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研究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讨会综述

2009-04-05 14:48杨刚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1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文本

杨刚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文本研究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讨会综述

杨刚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2008年11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会和常熟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讨会在江苏常熟召开。来自北京、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等地的二十余名学者应邀赴会。围绕会议主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会学者各抒己见,思想精彩纷呈,现就会议的主要内容从三个方面予以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及其问题

文本是思想的载体,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最直接、最丰富地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中。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必须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作指导,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基础,解决进一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

当前,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着一些严峻的形势,如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不能及时地、有效地转化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能真正的大众化、普及化和国际化;虽然目前中国的文化建设、思想理论建设成绩显著,但是真正的先进文化的产品供给不足,人们需要的精神支柱不够强大,等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侯惠勤教授认为,以上这些严峻的形势表明: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研究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有着强大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研究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脚踏实地从中国人民正在从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出发,以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为中心,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除了做好自己的研究工作以外,必须把思想理论成果转化为强大的思想动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侯教授进一步指出,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一个思想障碍,那就是以为可以纯客观地进行文本研究,可以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针对这个问题,侯教授认为,在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上,要做到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研读原著最根本的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有什么样的解释框架和研究结论,那些认为自己没有立场、没有历史观、没有价值偏好的人,往往是受最流行的思潮的支配,容易落入一些庸俗的价值取向的陷阱。我们要做的只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磨砺出科学、正确的历史观,才能够得出正确的、合理的结论。

侯教授认为,在读原著和研究史料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史料的真实只是研究的基础,史料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要达到历史的真实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一再强调,从史料的真实到历史的真实,除了要有正确的历史观以外还要有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有三条,第一个原则是正确把握事实总和。把握事实总和,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把握最大量、最基本、最常见的事实;二是把握最反常的事实;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最新出现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事实。第二个原则是,要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成熟阶段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这样才能把握历史的真实,正如马克思说的,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第三个原则是,要有一个好的叙事方法,通过逻辑再现历史,也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总之,在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上,我们反对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认为文本研究可以没有立场,可以摆脱一切世界观、历史观的纠缠;第二种是认为不存在真实的历史,没有客观真理,也不可能有真实的马克思主义的倾向。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吕世荣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对于准确把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整个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没有达成一致,出现了两种理解:一是有些学者把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五个二级学科的内在统一;二是有些学者虽然是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统一来谈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但并不是从三者之间真正的内在联系来讲整体性。这些观点混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统一性。因此,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的研究,达成一个共同的认识,在现阶段显得十分必要。

吕教授进一步认为,如果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看成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统一的内在结构所体现出来的功能和效率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真正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我们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吕教授指出,正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理解不同,所以在如何看待和评价晚年马克思的问题上,才会出现说法不一的现象。吕教授认为,我们必须以文本为基础,以问题域的形式,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的语境下,正确认识马克思在早年和晚年两个不同时期的思想,揭示两种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与信仰问题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周宏教授针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并就一些问题作了初步的回答: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什么?(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学说,还是普世的学说?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武器,还是为所有人服务的武器?(2)马克思主义是批判与建构相结合,还是批判与建构相分离?(3)马克思主义是思想结果体系,还是思想运动体系?是观点的体系,还是过程的体系?(4)马克思主义是理论观点的呈现,还是实践策略的呈现?(5)马克思主义是开放性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是否存在界域?是有原则的开放,还是无原则的?(6)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武器,还是人生修养的工具?第二,马克思主义在何种意义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周教授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解释,即马克思主义的四大构成要件:(1)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2)超越资本统治的基本观点;(3)唯物辩证的研究方法;(4)人类解放的社会目标。周宏教授由此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体现在四个方面:(1)人民群众的立场;(2)利用资本、限制资本的观点;(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唯物辩证的方法在工作方法上的体现;(4)人类的解放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联。第三,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代表人物,在这些人物当中,有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有的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我们除了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在哪些方面获得了发展之外,还要研究为什么一些人会背离马克思主义?第四,如何对待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周教授认为要把握住以下三点:(1)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观点,要结合历史场景和在思想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来把握它。(2)必须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形态,它们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是一种承继关系,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它们继承了什么、丢弃了什么,这有待于我们的研究。(3)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从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来研究马克思主义,而不仅仅是学识性的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性研究,周教授把它初步概括为以下四个内容:一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情怀,在中国,无产阶级就是人民群众;二是科学的态度;三是社会主义运动的自信;四是人类解放目标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自上个世纪传入中国以来,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大地上。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问题,河海大学哲学系主任黄明理教授认为,信仰往往和目标的时空距离成反比,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我们过去对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解的纠偏。当前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弱化,与其说是信仰产生了危机,还不如说是对多元化的信仰缺乏一种筛选、判断和选择的能力。黄明理教授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们应当持辩证的态度,将信与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当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盲目性的信仰与投机性的信仰混合在了一起。我们应当做到,信中有疑,疑中有信,否则,我们的信仰可能就是排他主义的或原教旨主义的,健康的信仰应当是在理解之后的一种自愿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弱化是和中国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建设重理论而轻实践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应当保持一种适当的张力。黄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被冷漠也许是一个表象或是假象。我们冷漠的可能是马克思主义的教材,或者说是对教材式的马克思主义的厌恶,而不是厌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思想。这就和马克思主义的解读者有着很大的关系,解读者是否忠实于文本、是否抓住了现实、是否有真正的问题意识、是否用优美的语言来表达,这是一个关键。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针对当代中国文化市场的粗俗化倾向,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姜迎春副教授认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最基本的文化自觉在目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社会,粗俗文化常常以精致的形式呈现,所以它有欺骗性;粗俗文化常常打着大众化的招牌,所以它又具有伪群众性。粗俗文化的泛滥是现当代文化市场的重要特征,它以抽象人性论为哲学基础,诉诸感官主义;它放弃文化的精神提升功能,教诱人们放弃社会理想。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全面超越粗俗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纷纷涌入中国社会,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之一。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当今西方世界流行的一种思潮,在西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代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评论家和理论家费雷德里克·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作品无深度模式,断裂传统而造成历史意识消失、人的主体性丧失,丧失文化本源而导致距离感消失,连现代主义尚有的对社会现实的焦虑恐惧都已消失殆尽。后现代主义文化因失去了心理情感深度和历史深度而表面化了,成了纯粹的形象或幻象,话语或游戏,表现了自我与社会的精神分裂症。经过二十多年的流传,我们已真切地感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存在和它的威力,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已经成为一个需要进行严肃而认真思考的问题。安徽大学政治学系副主任吴学琴教授认为,后现代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不再像马克思当年讲的那么尖锐、激烈,阶级存在的方式比较复杂,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也越来越被人们遗忘,但是后现代社会里阶级利益的对立仍旧存在,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依然是我们认识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最有效的理论依据。后现代主义文化在中国的流传和盛行,反映了在中国改革转型时期人们心理上压制与解放、焦虑与希望的矛盾,实际上包含着不同文化之间政治主张的对立和意识形态的斗争,隐蔽的意识形态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在中国流变和发威的内核。吴教授提出,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种引领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契合和共同的超越之上的,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契合主要体现在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上,而且两者都主张超越西方中心论的人类价值关怀和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理想和追求。由此,吴教授认为,从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契合出发,我们当下可以采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多样表现形式去揭露落后的、粗俗的文化,在全社会倡导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坚持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真正做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徐志坚副教授认为,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更新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体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样态和特征。生活方式既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表现形式,同时新的生活方式的产生和形成也标志着社会进步。在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上,人的生活方式是表现人的发展的重要形态,生活方式的更新和转换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国国民生活方式的转换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方面。生活方式的更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追求健康、独立、人性、温情、明理、诚信、有序的生活方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活方式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生活方式的更新更有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终极价值目标的实现。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是当前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次会议的主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意义重大,难度也大。综观本次会议,有不少富有理论深度的成果在其中呈现出来,但是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远远多于已经达成的共识,有很多问题甚至还没有提出来,比如,如何解决理论上的“是”和现实中的“是”的反差,使理论与实际更好地结合;如何在非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中讨论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理论和感性的关系。对话平台初步形成,这些未决的问题正是今后“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努力开掘的对象。

A8

A

1008-2794(2009)01-0118-04

2008-12-05

杨刚(1984—),男,江西吉安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文本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