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开展戏曲教育的思考

2009-03-24 05:30李轶博
教育艺术 2009年1期
关键词:京剧戏曲民族

李轶博

随着社会进步,我国教育事业在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国家对学校的基础教育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党的十六大明确了必须大力开展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是一切德育的根基,它包括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三大部分。对此,国家教育部门在2004年专门制定并印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在《纲要》的指导下,教育部对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戏曲内容,一些中小学做为试点教育基地,相继开设了戏曲课程。鉴于此,笔者在本文中对中小学如何开展戏曲课程进行一点探索,为中国民族精神的普及尽绵薄之力。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具备优美旋律、深厚内涵、精深文学底蕴以及复杂鲜明人物形象而在民族文化土壤上烁烁生辉,它经过中国大地独特东方文化培育,在时间长河中逐渐转变发展,特色愈加鲜明独到,可以说,它曾经是中华民族无数代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娱乐项目。发展到现在,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生活可选择性增加以及现代速食文化影响,使戏曲在中国人民的生活愈见淡化,现在的青年人,尤其是80后的年轻人,已经与戏曲生活的隔阂越来越大,但是在老一辈人心目中,很多人对戏曲特有的脸谱、民族味道浓重的服饰、以及花样繁复的唱腔做派都会津津乐道。那么,如何在中国戏曲文化面临没落趋势的形式下进行挽救呢?各级教育部门都积极行动起来,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先后对“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开始启动。

一、开展戏曲教育的意义

1、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典民族文化多彩丰富,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代表之一的戏曲艺术更是呈现绚丽多彩面目,不同地区的戏曲有其不同的艺术特色,但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戏曲却日渐没落,目前,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开展戏曲教育,可以在新一代人中渗透传播传统文化,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从而振兴我国戏曲事业。

2、戏曲艺术融合了表演、演唱为一体,唱、念、做、打花样繁复,它经过多年的发展且集合了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文学、审美之大成,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成就。

3、通过对学生的戏曲艺术基本知识的培养教育,让学生陶冶于融服装、化妆、舞蹈、表演、歌唱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艺术之中。

二、戏曲教育受到的质疑

戏曲教育进入课堂,同样受到多方面质疑。大致有二:

一是否应该独尊京剧。很多异议者认为,在戏曲教育进入课堂这一行动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独尊京剧,并且选择曲目多是带有特定时代背景的“样板戏”,这就又一次造成地方戏曲的萎缩,并且剥夺了学生的兴趣选择权。

二是入选戏曲的思想内涵。虽然教育部对入选样板戏的理由为其旋律简单、便于学习,但是这些样板戏里面,因为是特定时代下为了迎合斗争的需要,里面的内容充斥着诸如“革命到底”、“痛击敌人”、“埋葬反动派”等仇恨话语,是否会造成心智不成熟的学生盲目理解从而做出错误行动?

三、戏曲教育的内容

学校作为教育基地,肩负着建设文化传承思想精髓的重大使命,更有责任与义务展开对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灌输民族文化内容。通过对学生讲授戏曲艺术,让孩子们了解戏曲常识,并且引导学生的戏曲兴趣,以进一步选拔具备特殊天赋的优秀人才。

四、戏曲教育的推行

通过观察试点开展京剧教育的结果,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然后不断完善对中小学生进行的京剧教育工作。并且能够顺利过渡到下一步更广泛地推开。虽然试点涉及到全国十余个大省,但是这并不是说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而是要等待推行京剧教育的经验相对成熟、成绩更加理想时再进行逐步扩大。

五、戏曲教育的不足之处

1、社会环境原因。在上世纪90年代,社会上对艺术教育逐渐重视,各门类艺术的教育逐渐升温,但是戏曲教育却没有得到一个健康的发展,没有获得与其它艺术一样的迅速发展,这就为现在重新提倡戏曲重要性增加了阻碍,而西方文化的渗透,很多人的目光又都转向了西方艺术,加上我国的政策也是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艺术文化,所以很多人就把学习艺术等同于学习西方艺术,林林总总都让戏曲艺术受到了长期的挤压与不公正待遇。现在试图推行戏曲教育当然是对挽救戏曲的弥补,但需要扫除一些根深蒂固的障碍。

2、教学方式问题。中国古典戏曲,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规律,具备封闭性。而这样的教育方式,明显是与我国现代推行的科学教育方法有巨大差别的。现在推行戏曲教育,该采用何种方式?是沿袭西方教育体系还是传授中国古典艺术?或是另辟蹊径,这就是一个摆在眼前的非常巨大的问题。

3、教师在京剧方面的修养不足。现在中国试图推行京剧教育,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音乐教师就是重中之重。这就需要教师队伍要狠抓自身质量,开辟出中国古典戏曲的领地,才能为学生传授地道的民族戏曲文化。

4、教学中的感染力问题。在教课中有丰富的感染力,是教师顺利授课的有利条件,能够把头脑中的感性的知识再现出来是需要很好的教学能力的,教师在讲台上有了深刻的感染力,就能够让学生更好更清晰地理解戏曲的内涵和情感,这样的授课才是成功的。

5、学生的自身提高不够积极。现在的中小学生,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往往学校教师更重视于一些“正课”,而忽视一些文娱体育类课程,学生家长与教师自然心态一致,这就为学生提高对娱乐课程的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一旦没有了对该戏曲课程的兴趣,学生就只会被动接受学校的授课。同时,也由于音乐课程中的戏曲课程不会与升学挂钩,学生家长普遍不会强调孩子对戏曲艺术的学习,所以学生就不能得到一个培养戏曲兴趣的大环境,种种原因自然消磨了学生对戏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六、更好地开展戏曲教育的几点建议

针对戏曲艺术现阶段推行的一些困难进行分析,我们也更明确了前面道路的艰难历程,当然,我们决不会因为有困难就不前进了,我们反而更需要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以及探索的精神,以促进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播。现在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戏曲教育与原有课程结合并且增色,笔者通过对中国戏曲知识的累积,与对中国戏曲文化前途的深切关注,说说教学中如何让戏曲融入课堂,以便能够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再繁荣做出贡献。

1、在实际的教育中,教师应该有传播民族文化的意识。他们可结合当地的一些实际情况,让学生适当结合当地艺术。在教学中,除了规定的选段,也可以为有兴趣的学生拓展认识面,介绍别的戏曲。

2、教育应规范严谨。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戏曲课程进行合理改革与再建设,对戏曲教材进行质量上的更新与完善,始终保持传播精神忠于传统戏曲的精神内涵,比如忠于国家、忠于父母、仁爱有礼等,通过一些经典戏曲如《将相和》、《花木兰》等的讲授,让学生从娱乐学习中获得做人的知识。

3、积极加强对戏曲教育方法的研究,让其得到新的突破。譬如把戏曲与历史、戏曲与地理结合起来,在讲授《空城计》的时候,教师可以增加一些“三国”时的历史故事,或者当时描写战争诸侯的诗词等,让学生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从戏曲中找到获得历史知识的新鲜感,或者创新地利用戏曲来表演孩子们能够耳熟能详的一些诗词等,充满新鲜的方式,能适合中小学生的文化层次。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就需要着力培育一批学术带头人以及教师骨干,从各个方面拓宽人才的引进领域,建设出一支规模适当、素质较高、有创新探索精神的教师队伍,这是保证戏曲推广的前提条件。

猜你喜欢
京剧戏曲民族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传统戏曲
MINORITY REPORT
《京剧人设》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