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位欲望都市的感性女人——唐晓南,作为中产阶级白领阶层女性的共同代表,她自私、追求生活时尚和低级趣味,在追求个人婚姻幸福的同时,缺乏社会责任,缺乏对自己清醒的理性认识和思考,终至成为欲望时代的悲剧女性。
关键词:《手术》 感性 婚姻 艺术形式
青年女作家盛可以,一出道便以“少有的冷静、开阔和深邃”显示出“身上不同凡响的潜质”,成为当代文坛不可忽略的存在。其小说《手术》就是一篇令人叹赏的艺术佳作。
一
主人公唐晓南,一个未婚女子,她的左乳被医生检查出“癌变可能”,需要及早切割治疗,作品描述了一位女子乳房切割手术的整个过程。躺在手术台上,面对“明晃晃的”手术刀,她既惊惧又无奈,被迫承受着生活和命运给予她的裁决——医生对她的切割。
唐晓南“本来是个独身主义者”,长期以来一直“做别人的炮友”,直到发觉那样的生活“太虚无”时,才“忽然想要一个家庭,一个固定的男人和安静的生活”。她希望转换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希望过上有“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然而生活似乎太不近人意,已婚男性江北闯入她的生活,可他是只要女人身体不要情感的男人,不愿意接受她的爱情和婚姻,这无异于重新把她拉回到过去的生活状态。她终于无法忍受,以至希望破灭。正当她心灰意冷之际,生活突然出现新的转机,她邂逅一位“长相有些出众”,“能吸引街上女性眼球”的男性,“女孩或者女人”都“十分渴望与他上床”。唐晓南“心旌神摇”,毫不犹豫地投入新一轮幸福欢娱之中。李喊是怎样的人呢?这位让她一见钟情,一见面便让她倾心即以身体奉献的男人,这位让她享受不尽“肉体的欢娱”的年轻小伙子,就是她婚姻和幸福的保证。他“纯真”不“俗”,能给予她无限的爱情承诺和憧憬。遗憾的是,李喊恰又是一位只求肉体之欢的男人。
现实的冷酷与爱情的缥缈令唐晓南困惑不已。作为都市知识女性,她有权追求自己的婚姻幸福,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毕竟婚姻是女性生命的一切。可她与李喊之间并无爱情,仅有肉体的吸引。可以说,唐晓南是一位欲望时代的都市女人,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产阶级白领阶层女性的共同秉性,她们向往生活时尚,向往婚姻幸福,却缺乏社会责任,缺乏对自我清醒理性的认识。
二
唐晓南“左乳的问题”,成为考验他们爱情关系的“试金石”。“她的身体爱李喊,左乳爱李喊,她的心也愿意和李喊在一起”,她的身心已交付给了李喊,而她心中的李喊,早已逃到了九霄云外,唐晓南非常失望、伤痛。小说写到这里,体现出了作品的艺术意旨——对无爱现实的困惑,对现实的深沉诅咒。她不愿意承认事实,宁愿在自己编制的光环中自欢自娱、自我沉醉。在她坚持不断的“婚姻”企求之下,他只能振振有词地自我辩解道:“我要是娶你,就是对你不负责”,“难道还要山盟海誓的把戏么?”爱情中出现人格不平等,爱情究竟还有何意义?在《手术》中,读者不难看出,唐晓南一开始就陷入了爱情误区,她对爱情的困惑与对现实的迷茫无法避免。
正因误区,唐晓南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认识出现偏差:李喊的父亲李医生“老奸巨猾”,医生“像屠夫”,医生说话听起来“像蒋介石屠杀共产党的策略”,总是让她“难堪”“别扭”,无形中他们就充当了她爱情和婚姻的绊脚石,成为屠杀她幸福的“刽子手”。
一般说,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和构成的历史,情节归根到底受制于人物性格内在的逻辑变化。唐晓南的“左乳的问题”是推动故事发展的情节线,围绕着她“左乳的问题”,先“李喊的发现”、自己的担忧,后是医生“捏摸”和切割。“左乳”给她和李喊带来“痛快的享受”,使她能和李喊“两情相悦”,“左乳”出了问题,便给她带来希望的破灭。“左乳的问题”成为唐晓南与李喊情感关系的分水岭,“左乳”对于唐晓南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她的左乳“像只储满泪水的眼睛”,在医生无情而锋利的刀下化成一团肉泥。她的爱情想象和幸福向往随“左乳”的切割而消逝。唐晓南的命运,与其说是欲望时代的社会环境造成的,还不如说是个人性情的行为结果。
三
作品运用第三人称叙事视角,让叙述者与作品主人公拉开距离,造成一定“间离”效果,让读者感受到发生在唐晓南身上的故事,并不只是出现在某一个人身上,这种手法超出了“个人化”写作的视域。小说两条线索并行叙述,主人公唐晓南的“左乳”切割手术为主线,爱情经历为辅线。一“细”一“粗”,主线索非常精细地描写手术过程,辅线则粗略地表现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两条线齐头并进、互为补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容量,整体内容叙述得不枝不蔓,为小说阅读平添了无穷的魅力。
左乳“肿瘤”,本是生活中的病理现象,在小说中都市青年女性身上却表现出神奇的效应,一方面它是一种美的力量、一种幸福的源泉,另一方面又是一种负面因素或“恶”势力量的代表。对唐晓南来说,既是很不幸,又是幸运之事。不幸在于她被迫忍受了一次身体的切割,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创伤,她的爱情和婚姻幻影破灭,而幸运则在于她身体疾病的消除,她的心理恐惧已不复存在,结束了李喊给予她爱情的欺骗,结束了她自我设计的美丽光环,她应该能够从“左乳的问题”中,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小说用“手术”作题,具备了双关意义,它切合了生活发生的现实事件,又预示着精神上的解剖内涵。都市女性左乳上的“肿瘤”能够经过手术得以解除,她们的精神上的“肿瘤”是否需要更大的“手术”?
《手术》是一篇探讨都市女性命运的小说,其魅力在于它表现了对都市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在于精致的表现形式,文笔凌厉而有锋芒,真切的描绘如刀刻般冰寒透骨、撼动人心。正如评论家葛红兵所说:“她的小说质地凌厉而有骨感……她们已经超越了‘身体写作的狭隘疆域,臻达社会和历史的更为广大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葛红兵.轻柔的快板[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
[2][法]罗兰·巴特.恋人絮语[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桂晓东 南通大学文学院 22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