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刚 沈为慧 陈伟壁
[关键词]小说,辫子问题,课程资源,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7—0029—07
在历史教学中,将小说视为一种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资源,不论是在理论研究或教学实践上,都带有鲜明的创新色彩。下面我们以《辫子问题与近代变革》教学为例,就小说如何辅助历史教学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
《辫子问题与近代变革》设计,是围绕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二中的“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内容开发出来的,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关注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近年历史研究、历史教育、历史命题的方向之一。传统史学以政治史为中心,如今,以普通民众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史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史学工作者在近代辫子问题上积累了许多研究成果,这为本课教学设计提供了学术支持和设计思路。
第二,尊重学生在发式方面的生活经历和知识储备。社会生活与每一个人都紧密相关,时尚的发式更是广大中学生的追求,许多学校的严格规定往往又使发式问题成为学生议论的焦点。因此,辫子问题的教学贴近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易于引起他们的兴趣与思考。此外,通过清代题材的影视作品,学生对当时的发式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在必修一模块中学过《辛亥革命》一课,这又为探讨近代辫子问题提供了知识基础。
第三,深刻挖掘辫子问题背后潜在的教学价值。受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的社会习俗与思想观念开始发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变化,而辫子问题无疑就是其中变化较为显著的一种社会现象,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洞悉当时政治与思想观念的变革。周作人就曾说过,男人的辫子在那时候只有政治的意义。郭春林也指出,头发并非只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那细细的发丝实际上牵涉着政治,而那微乎其微的发梢就成了政治的舞台!可见,近代辫子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治问题。
第四,落实课标要求。关于发式问题,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关于发式变迁的原因,历史教科书普遍认为有两点:一是外来文化的影响,二是国内政局的变动。然而,外来文化与国内政局是怎样引起发式变迁的?这就需要开发利用教材以外的史学资源,才能较好地回答这一问题。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从“近代发式变迁”问题中选择辫子问题进行探究性教学,希望达到如下教学目标:1.指出中国近代史上与辫子问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2.分析中国近代史上影响辫子问题的社会及政治因素,3.阐述辫子问题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二
教学目标制定后,我们就开始思考教学资源问题。我们收集的传统意义下的史料包括:清初的“剃发令”、太平军的“讨胡檄文”、留美幼童剪辫子的故事、康有为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孙中山谈剪辫子等。
小说往往可以再现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包括特定民众的心理活动。翦伯赞曾指出,文学作品“正是各时代的社会缩写,正是各时代的人民呼声,正是千真万确的历史记录”。鲁迅弃医从文以后,特别注重国民性的研究,并写下了多篇与发式问题相关的文章,一些史学专家在历史研究中也把鲁迅的小说作为史料来运用。基于此,我们特意从鲁迅的小说中选取了《阿Q正传》《风波》《头发的故事》,供“辫子问题”教学之用。
《阿Q正传》创作于1921年12月。当时辛亥革命发生已有十年,但中国社会的广大民众仍然十分愚昧。鲁迅试图“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唤醒沉睡的民众,疗救病态的社会,于是发出了痛苦的呐喊。我们从《阿Q正传》中节选了以下内容:
……阿Q最厌恶的一个人,就是钱太爷的大儿子。他先前跑上城里去进洋学堂,不知怎么又跑到东洋去了,半年之后他回到家里来,腿也直了,辫子也不见了,他的母亲大哭了十几场,他的老婆跳了三回井。后来,他的母亲到处说,“这辫子是被坏人灌醉了酒剪去了。本来可以做大官,现在只好等留长再说了。”然而阿Q不肯信,偏称他“假洋鬼子”,也叫作“里通外国的人”,一见他,一定在肚子里暗暗的咒骂。阿O尤其“深恶而痛绝之”的,是他的一条假辫子。辫子而至于假,就是没有了做人的资格;他的老婆不跳第四回井,也不是好女人。……
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茶坊酒肆里却都说,革命党要进城,举人老爷到我们乡下来逃难了。……赵秀才消息灵,一知道革命党已在夜间进城,便将辫子盘在顶上……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只有一件可怕的事是另有几个不好的革命党夹在里面捣乱,第二天便动手剪辫子,听说那邻村的航船七斤便着了道儿,弄得不像人样子了……但未庄也不能说是无改革。几天之后,将辫子盘在顶上的逐渐增加起来了……赵司晨脑后空荡荡的走来,看见的人大嚷说,“嚄,革命党来了!”
小说《风波》完成于1920年8月,它以张勋复辟为背景。1917年夏,张勋带领“辫子军”人京扶持溥仪复辟。正在北京教育部任职的鲁迅愤然辞职,以示抗议。在举国上下的声讨中,复辟闹剧只延续了12天就匆匆收场。鲁迅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深入思考后,就用小说来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我们从《风波》中节选了以下内容:
七斤慢慢地抬起头来,叹一口气说,“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的道,“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赦了么!”七斤又叹一口气,说,“我没有辫子。”“皇帝要辫子么?”“皇帝要辫子。”
……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常常叹息说,倘若赵子龙在世,天下便不会乱到这地步了。七斤嫂眼睛好,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却变成光滑头皮,乌黑发顶;伊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而且七斤一定是非常危险。
……“听到了风声了么?”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七斤嫂的对面说。“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说。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竭力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的总要大赦罢。”七爷说到这里,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七斤和他的女人没有读过书,不很懂得这古典的奥妙,但觉得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事情自然非常重大,无可挽回,便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耳朵里嗡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对赵七爷说,“现在的长毛,只是剪人家的辫子,僧不僧,道不道的。从前的长毛,这样的么?我活到七十九岁了,活够了。从前的长毛是——整匹的红
缎子裹头,拖下去,拖下去,一直拖到脚跟;王爷是黄缎子,拖下去,黄缎子;红缎子,黄缎子,——我活够了,七十九岁了。”
七斤嫂站起身,自言自语的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班老小,都靠他养活的人,……”赵七爷摇头道,“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七斤嫂听到书上写着,可真是完全绝望了;自己急得没法,便忽然又恨到七斤。伊用筷子指着他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
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看见他的女人非常高兴,问他说,“你在城里可听到些什么?”“没有听到些什么。”“皇帝坐了龙庭没有呢?”“他们没有说。”“成亨酒店里也没有人说么?”“也没人说。”“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龙庭了。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也没有穿长衫。”“你想,不坐龙庭了罢?”“我想,不坐了罢。”
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
《头发的故事》创作于1920年10月10日。小说通过N先生回忆剪辫子后的所见所闻,反映了民众的愚昧,并且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面对尚未完成的思想启蒙该怎么办?我们从《头发的故事》中节选了以下内容:
我出去留学,便剪掉了辫子,这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为他太不便当罢了。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们便很厌恶我;监督也大怒……过了几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谋点事做便要受饿,只得也回到中国来。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那时是二元的市价,带着回家。我的母亲倒也不说什么,然而旁人一见面,便都首先研究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有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我想,假的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索性废了假辫子,穿着西装在街上走。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骂的声音,有的还跟在后面骂:“这冒失鬼!”“假洋鬼子!”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在这日暮途穷的时候,我的手里添出一支手杖来,拼命的打了几回,他们渐渐的不骂了。只是走到没有打过的生地方还是骂。……
宣统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校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有一日,几个学生忽然走到我的房里来,说,“先生,我们要剪辫子了。”我说,“不行!”“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呢?”“没有辫子好……”“你怎么说不行呢?”“犯不上,你们还是不剪上算,——等一等罢。”他们不说什么,撅着嘴唇走出房去;然而终于剪掉了。
呵!不得了了,人言啧啧了;我却只装作不知道,一任他们光着头皮,和许多辫子一齐上讲堂。然而这剪辫病传染了;第三天,师范学堂的学生忽然也剪下了六条辫子,晚上便开除了六个学生。这六个人,留校不能,回家不得,一直挨到第一个双十节之后又一个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印。我呢?也一样,只是元年冬天到北京,还被人骂过几次,后来骂我的人也被警察剪去了辫子,……
三
为了便于学生从上述小说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第一课时,我们先向学生介绍了与辫子有关的一些史实:
剃发蓄辫本是女真等北方少数民族的习俗,随着满洲人的壮大与扩张,他们颁布“剃发令”,强迫汉族男子剃发蓄辫。不仅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规定,甚至还有“一人不剃发全家斩,一家不剃发全村斩”的政策。借助政权力量和政治手段,满人的风俗变成了满汉民族共同的风俗。
由于清政府把辫子问题政治化了,一些反清团体便把辫子问题当作了革命宣传的手段和反抗的标志。太平军就通过蓄发来表明反清主张,因此太平军又被称为“长毛”。
随着外来文化的传播和中外交往的扩大,“辫子问题”又成了中国近代化的阻碍。19世纪70年代,中国的留美幼童就遇到了许多麻烦,辫子不仅给体育运动带来了不便,还使他们受到了外国人的嘲笑。胆大的留学生剪去了辫子,结果清廷以此为借口撤回了留学生,中国的第一次留学活动竟然因辫子问题而夭折。
维新运动时,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提出了剪辫子的主张。但由于戊戌政变的发生,这一主张未能得到实施。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剪辫明志,进行反清斗争。辛亥武昌起义的发生尤其是中华民国的成立,使全国出现了剪辫运动。
在介绍了相关的历史背景后,让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1阅读小说《阿Q正传》中的相关材料(见前面),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钱太爷的大儿子”令阿Q“厌恶”、甚至“深恶痛绝”?
(参考答案:因为他不仅剪了辫子,而且还带上了假辫子)
(2)“钱太爷的大儿子”本来剪去了辫子,为何又要带上假辫子?
(参考答案:受旧的习俗影响,很多人痛恨剪辫子的人)
(3)“革命党进城”指中国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后,城里和未庄发生了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辛亥革命。举人老爷逃到乡下;革命党开始在城里剪辫子;赵秀才等人把辫子盘在头上)
(4)从史学的角度就小说中未庄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什么认识?(可以从多个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普通民众对革命缺乏认识,认为革命就是剪辫子。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舍不得剪去辫子。或:对革命表示怀疑,不相信革命能成功。等)
2阅读小说《风波》中的相关材料(见前面),回答下列问题:
(1)赵七爷“将辫子盘在顶上”是在什么事件发生后?他“光滑头皮,乌黑发顶”表明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
(参考答案:辛亥革命。张勋复辟帝制)
(2)为什么七斤和七斤嫂听了赵七爷的话“仿佛受了死刑宣告似的”?
(参考答案:在他们看来,帝制就是辫子,没有辫子就是死罪)
(3)九斤老太认为“一代不如一代”,这表明了她对什么事情的不满?这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剪辫子。说明蓄辫已根深蒂固)
(4)七斤嫂根据什么来判断“皇帝不坐龙庭”了?为什么最后七斤又受到了七斤嫂和村人的尊敬?
(参考答案:赵七爷又盘起了头发。复辟帝制失败了,剪辫子成为趋势)
3阅读小说《头发的故事》中的相关材料(见前面),回答下列问题:
(1)“我”剪辫子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有辫子不方便)
(2)“我”剪了辫子后在国内外遇到了哪些麻烦?这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同学厌恶;监督大怒;旁人冷笑;本家准备告官;路人笑骂;同事躲避;官员提防。许多人反对剪辫,因为蓄辫是一种传统观
念)
(3)回国的“我”是怎么应对这些麻烦的?
(参考答案:带假辫;穿西装;用手杖打笑骂的人)
(4)国内较早剪去辫子的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他们会剪去辫子?
(参考答案:新式学堂的学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5)剪辫子不再是“犯罪”行为、不再被骂,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参考答案:辛亥革命)
四
第二课时教师对上述问题进行小结后,向学生呈现课堂练习:
1阅读《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节选)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概括康有为主张剪辫子的理由。
(参考答案:不利于同外国交往,不利于使用机器,不利于作战,不利于卫生,受外国人耻笑)
2阅读孙中山谈剪辫子
孙中山在檀香山读书时,因辫子而受到戏弄和欺负。有人劝他剪掉辫子,他说:“我们为剪辫的最后目的,应该大家联合起来,等到全体的中国人都可剪辫子时,才把辫剪掉。若是一个一个地把发辫剪下,是不相宜的。这种愚蠢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去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子不过是中国所受耻辱中的一种,我们应该立刻地把许多耻辱全体去掉的。”
概括孙中山关于剪辫子的认识。
(参考答案:剪辫子就是洗刷中国人的耻辱;要把剪辫子与反清斗争联系起来;应联合民众一起剪辫子)
3阅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剪辫法令”
……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该地方官毋稍容隐,致干国纪。又查各地人民有已去辫尚剃其四周者,殊属不合,仰该部一并谕禁,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1)根据材料,分析这一剪辫法令颁布的背景。
(参考答案:清政府垮台,中华民国成立;仍有不少人剃发蓄辫;有人虽已剪去辫子,但样式不符合要求)
(2)根据材料,概括南京临时政府关于剪辫子的具体要求。
(参考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剪去辫子;各级官员要切实重视;剪辫后的发式要美观大方)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选的鲁迅小说指出,推动近代剪辫子运动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政府的垮台,中华民国的成立)
5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选的鲁迅小说分析,推动近代剪辫子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外来文化的影响,思想观念的改变,国内政局的变化)
6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选的鲁迅小说及有关历史,就辫子问题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撰写一篇历史小议论文,题目自拟。
(要求:围绕主题,条理清楚,史论结合,语言通顺,格式规范。参考答案略)
五
利用鲁迅先生的小说,可以使“辫子问题”更加鲜活,进而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在这一问题的教学中,我们体会到运用小说辅助历史教学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围绕历史主题,突出史学解读
教学重点不是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而是把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置于历史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分析,从中展现、揭示一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如鲁迅小说中的“辫子问题”反映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简单化认识:革命就是剪辫子,剪辫子就是革命。也反映了民众对政治体制的简单化认识:帝制就是辫子,辫子就是帝制。虽然进步的知识分子对西方的民主政治是推崇的,但下层民众对此仍然相当冷漠,因此革命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就成了剪辫子、留辫子的游戏。
第二,注意与史籍、史书相印证
小说是“虚”与“实”的结合体,学生有时难以分清“虚”与“实”。因此,想要挖掘小说背后深层的历史信息和历史价值,还需要借助其他相关的史料,比如上述小说中的“阿Q”“钱太爷的大儿子”“赵秀才”“七斤”“赵七爷”“N先生”都是虚构的人物,他们的原型不一定是生活中的某一个具体人物,可能是生活中的某一类人、某一群人。与史书印证可知,“钱太爷的大儿子”“N先生”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甚至外国教育,思想比较激进的新型知识分子;“赵秀才”“赵七爷”是农村中有一定家产的传统知识分子;“七斤”是不安于现状的农民;“阿Q”则是社会底层的流浪者。虽然小说中的这些人物都是虚构的,但他们的言行却反映了当时不同阶层对革命以及辫子的态度。
第三,挑选学生熟悉的或易读易懂的小说
小说内容过多,学生没有时间阅读;小说内容过难,会影响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上述三篇小说共约28000字,在不影响小说原意的前提下,我们从中节选了2200字印发给学生,从而缩短了阅读时间。《风波》与《阿Q正传》从语言描述到写作手法,都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头发的故事》是一篇叙事小说,全文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独白式的叙述语句,而且推动叙述前进的并不是故事情节,也不是人物性格,而是“我”关于历史的独特观点。相比而言,《头发的故事》有一定的阅读难度,这势必会影响有效信息的获取。因此,我们建议在确保故事情节能够充分说明历史问题的前提下,筛选学生相对熟悉、易读易懂的作品。
第四,提供相关的历史背景
中长篇小说的文字过多,使用中往往需经过摘编或节选;短篇小说往往难以反映历史事件的全景。如果学生对相关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这不仅会影响小说教学价值的开发,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推进。因此,在利用小说进行教学时,还需向学生介绍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比如,介绍清军的剃发令,可使学生认识到:清初辫子问题就已成了政治问题。介绍留美幼童的辫子遇到的麻烦,可使学生认识到:辫子成了近代化的障碍,成了中国走向世界的障碍。总之,“辫子”成了一个不可小视的“问题”。这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为探究的开展提供知识前提。
第五,教给学生分析小说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获取小说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应教给学生一些分析小说的基本方法:
1依据小说中提到的时间和涉及到的事件,辨识小说撰写和描述的历史背景,比如,从“宣统三年九月”可以判断出,“阿Q”的故事发生在
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时。从“皇帝坐了龙庭”判断出,“风波”发生在清王朝复辟时。据此不难看出,发式问题与政局变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2依据小说中提到的人物和涉及到的地点,辨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环境以及人物的价值观念,比如,“风波”发生在“乡下”,“阿Q”是“未庄”人,两篇小说都反映了农村的情况。不过,从其言行上判断,“赵七爷”与“钱太爷的大儿子”显然不是同一个社会阶层的人。据此不难看出,发式问题与思想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3比较小说与史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区分“虚”与“实”。历史上没有“七斤”这个人,但辛亥革命发生后,被强行剪去辫子的却大有人在;历史上也没有“N先生”,但受外来文化影响的留学生,剪去辫子却不鲜见。也就是说,具体的人可能是“虚”的,一些细微的事也可能是“虚”的,但其所反映的现象很可能是“实”的。据此不难看出,外来文化、思想观念和社会政局的确会影响到发式问题。
第六,利用小说进行历史教学的一般流程
利用小说进行历史教学,可以遵循以下流程:
1解读历史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阅读教科书的相关内容,了解学情,然后制定教学目标。
了解学情可运用问卷调查、单独谈话等方式,就本设计来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你知道清朝男子的发式吗?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你知道清政府强迫汉族男子剃发蓄辫一事吗?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你知道近代中国男子剪辫一事吗?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对于中国近代史上的辫子问题,你最感兴趣或最想了解的问题是什么?有哪些问题使你感到困惑?
2在收集课程资源时,要筛选能够充分反映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小说(全文或部分),并围绕教学目标编制出若干思考题,提前发给学生进行研读和分析。
3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小说创作的历史背景,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小说,重点是教给学生基本的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通过生生合作的方式,提取历史信息,回答历史问题。
4在课堂教学实施后,教师还应当设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提供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练习。
以上流程可用右列图示表示:
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史料,通过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来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人情世故、社会精神面貌,尽管它允许合乎逻辑的虚构和夸张,但始终包含着反映客观社会现实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有人有事、有声有色的形象史料,而且其中的细节描述更是官方文献很少涉及的。显然,今天的历史教学,在观念和实践上都应该突破以往历史研究所固有的科学实证思维,改变对于史料的认识,不能将以现实或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与传统观念下的史料对立起来,要积极将基于“虚拟故事”的小说纳入课程资源的视野之内。用批判性的思维分析史料、鉴别史料,分清小说中的“虚”与“实”,然后判断其各自的价值,“于非事实中觅出事实”。