据“大时代背景下的新闻故事一波三折”的宗旨,自觉将故事化视为节目生存的方式,将这种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具体化为“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的原则。同时,在注重叙事故事性的基础上,还要善于设置悬念。《新闻调查》要求节目的标题是内容的浓缩和提示,节目片头的每一句话都尽量选择被采访者最具冲击力的语言,以期造成悬念,吸引观众。
现代调查性报道的创始人普利策认为,新闻调查报道中最难的是既要保持报道的吸引力,又要使它受到精确和良心的约束,而不是随心所欲。如今在娱乐风潮的普遍席卷下,吸引力被唯一对象化为收视率。在央视“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指引下,收视率也成为栏目生存的第一指标。
纵观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微观领域的调查性报道总是和宏观领域的社会大变革紧密相连,而且二者之间约略存在着某种相互依存而又相互促进的关系。然而,单一的电视平台播出,再加上相对“寂寞”的首播时段,无疑限制了其受众接受范围。可以将备受社会关注、揭示社会热点和疑点的节目转化为广播、网络等媒介的播出格式,并通过有效的回馈机制尽量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集体参与,进而实现传播价值最大化。所以,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发展壮大只能立足而不能脱离中国社会的现实。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视西方调查性报道的进步与发展。无论如何,拥有全球性的视野和国际化的参考背景对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发展是有利而无害的。
[参考文献]
[1]刘涛.《新闻调查》:调查性报道的文体范畴辨析[J].南方电视学刊,2004(5):72-74.
[2]陆红梅.对调查性报道题材与结构的探析——以2003年《中国青年报》的《冰点》专栏为研究文本[EB/OL].(2004-02-20).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 /article.php?id=1574.
[3]傅海.国外新闻理论中的“调查性报道”[EB/OL].(2005-04-21).http://www.magshow.com/b ksc/read.shtml?id=2730.
[4]邓惟佳.试论电视调查性新闻节目的故事性[EB/OL].(2007-05-11).http:www.sdcatv.com.cn/tv/sdst/info.jsp?id=267.
[5]张洁.《新闻调查》:从调查节目到调查性报道[EB/OL].(2007-02-13).http://www.sznews.com/jbjob/contenl/2007-02/13 content-8714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