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之出路

2009-03-27 04:34邵光君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2期
关键词:古代与时俱进转型

摘 要:本文对古代诗歌起源、发展、高峰、转型、没落进行概括性表述,大体展现出诗歌发展脉络。其次,此文对诗歌的现状加以分析并指出求变乃是古诗未来之出路,并就古诗之出路提出几点己见。

关键词:古代 诗歌 转型 与时俱进

古代诗歌是包括诗、词、曲等在内的一种广义的文学题材,已传承几千年,至今鲜有新作,古诗作者更是寥寥无几!如此则其前途堪忧!若能为其谋一条出路,余愿足矣!

一、诗歌的发展脉络

1.诗歌滥觞

二言诗《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录日常事;《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利于我哉!”记尧之功。谁为最早不知,但韵而朴!

集先秦民歌之大成乃《诗经》,所述大抵民情,开现实之风。《离骚》,浪漫之气无所不在。风骚并行,为中华诗歌之双源!

2.自我完善

秦置乐府以集民歌,汉有《孔雀东南飞》、《上邪》,北朝有《木兰辞》、《敕勒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清新、雅韵!至此,乐府诗大成!

另汉末《古诗十九首》多发相思离别之事,几定后世主调!以文温以丽、意悲而远,誉为“一字千金”、“五言冠冕”。

建安时继承并发扬乐府与《古诗》成就,自我创新,奠定律诗之基。其后陶谢开山水田园一脉。

乐府及继承者在不断发展之中自我完善,成就卓绝,为诗歌高峰唐诗到来奠定基石。

3.“开元全盛”

“初唐四杰”一扫齐梁浮华,陈子昂紧趁其后,沈佺期、宋之问终定格律体。盛唐之备足矣!

盛唐也,山水田园有王孟,边塞之诗数王岑,诗苑更开李杜葩。律诗绝句堪绝伦,古风歌行尤胜昔。

安史之乱终结,诗歌高潮告休,但其创造未终。韩柳刘李亦有进益,刘白再倡“乐府”,另小李杜各擅专场!余尤钟情乐天之“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当此时,诗余——词已然悄悄走进文士之日常起居。

4.转型

宋难越唐,辟径为词!其词之大观一改五代虚华,欧晏兴小令,柳永创慢词,苏辛大开豪放风,清照婉约心悱恻。东坡以诗化词,稼轩散句驻其!

元人寻幽,曲灿一时。元曲四大家足媲美唐诗宋词之圣手!余最欣赏其将口语融入作品,盖沦落社会底层,深与民众契合!

5.没落

明以降便宣告诗歌没落,或有为者,但无创新,多因袭前人。以至为白话诗所取代,几成绝学。环顾六百余年,但毛泽东一人耳!察其诗,多用时语,多叙时事耳!

二、诗歌的必由之路

自古中国以“规矩大国”而著称于世。民国,尤其是建国以来,文明礼节取代繁文缛节。诗歌亦如是。从无万世之法,圣言不过时人时事时论。我国宪法尚定期改动,顺应历史大潮才是智者。诗经后骚体、乐府、建安诗、唐诗、宋词、元曲乃典范。

今人之智胜古人,更有千年经验,理将古诗发扬,退一万步,也应传承下去,勿使历史遗产高束楼阁!

三、诗歌的改革之见

诗歌是为情感宣泄,勿套以枷。形式为更好表达内容,实则内容服务形式。吾辈应该取其精华,糅以当今流行元素,以及文学实践成果。窃以为应当作如下法:重复之字词、韵脚可也。“愿君好似江楼月,人生无处不逢迎。愿君犹如满天星,悠悠岁月有知心。”平仄不必过于讲求。“百年屈辱史,东亚病夫名!国弱无外交,国民无自尊。”绝句不必起承转合,律诗不必两部分之。“军民如鱼水本是一家亲。无水鱼不活,无鱼水不生!”“汝本为白鲸,卿乃名贤卿。依伴三年间,幸福家常饭。馆内费心血,游人赞和谐。全局可持续,岂能囚一域!”

今日之口语、常用语大可入诗。“绿茵场上健步飞,实验课间玻璃欢”,以散句入诗,“鸡闻吾影而起舞,已如明日黄花般。”

借鉴其他文体之手段。平叙,“少有凌云志,绝世而独立。而立便得意,丽质难自弃。垓下困乌骓,楚歌蹙蛾眉。千载霸王事,岂独虞人泪?”

多用表现手法。起兴,“但书清泪,且饮桂酒,无心总向竹林。中空自无白头事,又何须枉动青根?”对比,“怀才如孕产,十月知有无!育期三年半,尚降一肉球;寒窗十载余,至今空无物!”多用修辞手法。续喻,“辛苦十年寒窗下,晒网三日两打鱼。今日回首青竹篓,依旧碧波逐清水!”顶针、化用,“名不追名至,名至蜗角随。”谐音,“一夜风雨兼,艰难惟行路!露打青荷哭,花散流水皱。”

诗歌应多关心社会。“千年无字碑,一封罪己诏。试看营营者,颂歌何昭昭!刘武万古卓,非是藉尔曹。汗青彪炳事,又非尔所道。今朝多媒体,怪癖传艳照。伟业绝千古,万民亦称道。我本一草包,惨然乐逍遥!”

一个时代有其引以为傲的文学成就,如先秦散文、汉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白话文,但其他文体犹如人之双腿,车之双轮,不可废!

(邵光君 合肥 安徽农业大学07级动物科学(1)班 230036)

猜你喜欢
古代与时俱进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中国古代山水画色彩研究
电视台新闻播音创作空间的拓展探讨
中国古代与现当代语境下的语文写作教育观比较研究
日本古代的贡举制度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