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宏等
教育的外延,一是科学教育,二是人文教育。科学给人智慧,人文精神点燃良知。和谐社会的创建离不开这两种教育。罗素说过,能够使学生不信,教育就成功了。让学生不信,就是让学生学会怀疑,学会分析,学会研究,学会探索,学会创新。从人文的角度上说,教育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授受和智慧的开启外,还应包括身心的点化和人格的润泽。人文内涵的彰显,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支撑下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那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一、关爱生命,从关爱中培养人文精神
物理知识来自生活、自然,其中有许多和动植物、人的生命现象相关的内容。“生命是宝贵的”,但在物理教学中,能否关爱生命或“人文关怀”流失的现象却依然存在。
例如,在“物体的导热性”的实验中,许多教师常做煮小鱼实验。把小鱼放入装有适量水的试管底部,小鱼在游动,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上部的水,过~段时间,上部的水已沸腾了,而下部的小鱼还在游动,以此来说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是能说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的;但从人文的层面看,从那些善良、可爱的孩子吃惊、迷惑的目光里,我们应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一下这样的实验,会不会浇灭学生单纯而天真的火花。
二、关注生活,从关注中培养人文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之一被明确地提了出来。在进行学科教育的同时,还要挖掘生活中的人文内涵,由于物理学科的特点,其人文内涵大多是隐性的,更需要教师用心去发掘和利用,重视其熏陶和感染的力量,从而调整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例如,在学习“水循环与水资源”时,我们让学生先做了这样一件事:调查马鞍山二中的“龙须沟”(臭水)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因为学生每到二中,感受较深的就是臭气,这样学生走访、调查就有了“物质”基础,也很感兴趣,很乐意去做。从自己身边的熟悉的事入手,再扩展到更广的范围,结合阅读教科书,上网搜索等手段,并把同学们交上来的材料分类和归纳,反馈给他们资源共享,使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水资源的紧缺,认识到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不断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影响,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我做起,节约用水。再联系和谐社会的创建和发展,启发学生时刻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使学生关注自然、关注自身道德的完善。
三、强调“体验”,设计人文性的探究方式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让学生亲身体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相似过程……科学是一种探究精神,而不是对知识本身的占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有的知识可能被修正甚至被淘汰,但是,伴随着这种知识而产生的探究精神,却可以让学生受用终身,这就表现出了非常可贵的人文价值。在物理科学探究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和时间,使他们能像科学家那样在探究过程中经历、感悟,体验到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从而逐步领悟科学的本质。
例如,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中,我们提供给学生的器材有:小铁片、小玻璃瓶、小木块、水、烧杯、盐、弹簧测力计、线;学生自带:塑料尺、橡皮。先让学生想办法:怎样让这些物体浮在液面上?看谁的方法最多?学生劲头十足,实验室成了“战场”:讨论、争论、表演……学生心灵深处的欲望被激发出来了。要求学生寻找物体浮沉的条件时,学生的兴趣更浓了……这样,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科学探究,亲身体验,集思广益,得到许多方法,这是学生获得的成果,也是人文性设计的探究方式的胜利。
四、凸显“趣味”,组织人文性的探究内容
在物理教科书中,每一章的开始,既有韵味十足的科学精华短语,又有诗情画意的科学小诗;既有动漫式的插图,又有经典式的照片……教学中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更要激活学生内心的“趣”,让学生想学,乐学,“我要学”。那么,就要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氛围,采取各种灵活的方法,在趣味盎然的情景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让每个参与教学活动的同学都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特别是精神上的酒足。
五、放眼“发展”,推行人文性的教学评价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评价,该是怎样的呢?新课程标准要求,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表现的评价,倡导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事实,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
例如,在实验教学中,有的学生为了应付检查,实验没有认真观察。没有认真完成,就可能把其他同学的实验成果“照搬”过来,这时,教师应从他做这件事的起因与他敞开心扉交流,指出其值得表扬之处,让他从内心感到惭愧,并有信心认真学习……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获得积极的体验。所以,宽容学生,给他一个表白的机会,其实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纠错的台阶,使挫折的学生可重拾可贵的信心,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