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09-03-25 07:20张刚畅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创新意识学生

张刚畅

[摘要] 在科学教学中,除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正确地指导学生探究,研讨“大自然的奥秘”,自行获取和运用知识以外,还应重视在探究、研讨的过程中,增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科学教学 创新意识 学生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此,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而又重大的意义。在教学中,除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正确地指导学生探究,研讨“大自然的奥秘”,自行获取和运用知识以外,还应重视在探究、研讨的过程中,增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在小学科学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重视科学启蒙,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美国著名学者乔治•奥威尔指出,科学不只是发生在实验室中的事,不只是一种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观察世纪的一种方式。如果小学科学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培养,那将会使受教育者在处理问题方面缺乏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很难有创新的意识。因此,我们应十分重视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入最新科学信息,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鼓励他们关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在教学中除书本科学知识外,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要结合科学知识教学及时向他们讲解各门类科技发展最新动态。

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善于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

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也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由于小学生好胜心强,渴望独立思考得到结论。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创设能引起观察、探求知识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去发现和找到问题答案,不断迸发“创新的火花”,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敏锐的洞察力来捕捉这“星星之火”。如在《水》的教学中,学生用小棍搅水,用手抓水,这种观察水的方法,实际上是变革观察对象进行观察,闪烁着创新的火花,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时教师及时地鼓励表扬,会使学生充满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有了大胆、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会插上翅膀,自由遨游在思维的领空。在探索、研讨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发现和发掘他们的自由想象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动手。例如,在教学空气这一单元中的“空气占据空间”时,我给他们预备了一些材料,让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同学们在对我准备的材料进行猜想、研究、讨论以后得出实验结论,证明空气占据烧杯的空间。从把粉笔放在水中冒泡,同学们想到别的物体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现象,于是有的同学又捡来砖头,石子等物体,并把他们放入水中看是否有空气。学生在观察——猜想——思考——得出结论这一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四、激发创造动机,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造动机即直接推动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它对人的创造行为起着导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创造动机源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学生的内部需要而引发的动机,如学生认识到创新活动的意义或对之有兴趣而积极参与创造性活动,外在动机在学校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学生为了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或奖励而进行创造性活动。成就动机是学生创新的动力源泉。有成就动机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毅力,富于挑战性。在科学教学中我们积极让学生从学习的成就中体验出快乐,要让学生从答对一个问题、完成好一次作业、一次实验成功,完成一件作品、参加一次比赛、取得一个较好的学习成绩中获得满足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用鼓励的语言、信任的表情及时地肯定与表扬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各种创造动机,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

五、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形成,特别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因为小学生心理承受力很弱,稍不注意就会扼杀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在自然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鼓励学生“胡说”、“胡想”、“胡做”,给学生提供有趣而又能激发思考的有结构的材料,放手让他们自由探究。如在《鱼》的教学中,教师给每组学生一缸鱼,一个盘子,盘子里有剪子,告诉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弄死把也不要紧,由于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组有结构的材料,营设了这样一个宽松的探究气氛,学生都聚精会神地研究鱼,有的把手指伸进鱼嘴里看鱼有没有牙齿,有的剪去鱼鳍看它还会不会游,有的把鱼开肠破肚,观察鱼的内部结构,各研空各自的,没有一个乱打乱闹的,最后研讨出了有关鱼的丰富、生动的内容。

六、指导学生课外延伸,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技能

一节科学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探究、动用知识活动的终止。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课外延伸,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动手实践,去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等活动。

在《水电珠》一课后,教师趁热打铁:“运用你们所学的知识,看你能有多少种连法,能使小电珠发光。”结果,学生在课外实践中接出了各种各样的电路,有的还使几盏灯同时发光,有的竟用了并联、串联的方法,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了体现。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小学阶段是学生想象力最丰富,最活跃的阶段。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大胆创新和构思,支持和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引领着他们在科学的海洋中尽情徜徉。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创新意识学生
学生写话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