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杰
暮色苍茫,夕阳把天际涂得殷红、殷红。空中,飘飞着昨日的圣洁与辉煌。然而,我心中并不平静,低吟浅唱着《城南旧事》之歌,一个个音符,轻轻地敲响我往日的记忆。过去的一切也许是一支古旧的木船,尽管保有独特的韵律风采,但它毕竟是在朦胧记忆中搁浅岸边。时而想起早年农村暮霭的炊烟,还有那牧歌中的纯真的情感。然而,如今许多人只能带着都市的喧嚣与浮躁,在世俗羁伴中去挣扎;剪不断、理还乱的往往是那些不着边际的奇谈怪论,和那些假冒为善的欺世谎言。
今日中国的学术研究,似乎仍停留在高楼深院之中,停留在知识分子群体之中,未能走上“十字街头”,更少和底层群众见面。今天我们研究学问,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有些学者用西方思想与中国先哲打仗;也有些学者用中国先哲思想与外国学者开战。遗憾的是都不能从今日中国、今日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研究实际问题。核心期刊的文章,很少有研究老百姓关心的实际问题的。这些问题都是外国人无法回答的,这也是中国古人无法回答的。如果学者们的研究,不能解决这些敏感的问题,而只是研究大的、洋的、古的、空的、纯理论的、与人民需求毫不相干的,那么我们不仅没有明天,而且将失去今天。
这些年,许多学者离开人民,似乎已太久太远。
人们在翘首企盼;
青年在急切呼唤。
然而,学者们却似乎听不见这些声音,似乎也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诺言。
请拂去琴上的尘埃,谱出新的优美歌曲,让人们在舒缓的旋律中读懂你心中的立意,回报他们的厚爱。
然而这里,只有在水一方的凝重,只有默默无语的企盼。人们在等待学者们把目光投向底层社会和普罗大众的一天。
今日,我彻夜难眠,因为我听到了来自底层的声音。我盼望着中国学者的智慧之光,撒到每个人的身上,让和煦的阳光使每个人感到温暖。当我们蓦然回首,生命正在敲响智慧的警钟。阴暗角落中恶意的诽谤,怎能阻止思考者追求真理的脚步?我在掩卷沉思中,忆起《小窗幽记》中的名言: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临行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真情在华食豆羹之间。故以我索人,不如使人自反;以我攻人,不如使人自惭。我在这寂静的夜晚默默地思考着,在生命的年轮上,细数着已逝的日月。想对生命说点什么。逝者如斯夫;那已逝的岁月,让我难以忘怀;然而责任与使命又促使我必须继续呼唤,和人民大众一起,一步步地走向未来。但愿在前行的路上,我们的学者别离人民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