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林
文言词义的把握,历来是教学中的一个难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正确理解课外文言词语义,就必须以课内文言文为载体,进行讨究,而在这过程中,善于联想、归纳,巧用比照,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一、文言实词的比照理解
1.一词多义
一个实词往往有若干个义项,要引导学生积累课内所学义项,灵活运用到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之中。
比如“亡”字课内有三种义项:“逃亡”(“今亡亦死”《陈涉世家》),“灭亡”(“入则无法家拂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同‘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阅读《韩信拜将》中“丞相何亡”,句中“亡”应译为“逃亡”,而阅读《隽不疑之母》中“或亡所出”,句中“亡”应译为“同‘无,没有”。
2.词的古今异义
词语的演变发展造成了许多词语的古今异义,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区别理解,切不可以今推古、望文生义。
“觉”(jiào)字在古代汉语中当“睡醒”讲(“惊觉欠伸”《口技》),而没有“睡觉”之意,古汉语中解释为“睡觉”的词有“寐”(“乃悟前狼假寐”《狼》)、“寝”(“怀民亦未寝”《记承天寺夜游》);阅读《杨生养狗》中“生醉不觉”,一目了然,句中“觉”解释为“睡醒”。
3.词类活用
实词的活用是指一个实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词性,并相应改变其语法意义和语法作用的一种语法现象。常见的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状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针对不同的活用现象可进行比照理解。
《陈涉世家》中“夜篝火”和“乃丹书帛曰”两句,“篝”字活用为动词“用笼子罩”,“丹”字活用为状语“用丹砂”来修饰“书”,稍一比照就会发现名词活用为状语时一定是用来修饰后一个动词的;阅读《韩信拜将》中“吾亦欲东耳”,“东”后没有动词可修饰,根据语境,“东”即活用为动词“向东进军”。
阅读《杨生养狗》“此狗曾活我于已死”一句时,联想到课内“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句中“生”活用为使动词“使……活下来”,通过比照,结合语境,可以推断“活”亦可活用为使动词“使……活下来”;阅读《张良受书》“良因异之”一句时,联想到课内“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通过比照,结合语境,可以推断“异”同样活用为意动词“以……为异”。
二、文言虚词的比照理解
文言虚词的用法不一,很容易造成学生阅读理解时的困惑,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掌握“之”、“以”、“而”、“于”等常见文言虚词的众多用法,构建“文言虚词用法储备库”,使学生居高临下,巧妙辨别,加深理解。
以文言虚词“而”为例,“而”有表并列、表承接、表转折、表修饰等众多用法,学生最易混淆,在分析“而”的用法时切不可脱离语境,将它孤立地理解。《捕蛇者说》一文中涉及“而”的多种用法,不妨指导学生联系具体语境进行比照,加深理解:“黑质而白章”中“而”前后所表意思没有主次之分,故“而”表并列;“得而腊之为饵”中“而”前后所表意思有先后顺序,故“而”表承接;“……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中“而”后一句所表意思是针对前一句陡转所述,故“而”表转折;“吾恂恂而起……则弛然而卧”中“而”前一个词都用来修饰“而”后一个中心词,故“而”表修饰。如此比照,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带着这些阅读经验再去阅读《贾人渡河》,“渔者载而升诸陆”一句中“而”前先“载”,“而”后再“升诸陆”,有先后顺序,故“而”表承接;“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一句中“而”后“予十金”有背“而”前“许百金”之意,故“而”表转折;“渔者黯然而退”一句中“而”前“黯然”用来修饰“而”后“退”,故“而”表修饰。
三、文言兼词的比照理解
文言文中还有些单音节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这种词即“兼词”。教师在讲解这类词时可以结合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兼语”成分进行比照,启发学生理解。
阅读《终不知车》中“舟载以归夸诸人”,联想到课内“假诸人而后见也”(《送东阳马生序》),不难看出,句中“诸”相当于“之于”;阅读《贾人渡河》中“栖于浮苴之上,号焉”,联想到课内“不复出焉”(《桃花源记》),也不难看出,句中“焉”相当于“于此”。
四、文言固定短语的比照理解
文言文中有很多固定短语,常见的有“何以”、“是以”、“所以”、“然则”、“得无”、“如……何”、“孰与”等等,对于这些固定短语,我们要指导学生牢牢记住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以便迁移运用。其中有些固定短语不止一个义项,因此亦要加强比照分析,正确理解。
“何以”即“以何”,常见的有三种义项:“凭什么”(“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用什么”(“何以也”《晏子使楚》),“为什么”(“何以至今不业也”《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阅读《管仲不谢私恩》“我何以报子”,结合这一句之前交代了“我”受重用的理由,再比照以上三种义项可以得出句中“何以”应译为“为什么”。
章林,教师,现居江苏姜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