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教师培训机构的现实思考

2009-03-30 06:51廖智龙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2期
关键词:机构基层培训

廖智龙

[摘要]本文通过对基层教师培训机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培训机构教学管理问题、经费不到位问题等,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基本思路。

[关键词]基层教师培训机构问题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成为制约基础教育改革的瓶颈。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各级培训机构特别是基层培训机构的各种培训模式由此应运而生,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经费不足,交流不畅;人数少、时间短;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问题意识差,交流对话少;研教分离,途径单一等,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县区级教师培训机构,面对上述问题必须进行深度思考。本文对县区级教师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度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培训机构师资队伍的问题分析。

总体而言,目前,作为传统的对中小学教师实施继续教育的基层培训机构——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其师资队伍并不强。

此类学校由于功能单一,且不像中小学那样有升学的压力,不直接产生效益,也不是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自然不受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学校内部普遍讲究论资排辈,缺乏吸引力,少有发展空间。导致优秀教师,特别是中青年优秀教师大量流失,使本已经不能很好适应时代要求的培训教师队伍雪上加霜。

2,教学管理的问题分析。

(1)教育目标不清。基层中小学教师培训不是学术性教育,而是一种实践性教育。作为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固然需要一般的教育知识和新理念,但是这些理念与知识需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加以深化和贯彻。否则,在教育目标上只能见“物”而不见“人”。但有的培训机构并没有认清这一点,在教师培训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以固定教材、固定课程和固定方式来开展培训的现象,将学员们的现实困惑置之不理。

(2)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不同类型的教师培训应有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目的。对此,应视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形式,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可是,在一些中小学继续教育机构的心目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成了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因此,在组织形式上更多地强调效率,而非效益,特别是社会效益。

(3)教学过程管理简单化。首先,“教”的管理,徒有其表。现在,培训机构的培训者大多是聘用高校或中小学名师。他们可以居高临下、随心所欲地传授、灌输他们认为重要或必要的内容,培训机构很难对他们形成制约与监督。其次,“学”的管理,过程更为简单化。因为学员的最终管理权、考核权、聘任权在其学校,培训机构对学员所作的培训结论意见并不重要,所以培训机构对学员只能从迟到、早退之类的一般化教学常规进行管理,学满学时就可以,至于其在课程中表现如何并不关注。

(4)教学内容无视需求。教师培训必须先确定培训内容,而教师培训内容的确定必须以教师自身的需求为基础。但在现实中,培训机构选择培训内容时,往往是根据时下流行教育的培训内容进行跟从,特别是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影响很大。很少从培训目标的角度出发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的教学内容根本无视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学科差异、学校性质差异以及教师的个体差异等对教学内容的需求。

3,培训经费的缺乏。

虽然有关文件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经费中列支。但现实情况是,财政拨款非常少,于是各地基层教师培训机构各显“财能”,为生存而战。多数学校办有与学校性质和任务不符的各种创收“副业”班,有普通高中班、职高班、学历班,等等。甚至还有一些培训机构根本不搞主业,只抓副业,使得教师继续教育名存实亡。因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缺乏严重制约了基层培训机构的正常发展。

二、对策研究

1,加强基层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建设。

(1)加强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两种行之有有效的方法:

第一,根据目前基层培训部门人员偏少,能上课的教师更少的实际情况,基层培训部门应由教学为主向管理为主转变,由指挥向指导转变。邀请那些有学识、有较高威望、有深厚教学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中青年骨干教师,特别是那些参加了国家及省级培训的骨干教师承担培训任务,如再建立良好的教学评价机制,培训效益则更上一层楼。

第二,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实施有效措施,整合基层教师进修。学校与基层教研、电教馆等相关部门的资源,则为基层教师进修学校注入了活力。如能把三家合并,实施竞聘上岗,把好教师入口关,让那些有较高教育理论水平,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熟悉中小学继续教育特点、规律,熟悉基础教育能参与指导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教师进来。不但能使师资力量得到加强,而且也使研训一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到位。若能与电大教育分校合并,则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发展方向。

(2)优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

第一,明确培训中的教育目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培训的目标,不仅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更要促进教师自身全面、健康发展。要使教师从培训中获取的经验,不仅能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高,更能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创造性,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创造者。

第二,合理组织教师培训,提高继续教育的效益。首先,应合理安排时间。教师日常工作繁忙,事务繁重,心理压力大,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日,又要集中培训,这是许多教师对培训心存抵触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坚持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集中培训首先要安排到暑假进行,且尽量缩短集中培训时间。其次,集中培训时,教师控制班额,小班额、多批次进行,有助于培训者实施新型教学方法。分散培训则采取送教下乡(校)、校本培训、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培训等多种形式。

第三,教师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在教师培训的学习内容上,必须选择那些符合教师的需要且能与教师的知识经验相联系的内容,真正激发教师的内在学习需求。因此,培训者应常深入一线教师群体,开展调研究,发现问题,找出教师存在的多个共性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制定培训方案和培训内容,做“菜单”。然后将培训内容反馈给教师,让基层教师自己“点菜”,以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或者,国家成立专门的调查机构,针对不同的教师群体,设计调查工具,不断收集中小学教师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与教师培训相关的各种实际需求信息,建立并完善教师培训需求信息的采集机制。

2,持续发展经费、机制的保障。

(1)增大经费投入,推动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健

康发展。

单从一个“硬件”来说,教师培训的课堂环境、硬件设备的好差,就严重制约着教师培训质量的提高。“软”环境的创造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事业上的经费投入上,政府部门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首先要确保各专项资金的落实,保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顺利进行,而不应让基层培训部门自己搞创收,为了生存而奔波。

其次,在各专项资金的有效落实前提下,可借鉴我国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发行“教师培训券”的做法,让教师根据自己需要的培训内容凭券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拿券到市(区)级教育局兑换相应经费。这种管理模式既提高了政府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又推动了教师培训机构的健康发展。

(2)加快网络教育建设,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

全员培训是提高地方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单纯依靠以往的集中、大班额培训,显然存在着极大弊端。如果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克服空间阻碍,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对保障有效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各县区级培训机构应充分利用既有设施,加快远程网络教育建设,充分利用教育部现已开放的全国教师继续教育网资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服务。如吉林市船营区教师进修学校2006年向“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申请了一个区域学习与资源中心,其中包括地方信息、学习中心通知、校本课程、综合实践、国家政策、地方文件、校长风采、教改之星、教学资源、骨干教师、学员写真、教学经验、教学设计、试题精选、课件演示、教学环境等栏目,还设立了教学有方、为师之道、围炉共语等论坛栏目。他们组建了由基层学校继续辅导员兼任的通讯员队伍,结合网上课程资源定期开展主题式互动,从而丰富教师学习资源获取渠道,实现有针对性的资源共享。广大教师能方便地用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研究成果、优秀课件等上传发表,形成属于教师个人的资源积淀,成为支持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从某方面来说,如培训机构的师资队伍优化、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教师培训评价体系、经费问题等仅靠基层培训机构一己之力是无法解决的。只有行政主管部门、学校、社会有机结合,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事业才会更上一层楼。

猜你喜欢
机构基层培训
基层巡览
会议·培训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