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2009-03-30 06:51侯天宝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师应新课程

侯天宝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课程主旨思想的领悟,通过四个方面的对比讲解和实际授课实践,指出了对当前中学生应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迫切感、信心感,以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三贴近”原则。

关键词:新课程;爱国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GA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1-0112-02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遵循“三贴近”的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笔者在《经济生活》的授课过程中,选取与学生实际密切相关的案例。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灿烂的经济历史,增强学生自豪感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截至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我国古代人民所创造的发明就占世界其他所有国家所有发明的60%以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而且这些发明又直接促进了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以致把我国古代经济推向了辉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紧扣教材内容,如“财政”、“税收”、“第三产业”、“发展对外关系”等,不失时机地穿插一些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史,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祖国辉煌的经济成就,使其从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在课堂上,教师还应时常地列举一些我国古代有深刻经济思想的名人志士,来激发学生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十分注重理财,并善于根据地方优势,发展经济,使蜀锦盛极一时;贾思勰、顾炎武等亦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大力地兴修水利、建设城市,并善于根据不同的情况发展不同的行业,如农业、牧业、商业、造船业等。以上这些材料都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爱劳动、重视经济发展的民族,并对世界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作用。通过这些史料的介绍,使学生既丰富了知识,又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二、通过与旧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相比较,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

在教学中,可结合教材内容,有目的的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情况,使学生更加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如建国后。党和政府极大地调动了各行各业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充分地发挥他们的干劲和工作热情,使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的时间里,国民生产总值年年增长,国民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以上,大大地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整个国家富强、繁荣、秩序井然,人民亦皆大欢喜、安居乐业。而在旧社会,国家的经济几乎陷入了崩溃的边缘,人们吃不饱、穿不暖,生活极端困苦。

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不仅使学生们了解了我们现行的经济状况,增强了学习经济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即让他们认识到祖国生机勃勃的今天和充满希望的未来,始终都要靠经济的发展。从而引导他们更加努力学习《经济生活》,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并不断地提高实际的操作能力,以为将来祖国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同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对比。增强学生学习的迫切感

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改革实践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地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在提高,整个国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好势头。这些在授课过程中都是教师应该介绍的。

但我们不能把眼光只局限在与过去的对比上,如果我们横向看一下,就会发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相距甚远。在整个世界的划分上,我们仍属于第三世界,属于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能一味地再沾沾自喜吗?很显然不能。我们必须努力地发展经济,以使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早日赶上发达国家,真正地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要达到这一点,做到这一切。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增强学生的紧切感,教育学生要刻苦学习,胸怀大志,掌握各个方面的本领,准备为祖国早日的腾飞,发一丝光,放一份热。

四、从我国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经济问题的能力方面。增强学生的信心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过了一段很不平凡的路。毋庸置疑的是,我国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不断发展,离不开党的英名决断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勤奋工作、努力奋斗。也正因为这样,在处理各种重大的国内外经济大事的时候,我们显示出了充足的把握和必胜的信心。

199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及百年不遇的大洪水,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的影响,2008年南方百年不遇的低温寒潮天气以及建国以来最大的地震——四川汶川大地震,这些灾难使我国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但由于我们国家及时地采取了一些相应的货币金融政策及相关的社会保障措施,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精神,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当然更主要的是源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力,使得我们赢得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普遍关注和支持,使得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在世界人民面前证明了中国的强大。所有这些经济的发展状况,都说明我们国家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有能力处理并处理好各项国内外重大经济问题,保证我们国家经济不断地、更好地向前发展。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因此。在新课程《经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有关内容,从多个角度渗透爱国主义思想,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四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然,爱国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更主要地是要付诸行动,化爱国激情为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产科学实践结合起来,如进行参观、访问和实际操作等,使他们感觉到学习《经济生活》是有用的,它就在我们身边,并认识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经济,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同样离不开经济,启迪学生满怀爱国之情,树立爱国之志,刻苦学习,奋发国强,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责任编辑星瞳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师应新课程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