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国 娄月英
[摘要] 本文根据新课标要求,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从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欲望、体现师生和谐关系,树立新型教育理念、注重知识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体现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学生学习整体进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学习潜能 师生关系 个体差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角落,教师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模式的优化等相关课题,已经摆上了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作为新教材和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整体认知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不仅要紧密联系教材本身的特点,还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得对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的深刻理解。同时,让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品质等方面获得一定的进步和提高。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教材内容、学生学习实际、学生个体差异等方面出发,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解题技能,让学生从“想学”到“会学”,到最终“我要学”的转变,从而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各种学习能力得到培养。结合自身学习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实施新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欲望
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不完全是教师通过课堂这一平台教授给学生的,也有一部分是学习的主体借助一定的客体的帮助,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技能,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而获得的。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中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主动性,有着深厚的学习发展潜能。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将学生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因此,教师在教学实际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学生学习实际,创设愉悦、平等、和谐、充满活力的教学情境,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学习紧张感和畏难怕苦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挖掘学生学习知识的潜能,提高学生进行大胆创新与实践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在探究创新和合住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多边形内角和”的教学过程中,我先和学生一起复习了三角形内角和的相关知识,这时我想学生设置了如何将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转化为一个个三角形的计算、将多边形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如何进行等问题情境。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激发,纷纷开始动手操作起来,有的同学之间开始小声的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有的学生开始在纸上动笔画起图形,不一会儿,学生们得出了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的方法和多边形内角和的求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复习了已有的知识,还活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了创新探索的求知能力。
二、体现师生和谐关系,树立新型教育理念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的是一种教授知识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关系,是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关系,是体现主导作用,忽视主体作用的关系。在新课程标准深入实施的今天,教师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上的平等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转变过去那种旧教学理念,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的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知识的学习活动,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进行堆成图形的教学内容时,在进过相关内容后,我出示了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究,组成学习互助小组进行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在活动中交流学习观点和认识看法的过程中,进行了知识的重新树立和整合,知识更加具有系统性,学习的兴趣更加的浓厚,师生关系更加的融洽,学习效果更佳明显。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要常怀仁爱之心,走进学生中间,关心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做学生心灵上的知心朋友和学习活动上的良师益友。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能够得到乐学、愿学、想学的效果。
三、注重知识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它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数学知识进行高度的概括,又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为生产生活所服务。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严密性、逻辑性、抽象性等特点,学生在进行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觉得数学知识枯燥无味,产生了厌恶情绪。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特点,将数学问题置身于实际生活中,利用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有效地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要走出作为课堂内容主讲的阴影,承担起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的任务,把学生实践探究的触角向课外延伸,探索与数学学习相关的问题,给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及时的引导与帮助,在亲身实践体验的感知中,获取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解题技能的提高。例如,新教材中有许多让学生进行实践的例题,教师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学习,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讲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探究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掌握学习知识,提高解题技能。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在探究实践活动中,要做好及时的引导和悉心的指导,对做得较好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表扬,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辅助教学,将抽象知识进行形象化,直观化的表现,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提供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体现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学生学习整体进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教学的目的是实现学生共同进步和提高。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由于他们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抓住学生之存在的这一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具有一定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独有相应的要求,进行有的放矢,循序渐进的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学生的真题进步和提高。在新教材中设置的“思考”、“讨论”、“观察”、“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题目,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丰富课堂活动方式,活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探索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应有的进步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