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教学

2009-03-24 05:30钟国榜
教育艺术 2009年1期
关键词:评语作文生活

钟国榜

作文是语文的窗户。语文成绩的好坏,通过作文来透视。可见作文教学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新课改的今天,更不可忽视。可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学生对作文还存有不同程度的神秘感和畏惧感。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作为我们老师应如何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在新课程下进行作文教学呢?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激发他们创造编写作文专刊,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和家长会上为他们叫好,造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作文的分量,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二、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农村学生的生活十分丰富,他们从小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对丰富多彩的田野风光、四季景色的变化以及千姿百态的动植物都特别熟悉,但不少学生—遇到作文就发愁,感到没什么可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尽量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使学生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美学告诉我们,用热情的眼光和态度来观察现实生活,观察周围景物,能使观察更仔细、更持久、更深入。人的情感植根于外在的客观现实,学生沉浸在物我交流愉悦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加深了,能感受到平日里没有感受到的美好情感,在司空见惯的平凡之处看到动人的美,认识、感受到生活的真谛。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热爱生活,生活便成为了学生写作的源泉。

三、积累材料、融汇贯通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沉浮苦斗以提高分数,只“重教材”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至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材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因此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多阅读,挤时间阅读,给学生创设时间阅读。

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就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信手拈来,妙趣横生,既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绝。

四、提倡模仿,强调创新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落花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转》普于用对话叙事写人,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是一味的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

五、以说促写,下笔有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时做到心中有数,有话可说,乃至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六、多鼓励,少批评

“责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一个人成材除智商外,更重要的是情商,而自信心是情商中很重要的一个成分,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自信心多半来自于鼓励。过多的训斥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写作兴趣。爱迪生说过:“有许多天资很好、很有希望的人,只因为得不到有利的鼓励,竟然失败下来。”

由此可见鼓励胜于批评。鼓励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爱生,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尊敬老师,愿意作文。在这方面我有过深刻的体会:上初中时,我的语文并不怎么好,作文很差。初三时我们换了一位新的语文老师——陈老师,他很有才华,他的作文教学很有一套,作文评语每次一个样,而且都是激励性的言语。他的作文评语成了我们作文中的一道风景线,每次作文都使你感到有一种成功感,从此我爱上了语文。中招考试时我的语文考了93分。后来上了高中,我的作文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程老师的一句评语使我的写作激情烟消云散,从此和语文及格分无缘了。记得那次他给我写的评语是:“辞藻华丽,内容空洞”。这八个大字深深地刺伤了我的自尊心。从此我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后来我师范毕业后教语文,对学生的作文非常重视。在作文教学中,首先,我用鼓励性的评价坚定学生自信心。哪怕学生写得不很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后进生的作文修改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从而导致他们由“怕写”向“要写”、“乐写”过渡。

七、多写片段,积水成渊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矛盾说过:“: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要作词造句,或者是名言警句欣赏,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难度。

八、学会求异,学会反思

所谓求异,就是指思维的逆向发散,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探索,形成新的知识。

在作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些求异思维训练,使他们摆脱思维定势,激发他们的求异心理,养成不囿于成见、不唯书不唯上的心理品质,并形成一种从相反方向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类似《知足真能长乐吗》、《愚公需要移山吗》、《第一次真的很好吗》等一类题目,诱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从常规思路的反面去思考问题,从而反其意而“思”之,想人所未想,发人所未发,写出深刻而有新意的文章来。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必须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首位。只有创设乐写氛围,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才能进一步引导学生由熟生巧,渐入佳境,让作文教学真正成为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主阵地。

猜你喜欢
评语作文生活
正中要害的评语
教师评语
生活感悟
十二星座老师写评语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