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词汇空缺的认知理据研究

2009-03-27 04:34焦年华
现代语文 2009年2期
关键词:理据认知分类

摘 要:因为人们认知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词汇空缺。本文将词汇空缺分为形态空缺和语义空缺两种,进而从认知角度探讨词汇空缺产生的理据:不同的心理突显,不同的感知突显,不同的认知原型,并用英汉之间的词汇空缺进行一一阐述。

关键词:英汉词汇空缺 认知 分类 理据 对等词

一、引言

所谓词汇空缺,是指一种语言用来描写某一事物、表达某一特定概念的词,在另一语言中没有相应的对等词(David Crystal,1995)。因此,词汇空缺也称作概念空缺。一般说来,词汇空缺是语言之间的普遍现象。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研究和解决词汇空缺是至关重要的。很多学者和语言工作者都对词汇空缺进行了研究,如郭爱先(1998)、刘辉修(2003)等。本文将首先探讨英汉词汇空缺的分类,然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基于Cruse(1985)的语内词汇空缺的产生原因,探讨造成语际词汇空缺的原因:不同的心理突显,不同的感知突显,不同的认知原型,并用英汉之间的词汇空缺进行一一阐述。

二、词汇空缺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词汇空缺有不同的分类方法。郭爱先(1998)将词汇空缺分为物质生活方面的词汇空缺和文化方面的词汇空缺。前者指表示一个民族物质生活中特有或最初特有事物的词语在异族语言中没有与其概念相同的对应语;后者指具有民族文化意蕴的词语或语义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中没有对应成分。这种分类从语言符号与其所指出发。笔者从语言符号自身的角度,将英汉词汇空缺分为概念形态空缺和语义空缺。

(一)概念形态空缺

这里的概念空缺是指一种文化的概念在另一文化中完全缺失,所以其形态也不存在。通常都认为,词是写作和说话的最小语言单位,虽然英语中有5万个日常用词,汉语中有1万个日常用词,但是我们并不能就说任何一个英语词都能找到对应的汉语词,反之亦然。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着特有的一些概念及词汇,比如,汉语中的“阴”“阳”“气”“礼”“义”“仁”“天”“中庸”以及英语中的“god”“PK”“dink”“hippie”“gentleman”“cowboy”。

(二)语义空缺

英汉语义空缺是说虽然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对等词指称客观世界的某一事物,但英语和汉语赋予该事物的内涵意义是不一样的。语言之间带有浓重民族特征的方面都存在着语义空缺。比如,价值观和观念方面,英语里的“individualism”“materialism”“relationship”“privacy”与汉语对等词“个人主义”“唯物主义”“关系”“隐私”;社会体系方面,英语里的“propaganda”“politics”“peasant”“comrade”“compromise”与汉语对等词“宣传”“政治”“农民”“同志”“妥协”;传统文化方面,一些词的字面意思相同但是内涵意义不同,比如,英语文化里的“dragon”和汉语文化里的“龙”。

三、英汉词汇空缺的认知阐释

Cruse(1985)基于认知角度,从心理突显、感知突显和原型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了语内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基于人类认知过程的异同,语际词汇空缺的产生原因可以阐释为:不同的心理突显、不同的感知突显、不同的原型特征。笔者以英汉之间的词汇空缺为例对这三类理据进行阐述。

(一)不同的心理突显

心理突显也可称为情感投入。基于这个认知因素的不同而产生的词汇空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对“人”的称呼语。比如:

叔叔 伯伯 舅舅 姨父 姑父

↘ ↓ ↓ ↙ ↙

UNCLE

在上面的例子中,汉语里的称呼“叔叔”“伯伯”“舅舅”“姨父”“姑父”在英语里只有一个对等词“uncle”。众所周知,中国人推崇集体主义,以家庭为重;西方人推崇个人主义,以个人为重。因此,中国人比西方人在家庭及其成员方面倾注更多的情感;家庭成员也就区分得相当清晰。

这类空缺中,另一方面的例子是一些人们对其赋予了内涵意义的客观事物,包括动物、颜色、植物等等。不同的民族会在这些事物上倾注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中国的传说中,“龙”是一个有魔力的有翼动物,会给人带来好运和财富;中国古代的帝王自诩为龙的象征,他们穿的衣服称之为“龙袍”;直至今天,很多中国人都说自己是“龙的传人”。汉语里的很多带有“龙”的成语都表示积极的意思,比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卧虎藏龙”等。然而,在英语文化里,“dragon”是一个贬义词,常常用来代表邪恶力量。

(二)不同的感知突显

不同的感知突显是另一个造成语际词汇空缺的认知因素。所谓不同感知,也就是说人们用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感受的不同。一般来说,感知突显和心理突显相互作用。换言之,人们倾注了更多的情感,感知就会更突显。一些与地理环境和生活经验相关的词语可以归为这一类。

1.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的感知突显

我们知道,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势以及自然资源地理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鉴于语言通常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地理环境中的这四个方面是构成词汇空缺的自然因素。

比如,短语“when Dover and Calais meets”中,Dover是法国的一个港口而Calais是英国的一个港口,当然两者是不可能汇合的。这一短语就带有明显的西方地理特征,在汉语中是存在空缺的;为了让中国学习者理解“to carry coal to Newcastle”的意思,我们就需要告知其Newcastle是英国一个煤炭丰富的城市,因为中国人对英国的地理环境的认知是存在空缺的;反之,汉语中带有地理特征的词,比如“泰山北斗”“付诸东流”“暗度陈仓”等词在英语中也是存在空缺的。

我们知道,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的习语,一种语言中的很多习语都能在另外的语言中找到与之意思相近的表达。然而,因为这些习语源自不同的地理环境,因而也就体现了明显的民族特色。在汉语中,用“雨后春笋”来形容事物发展得很快,而英语中“雨后春笋”的对等词却是“like mushrooms(像蘑菇一样)”。这是因为英国不生产竹子,英语中的“bamboo”来自马来语。这个例子表明了不同语言中,有些用不同本体来比喻相似喻体,明显是由地理环境的差异而导致的。

地理环境方面的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长期以来颇具争议的“东风”和“西风”。因为中国和英国不同的地理条件,人们赋予“东风”和“西风”的联想意义是不一样的。中国位于太平洋的东岸,太平洋上吹来的东风是温暖潮湿的,但是内陆吹来的西风是寒冷干燥的;因此,汉语里“东风”被赋予了活力、新生和社会主义等美好的文化内涵,而“西风”则象征着荒凉、压抑和资本主义等消极的意象。而英国于此相反,英国濒临大西洋的西岸,大西洋上吹来的西风是温暖怡人的,而北欧吹来的东风却是严寒逼人的。倘若读者不知道这一点,也就无法理解雪莱吟唱的《西风颂》的含义。

2.不同的生活经验形成的感知突显

英国是一个拥有很长海岸线的岛屿国家。人们自古就依海傍水,水产业和航海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很大的份额。因此,人们对海洋的感知和情感也是无与伦比的。比如,英语里关于海的表达有“take the sea”“half sea over”“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all at sea”“big fish”“fresh fish”“clear the decks”等等,这些表达在汉语里是很少的。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很大的农业国,汉语中很多词与庄稼和农田相关,比如“瓜熟蒂落”“解甲归田”“揠苗助长”“顺藤摸瓜”等,它们在英语里也是没有对等词的。

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发展到现在,中国人的烹饪技巧已经很娴熟了。笔者所知道的烹饪方法就有“煎”“炒”“炸”“爆”“熘”“煸”“烧”“烹”等等。然而,英国的饮食文化是相对简单的,这方面的词汇也就在两者之间存在空缺。

(三)不同的原型特征

原型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提出。所谓原型就是指范畴中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成员。原型因素可以阐释语言之间部分对等的关系,因为不同的文化会赋予同一范畴不同的原型。也就由此形成了语义空缺。这里援引章宜华教授(2007:88)的一个例子进行阐释。在所有的文化中,“早餐”的命题模式都是“一天中的第一顿饭”或者“早晨吃的饭”,但在不同文化中的认知模式却迥然相异。在英国和中国,“早饭”的认知模型分别是:

咖啡、面包、果酱、腌肉、煎蛋、牛奶、果汁等。

稀饭、豆浆、馒头、肉包、油条、咸菜等。

可见,中国文化中早餐的原型和英国文化中早餐的原型是不一样的。很显然,英国人吃的“早饭”和中国人吃的“早饭”是很不一样的。在这个层面上,不同文化间的语义空缺就形成了。

四、结论

语言的差异源于认知的不同。不同的心理突显、不同的感知突显、不同的原型特征在笔者看来都是语言之间词汇空缺形成的理据。作为二语习得者,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既然已经意识到这些空缺,并且知道了其形成的认知理据,就应该想法设法用认知去填补这些空缺,这也是笔者后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Cruse,D.A.Lex ical Semantic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2]郭爱先.词汇空缺及其可译性[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报,1998,(5).

[3]刘辉修.词汇空缺现象的认知和历时解释[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3).

[4]章宜华.语义•认知•释义[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2007.

(焦年华 广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典学研究中心 510420)

猜你喜欢
理据认知分类
劝学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On Lin Yutang’s Translation Thou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给塑料分分类吧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理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