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经济新闻语篇及物性特征分析

2009-03-27 04:34汪小艳
现代语文 2009年2期
关键词:语篇汉语

摘 要:本文运用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分析汉语经济新闻语篇,发现这一语篇中物质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占多数,而较少有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语料对比分析发现,该语篇的时间、对象或范围、比较等环境成分占有一定比例。这些特点的呈现均是由汉语经济新闻语篇的功能和目的所决定并受语域所限定的。

关键词:汉语 经济新闻 及物性 语篇

一、前言

语篇分析的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直到50年代语篇分析这一术语才被正式提出,60年代才得到相应的发展。语篇分析吸引了包括社会学家(海姆斯,1964)、语言哲学家(奥斯汀,1962;塞尔,1969;格赖斯,1975)、语言学家(甘伯兹和海姆斯,1972)等来自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为系统功能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Halliday)。

我国大多数从事语篇分析研究的学者都是韩礼德功能语法的支持者。尤其是利用功能语法的纯理功能对不同类型语篇的分析,体现某一语篇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的特点的研究居多。从笔者所搜集的众多文献来看,将纯理功能应用于汉语经济新闻语篇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即使是将纯理功能引入汉语经济新闻语篇,从概念功能的角度看,许多研究者也仅仅局限在对语篇的过程进行分析,很少有从过程和环境成分两个方面进行语篇分析的。本文选择60篇来自《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的经济新闻语料,拟从这两个方面对语篇进行及物性分析,探究汉语经济新闻语体所呈现的特征。在研究环境成分时,拟采用对比分析法。

二、及物性理论

及物性指的是描述小句的系统,其作用在于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分成若干“过程”,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加者”和“环境成分”。

根据韩礼德的观点,语言中的过程类型可分为6类: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存在过程。

物质过程涉及的是动作,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一个参与者(称为“动作者”)发出动作;如果动作影响到另一个参与者,那这个参与者便是“目标”。

心理过程表示的是“情感”“认知”和“感觉”这类非动作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两个参与者,一个是可能发生心理变化的人(或动物),称为“感觉者”;另一个是通常能引起感觉者发生心理变化的人、物或事件,称为“现象”。

关系过程指的是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的关系,或指一个物体的性质、特征、情形等。

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它涉及的参与者是“讲话人”“听话人”和“讲话内容”。

行为过程指诸如呼吸、咳嗽、叹息、做梦、哭笑等生理活动过程。它一般只有一个参加者,即“行为者”,而且行为者一般是人。

存在过程指的是某物(人)的存在情况。存在过程只涉及一个参与者,即“存在物”。

三、过程分析

注:n——过程的个数

通过表1我们发现,经济新闻的概念功能所涉及的客体过程以物质过程为主,比例分别是76.2%、67.8%;其次是关系过程,比例分别是11.6%、25.1%;再次是言语过程,比例分别是10.4%、7%;而心理过程和存在过程明显少于前三个过程,行为过程完全没有。经济新闻所涉及的过程特征是受话语范围制约的。经济新闻和其他新闻实质上是一种信息,要传达出经济领域的最新变动,包括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生产和消费的状况,大公司、大企业的变动,股市行情等等。这一实质决定了经济新闻的过程必然涉及到大量的动作。例如:

(1)城乡市场消费品零售额的差距逐渐缩小。(《光明日报》2007年9月27日第4版)

(2)18日,卢湾区启动首批能源审计工作,……(《人民日报》2007年8月22日第6版)

此外,经济新闻涉及的关系过程也比较多。例如:

(3)“十一”黄金周期间市场秩序总体安全有序,全国共发生旅游安全事故2起,造成2名旅客死亡,是历年“十一”长假旅游安全事故和游客伤亡最少的一次。(《光明日报》2007年10月9日9版)

(4)这是继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成功完成节能审计后,区、县基层政府开始“从自身节能”的最新一例。(《人民日报》2007年8月22日第6版)

经济新闻除了向受众传递经济领域的最新变动外,还要向受众解析这些变动,目的是为广大受众作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因为只有正确的决策才能使受众采取趋利避害的理性的最佳选择。受众不仅要获知信息而且要理解信息,确切地说,是要清楚地理解事实的含义,理解事实变动的原因、影响、趋势。因此,经济新闻必然要对经济领域内的各种人物、事件之间的关系以及事件的性质、特征、情形等做出理性的评价。这就是经济新闻中关系过程比较多的原因。

除了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频率较高外,经济新闻的言语过程频率也较高。例如:

(5)课题总主持人李雁明教授介绍说,这是小麦、玉米节水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与“三抢两晚”技术相结合的结果,“三抢两晚”技术不需要增加任何成本投入,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是一项成本低、产出高、效益好的实用技术。(《光明日报》2007年10月3日第2版)

(6)于学军说,银监会曾要求各银行今年的信贷规模同比增长不能超过15%,而今年上半年,深圳信贷规模同比增长已超过16%,因此银行在下半年自然会放缓信贷发放速度。(《人民日报》2007年8月22日第6版)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属性,也是整个新闻报道的原则。为了遵循这一原则,经济新闻常常借助于引用有关人物的言论,使用直接引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报道具有现场感,富有变化和人情味,有助于克服新闻写作中容易出现的单调乏味与概念化”,而且可以使“记者利用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之口,讲出自己希望说又不便直接出面说的话”。

四、环境成分分析

(一)汉语经济新闻语篇环境成分分析

表2:经济新闻语篇环境成分分析

注:n—不同环境成分类型的个数

统计结果表明,经济新闻中表时间的环境成分较其它环境成分多。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时代,及时获取信息是市场决策主体,尤其是企业决策制胜的关键。经济新闻报道要赢得受众、取胜市场,必须追求速度,讲求时效性。西方新闻界有句名言:“今天的消息是金子,昨天的消息是银子,前天的消息是垃圾。”经济新闻报道应当从新闻事实中找到“今天”的切入点。但在对经济新闻语料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语料中存在不少用“日前”“近日”等模糊词语表示时间的例子。如:

(7)记者张翼近日从海关总署获悉,……(《光明日报》2007年10月17日第10版)

(8)近日,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筹建广东省及深圳市分支机构,……(《人民日报》2007年8月17日第6版)

这些模糊时间词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二)与政治新闻、体育新闻比较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汉语经济新闻语篇在环境成分上所呈现的特点,我们还将这一语篇与常用的政治新闻语篇、体育新闻语篇进行比较,见表3、表4。

我们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表对象的环境成分在政治新闻中所占比例要比经济新闻、体育新闻多,表时间和空间的环境成分在体育新闻中所占比例要明显多余其它两类。我们还发现经济新闻语篇中表比较的环境成分占有一定比例(见表2)。这一成分,在体育新闻(表3)和政治新闻(表4)中却没有发现。经济新闻要报道经济事件,就一定离不开数字。数字是经济的“晴雨表”。数据看似枯燥,但实际是灵动的;数据看似抽象,但又是形象的。新闻采写者,让受众能准确、快速理解经济新闻,就要善于将经济数字灵动化、形象化。而通过使用表比较的环境成分,就能够使一个个的经济数字变得不再“孤立”,通过比较,可以揭示出经济数字背后的内涵及经济发展的态势。

五、小结

本文运用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分析了经济新闻语篇的特征,发现在汉语经济新闻语篇的过程中,物质过程占有较大比例,其次是关系过程,再次是言语过程,而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非常少。这是由经济新闻的功能决定并受语域中的话语范围所限制的。在经济新闻的环境成分中,表时间的环境成分呈显性特征。与体育新闻和政治新闻相比,经济新闻中表比较的环境成分,占有一定的比例。这和经济新闻的功能和特点密切相关。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研究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学者多指教。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朱永生,张德录.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2]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

[4]廖永亮.消息写作创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5]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汪小艳 南京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211106)

猜你喜欢
语篇汉语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高中英语语篇阅读研究
学汉语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韩国语 "V+ " 与汉语"V+死了"对比研究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追剧宅女教汉语
中考英语语篇及作文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