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陆九渊的“心即理”

2009-04-03 04:19张建民
关键词:本心

张建民

摘要:为深化对陆九渊心学的认识,推动宋明理学的发展,运用文献索引与诠释的方法,论述了陆九渊“心即理”命题中“心”与“理”的关系及其理论在现实中的落实和发展趋势。结论认为:陆九渊的“心即理”指“心”与“理”相即不离,二者以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结合着;当陆九渊把“心即理”落实于社会道德领域时,“心即理”则体现为“本心即理”。在道德领域,陆九渊又以消解方式把“本心即理”推到极端,从而达到其识理以自律的要求。

关键词:陆九渊;心;本心;理

中图分类号:B2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09)02-0072-03

南宋陆九渊是心学创始人,其心学经王阳明的进一步发展而大盛。对其学术核心,陆九渊认为:“只是信此心。”其弟子毛必强则说:“先生之讲学也,先欲复本心以为主宰。”“心”或“本心”是陆学之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陆九渊提出“发明本心”工夫,但此工夫是以陆九渊对“心即理”命题的论证为前提的。宋明理学对道德本体的提升已为人所共认,陆九渊“心即理”命题亦不例外。但陆九渊如何以“发明本心”达到道德本体向现实落实,这不得不涉及其命题中“心”与“理”二者的关系。就目前学术界而言,“心”生“理”的观点已渐为大多学者所抛弃。学者们或以“心”涵括“理”,但更倾向于把“心即理”理解为“心”与“理”的同一或合一,究其实,则为以“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把“心”与“理”加以等。考史料,或有不尽人意处,故不揣浅陋,对陆九渊“心即理”命题所表现之“心”与“理”的关系加以分疏,进而明了陆九渊如何以“发明本心”工夫向现实落实,实现其理论价值。

一、心即理

在以“心”为本体的论证上,陆九渊从“心”是永恒的,与宇宙同在入手,他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日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元来无穷。”

心同于宇宙,是无穷的。此心强调了意识的无限性,利于调动人的自觉能动性;同时,此心亦意味着心在时空中的客观性与普遍性。陆九渊“四方上下”的用词表明宇宙或心似乎是有限的,不过,此仅表面现象。但“四方上下”却为存在物在时空中提供了一个样式,权称之为形式。此形式实无所不具。

陆九渊认为:“道,未有外乎其心者”,道(理)是不离心的,表现为“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句中“物”指“理”而言,如“是心之稂莠,萌于交物之初”,明显表示物不在心内。“万物森然”状之“理”充满于“心”,充塞宇宙,换言之,如元“理”,“心”则空虚,以此,把“心”比作形式,把“理”比作内容才有了意义。此形式与内容是同时并存,不分先后的。陆九渊认为:“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肯定了“理”的客观性,元限性。客观且无限的东西是不可能被创造的,“理”是永恒的,“心”生“理”的说法是不正确的,陆九渊也明确指出了此点:“心之所为,犹之能生之物,”“心”类于“能生”,但非“能生”。同时,亦不可以“心”包含“理”视之,因为“心”或宇宙的无限性使它们并不可视为“物”,自不能“包”,且“理”的无限性亦无能“包”。当然,如陆九渊所言,心有客观性,但在意识的意义上,心有能动性,体现为主观精神,故心与客观之理不可直接划一,实为明显。

心理非一物,且“理”非“心”生,亦非为“心”所包,但“心”与“理”二者的客观性、普遍性与永恒性,又决定了它们无时无处不相结合。实际上,“心”为“理”提供了存在形式,而“理”与此形式结合才完备了实在性,即“心”与“理”的结合只能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换言之,“心即理”实指“理”存在于“心”的形式中。在此意义上,“心即理”之“即”实为不离之义。此点不仅由义理可推,亦可由陆九渊所主的“发明本心”的方式作为一证,史载:先生(陆九渊)举《公都子问钧是人也》一章云:“人有五官,官有其职。某因思是便收此心,然惟有照物而已。”

仲诚处槐堂一月。一日(陆九渊)问之云:“仲诚思得《孟子》如何?”仲诚答曰:“如镜中观花。”答云:“见得仲诚也是如此。”顾左右曰:“仲诚真善自述者。”

如前所述,“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实为“万理森然”,相应地,“照物”实为“照理”。按陆九渊的说法,识“理”或“发明本心”的方式为“思”,“思”如“照物”,结果“如镜中观花”。由此可说,没有“心”,“理”无可显现,只能成为潜在实体;没有“理”,“心”则空洞。这不妨碍它们的客观性。只有二者结合,才可达到圆满浑融。这种反身求理的方式非源于“心”生“理”,亦非“心”包含“理”,更非“心”就是“理”,而是由“心”与“理”的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方式造成的。

从逻辑言,万事万物万理对此心实无可逃。陆九渊也谈“气”,如:“人共生乎天地之间,无非同气”但“气”从何来?“理”、“心”与“气”的关系如何?陆九渊并未说明,逻辑上“气”无逃于“心”,实际上陆九渊言物在“心”外,已如前言。如此,陆九渊“心”的理论在对“气”的认识上不免陷入矛盾。可想而知,如把“气”排除在“心”外,“气”的存在必限制“心”的作用,使“心”与宇宙的同一流于虚说,且导致一系列问题;如把“气”置于“心”内,与现实又不相符,且产生王阳明“山中观花”之类的无稽之谈。“气”的问题实是陆王心学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这与他们对“心”的过于夸大有关。

陆九渊在本体层次上对“心”与“理”的设置把“心”与“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见“心”即可见“理”,反之亦然。于人而言,从见“心”至见“理”易,而从见“理”至见“心”难,因为离“心”之“理”是潜在的。在实践上,见“心”即见“理”则为陆九渊识“理”提供了一个简易便捷的途径,这就是其“发明本心”工夫的秘密所在。但见“心”即见“理”不免意味着“我”之所思所想就是“理”,体现了惟我论倾向,如陆九渊说“若能尽吾之心,便与天同”等。惟我论强调人的个性的极大解放,人的自由的极度提高,便于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人是政治动物,把惟我论放在社会领域进行考察,必然出现自由与秩序对立的问题,或表现出压制人的个性,或表现出对社会的反叛。矛盾的解决要求人的极大的自律,从而又必然导致“自我”的极大张力。这种内部的紧张必为同时代学者所感受,所以陆九渊又告诫:“学者不可用心太紧。深山有宝,无心于宝者得之”,要求一种悠游自然的心境,但此恰又表明“心太紧”为其理论之使然。

陆九渊不是隐士,如其他儒家一样,他也是以“治平”为关怀的。淳熙十三年,陆九渊被逐出朝,在其《和杨廷秀送行》的诗中,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义难阿世非忘世”。社会关怀要求其理论要强调人的自律。如何自律?他找到了“本心”,“古之人自其身达之家国天下而无愧焉者,不失其本心而已”。通过“本

心”的发现与规范而达到自律。

二、本心即理

陆九渊说:“心,一也,人安有二心?”,“心”与“本心”非二。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他承认:“人心贪欲恣纵”等,又说:“仁义者,人之本心也。”“本心”为至善的,与“心”实非一。究其因,“心”之不善为“心”之发造成的,如陆九渊说:“气有所蒙、物有所蔽、势有所迁、习有所移”。“是心之稂莠,萌于交物之初”。本善之“心”之不善为“气”、“物”、“势”、“习”以及“交物”等使然,如无所使之,则必为善而现其“本心”。“心”为善,“心”之发会产生不善,而“本心”则为至善,“本心”之发亦无所不善,“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当恻隐处自恻隐,当羞恶,当辞逊,是非在前,自能辨之”。这就是陆九渊要人“收拾精神,自作主宰”,欲人为善之意所在。

陆九渊“收拾精神”,发明本心以“自作主宰”之意甚佳,但现实是有物、有气、有势、有习,“心”之发亦必“交物”。陆九渊承认“人之精爽,负于血气,其发露于五官者,安得皆正?”故“本心”只为一理想之“心”,“发明本心”就是对此“心”的追求。可想而知,欲禁绝“人心”之恶而发明“本心”,必使“心”处于一无物、无气、无势、无习之状态,也就是陆九渊释《易》“艮背、行庭”之“元我”、“无物”之状态。当然,“无我”非把“已”完全排除,而仅指蔽“心”之“血气”等形体。“无我”、“无物”之状态即是陆九渊“发明本心”所要达到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消解“自我”与“物化”之遮蔽的结果。陆九渊又说:“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宇宙间只有一“心”一“理”永恒存在,而如上述,二者又密切地结合着。在此状态下,人方可“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即“心”在“理”的规范下故能“感而遂通天下”,从而达于圣人之境。

总之,陆九渊以“治平”为着眼点,要人自律,提倡“仁义礼智”等“理”,但他以“无我”、“无物”的消解方式把“理”推到了极端,又依“心即理”的方式把“本心”作为“理”在人身的载体,即“本心即理”,从而让人去“发明本心”,实现在“理”的规范下的自律。

三、结论

陆九渊一反程朱理学末流空谈心性,疏于践履的弊病,注重实践,以“发明本心”为简易途径,其理论基础就是对“心即理”的证明。陆九渊以形式与内容结合的方式对“心”与“理”的设置,使见“心”即见“理”,保证了“发明本心”的简易与价值。在把“心”与“理”推到极端的状况下,陆九渊强调了“理”的规范的重要,为人的自律提出了标准。在此过程中,陆九渊以夸大“心”的方式,强调了人在实践中的自觉性,但又不免出现对自由的极度追求,对社会的叛逆与思想上自以为是的“臆想”,如朱熹说:“(陆学)只我胸中流出的是天理,全不著得些工夫”。不过,在自由与秩序发生矛盾的时候,陆九渊是以牺牲自由来维护秩序的,如陆九渊说:“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存者必多。故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患夫欲之不寡,欲去则心自存矣”。以克己之自律来实现“理”,维护社会秩序。与其他理学家一样,陆九渊的学说是以人性的压抑为代价的,其理论显现的对人性解放的特色必然会对此产生冲击,造成对人性压抑的反动。这也是社会发展,思想发展的必然。

[责任编辑刘欢]

猜你喜欢
本心
陆九渊对吏治腐败的批判与治理实践
跨年时 有所思
Just the ticket 一张票的温度
一人一心一山一茶
《神的禧年》中人物性格浅析(一)
关于古朴沉重的跪拜礼的研究
关于本心
“知行合一”文化浅析
遵从本心的勇敢者
浅析熊十力修养的本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