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原著,联系实际∗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讨会上的讲话

2009-04-05 14:48:37侯惠勤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1期
关键词:历史观现实马克思主义

侯惠勤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

研读原著,联系实际∗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讨会上的讲话

侯惠勤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

“马克思主义经典与当代意识形态批判”笔谈

[编者按]2008年11月22-24日,由中国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会主办、常熟理工学院承办的第二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论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讨会在江苏常熟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江苏省教育厅、河海大学、河南大学、安徽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单位的二十余名学者应邀赴会。本刊从与会学者的发言稿中,编选了这组笔谈。

一、面向现实: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取向

研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目的是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解决进一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

当前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一个严峻形势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一些人私下或公开地在国内外场合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的提升看作是搞资本主义的结果,这是一个重大的基本价值认同的危机。出了问题归责于社会主义,一有成绩都归功于资本主义,这是一个很严峻的形势。另一个严峻形势就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不能真正地大众化、普及化和国际化,所以国内外对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有什么重大的理论创新弄不明白。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我们得问问自己有没有搞清楚,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人民群众认识这个问题,只有我们自己搞清楚了才能去教育、帮助人民群众,这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还有一个很大的挑战是,虽然现在文化建设、思想理论建设成绩很大,但是大家感到真正的先进文化的产品供给不足,人们需要的精神支柱不够强大,表现为一个普遍现象——现在很多人或多或少、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信仰危机,很多人实际上没有一种真正的、健康的精神支柱,所以快乐成为现代人的人生追求,失去了超越自我的、真正的精神追求。

所有这些都表明,一则马克思主义研究面临着很好的形势,有很强的社会需求;二则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和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的责任所在。因此,马克思主义研究不能成为书斋式的研究,一定要以中国正在从事的伟大事业为中心,以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为中心,这样的研究才是有前途的。

目前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有两种道路,一种是文本研究越来越回到书斋,越来越脱离实际,最后变成孤芳自赏,这不是我们要走的路;另一种是把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转化为我们实践中的强大思想动力,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这条路才是我们要走的。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要坚持正确的立场和方法,立场就是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这一边,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邓小平说过,要确定古典共产主义学说也就是马恩思想的价值,我们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基本的方法,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和确定马恩思想的价值,这一方法本身就是普遍真理。因此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定不能是孤立的、静止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实践和发展的过程。胡锦涛曾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开辟归根于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科学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是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正反经验,三是对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科学把握,四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亿万人民的根本愿望的科学表达。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也要坚持做到这“四个科学”。

二、历史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前提

很多人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存在一个思想障碍,那就是以为自己可以纯客观地进行研究,比如解释学上的语境还原。读原著最根本的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有什么样的解释框架,就有什么样的研究结论。那种认为自己毫无立场、毫无历史观、毫无价值偏好的人,往往是受最流行的思潮支配的,因此往往会落入一种很庸俗的价值取向,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经常讲的。在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上,想标榜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只有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磨砺出科学、正确的历史观,才能够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这一点恰恰是现在搞原著解读的人所忽视的,也和当前以非意识形态的方式灌输意识形态的重要动向的时代大背景有关。比如,在解读和理解科学发展观方面,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那就是仅仅认为科学发展观是为了解决发展的难题,完成中国社会的转型,而没有关注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前提。讲科学发展观首先要讲它的世界观、历史观、方法论意义,学习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搞清楚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发展,什么样的发展也就是道路的选择,中国的选择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在研究问题时要重视历史观的选择。在读原著和研究史料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史料的真实只是研究的基础,史料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要达到历史的真实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一再强调,从史料的真实到历史的真实,除了要有正确的历史观以外还要有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原则有三条。一是正确把握事实总和,把握事实总和,可以依据以下三个判断:(1)把握最大量、最基本、最常见的事实;(2)把握最反常的事实,比如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工人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有一种本能的敌意;(3)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最新出现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事实。二是要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成熟阶段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才能把握历史的真实,正如马克思说过的,“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三是要有一个好的叙述方法,通过逻辑再现历史,就是马克思讲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因此,我们反对两种倾向,第一种是认为研究原著可以没有立场,可以超脱一切世界观、历史观的纠缠,可以很客观、很纯粹;第二种是认为没有一部真实的历史,没有客观真理,不可能有真实的马克思主义。

三、理论和现实批判何以展开

有一个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来没有改变的,就是真理的发展有两条道路,一条道路是吸收、辩证综合,另一条道路是批判,如果单有吸收、辨证综合,没有批判,是开辟不了真理的道路的。今天,人们比较看重的是包容、吸收、交流、融合,批判讲得太少,而我认为没有批判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也没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品格,批判不是单纯的否定,批判是把握事物的一种方法。因此,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批判的,这个判断在今天还适用,而我们当前最大的挑战就在这里,现在人们更多地是用宽容代替了批判,用包容代替了是非、善恶分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现在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不等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只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大部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这就说明主流意识形态是大于马克思主义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极大地扩大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资源和思想活力,使得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地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人类文明成果对接,不断地获得活力。但是我们同样也面临着困难,面临着两大挑战,一个是怎么提炼出既富有社会主义特征又能够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人类当代文明走向相一致的、简单明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些人在提炼的过程中慢慢地靠拢资本主义,把自由、平等、博爱作为我们的价值取向,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当作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而把社会主义的性质撇开。第二个挑战是,当宽容、包容成为社会共识的时候,批判将如何开展,批判何以可能?我认为,如果我们不在整个社会范围开展全面、广泛的批判,那么至少在两大场合一定要有批判,一是重大的理论研讨会,二是关系到国家决策的听证会和建言献策会。以前那种“戴高帽”、“穿小鞋”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是必须摒弃的,但是在美丑善恶、大是大非面前的理性分析和批判绝对不能少,不如此社会的正气从何而来?现在有人提出人类社会是否存在“普世价值”的问题,我认为这是抽象地提问题,是一种搅局行为,是在混淆视听,在它背后隐藏的问题是中国的政治改革何去何从?中国的民主政治该怎么建设?西方的民主自由制度要不要照搬过来?中国共产党有没有可能领导人民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只有端正态度、练好内功,满足社会需求,才能分清是非,大有作为,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研究好。

四、理论与现实结合中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是当前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需要我们继续研究的问题远远大于共识。在理论与现实结合上,我觉得有几个问题需要予以关注、认真思考。

第一个问题是,理论上的“是”和现实中的“是”的反差,导致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产生了很多困难。理论和现实的反差折射出理论本身的不足,理论上的“是”还没有确立起来,所以不能很好地引导现实的“是”,甚至理论还附和现实的“是”。马克思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凡是理论在现实面前显得无能为力,都反映了理论的不彻底,没有开辟出从理论到现实的途径。理论的“是”与现实的“是”的统一,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在非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中讨论问题。不同话语体系下的讨论,必须要建立在前提性批判的基础上,不能用演绎的方法,不能设立大前提,而要用论证、质疑的方法。在不同的话语体系下的讨论,首先要深入到跟马克思主义不同的话语体系中去,寻找它的矛盾,指出它的软肋,这才可能触动它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要坚持矛盾的分析和批判的方法。

第三个问题是,理论和感性的关系。理论透彻了,不等于它就具有感性的力量。理论不能转化为感性形式,它就不能大众化,不能真正地普及。理论的引导必须通过感性的转化,才能够真正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起作用。

A8

A

1008-2794(2009)01-0005-03

2008-11-25

侯惠勤(1949—),男,河南温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当代意识形态理论。

∗本文根据侯惠勤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讨会上的讲话录音整理而成。

猜你喜欢
历史观现实马克思主义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20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当代陕西(2019年17期)2019-10-08 07:42:04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习近平的历史观
学习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2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天津人大(2015年9期)2015-11-24 03:26:32
现实的困惑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